SKET
2024-10-02T14:05:51+00:00
在潭里见过很多外省人来浙江旅游,然后纷纷吐槽浙江没有美食。
先说我的结论:--必须承认,相较于浙江更北方的地域。确实没有大面积流行且知名美食众多的情况--
原因:类同于方言流行区域,美食的土壤也需要有共同的文化根基。而这个根基我认为首当其冲是方言。
比如胡辣汤之于河南。整个中原地区可以用河南话作为通用语言吧,顶多是口音上的区别。
但来了浙江,特别自浙中向南开始就不这样了。虽然官方总结为:吴语。
但这个吴语可太不一样了。一个上海人和一个绍兴人站一起,是不可能用各自的方言作流畅的沟通的。更别提一个上海人跟一个金华兰溪人了。
来到浙中南地区,两隔壁县市交流都难。我一金华浦江人,在隔壁金华义乌待了十多年了,听起来仍旧只有三四成。
然后联系到美食!一种地方特色的美食,是需要好几代人口口相传才能传播开来且得到广大的群众基础的。语言都不通,传个毛线。
有人可能会距离说福建balabala,我得反驳是:福建的美食剔除客家人的因素再开始反驳我!
最后:来浙江,要进入小众王国。所谓的美食要去找那种“小众”的。比如东河肉饼,比如米筛爬,比如梅干菜肉馅蒸饺,比如腌菜杆,比如茴香豆等等。
先说我的结论:--必须承认,相较于浙江更北方的地域。确实没有大面积流行且知名美食众多的情况--
原因:类同于方言流行区域,美食的土壤也需要有共同的文化根基。而这个根基我认为首当其冲是方言。
比如胡辣汤之于河南。整个中原地区可以用河南话作为通用语言吧,顶多是口音上的区别。
但来了浙江,特别自浙中向南开始就不这样了。虽然官方总结为:吴语。
但这个吴语可太不一样了。一个上海人和一个绍兴人站一起,是不可能用各自的方言作流畅的沟通的。更别提一个上海人跟一个金华兰溪人了。
来到浙中南地区,两隔壁县市交流都难。我一金华浦江人,在隔壁金华义乌待了十多年了,听起来仍旧只有三四成。
然后联系到美食!一种地方特色的美食,是需要好几代人口口相传才能传播开来且得到广大的群众基础的。语言都不通,传个毛线。
有人可能会距离说福建balabala,我得反驳是:福建的美食剔除客家人的因素再开始反驳我!
最后:来浙江,要进入小众王国。所谓的美食要去找那种“小众”的。比如东河肉饼,比如米筛爬,比如梅干菜肉馅蒸饺,比如腌菜杆,比如茴香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