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sa_fox
2021-03-08T08:30:38+00:00
目前是两种意见。
1.清朝尤其是清初对于辫子极为看中,不剃头根本活不到那么久,肯定是委曲求全了。
2.宋应星一生反清,剃头是不可能剃头的,只能隐居山林,勉强维持生活这样子。
这两种看起来都有道理,也都有漏洞,到底实际情况如何?
可是他主要活动是在明朝,选一个代表性场景也应该选明朝
哪个朝代的人就用哪个朝代的服饰。
死酱还原历史原貌,央视整个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的山林野人形象出来和现代人握手就合适了吗?[s:ac:嘲笑] 要是个精美但是生活在中国,那上电视应该用什么形象,身披星条旗么
短史记的考据,可以参考下,我也倾向于隐居未剃头,再说了,就算剃了,也是金钱鼠尾,而不是节目里的大辫子。
宋应星入清之后有无剃发,史料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今人可以做一点合理的推测。由目前留存的相关史料,可得到如下两点结论:
(1)宋应星始终不认同清廷的统治。早在清军入关之际,宋应星便撰有《春秋戎狄解》。这是一篇对清军极不友好的文章。好友陈弘绪(也是一位明朝遗民)评价说,在众多明朝官员改穿胡服投降清军之际,宋应星这篇文章“殆有深意”,应该广泛传播,“以伸内外之防”。清军入关后,宋应星自己和子孙,更是三代不参加科举,不出仕清廷。
(2)宋应星的兄长宋应昇服药殉国之前,便拒绝剃发。宋应昇的传记,是宋应星亲笔撰写,时间约为1655年之后。当时,宋应星的好友陈弘绪得到了一个编写《南昌郡乘》(即南昌的地方志)的机会。陈弘绪入清后隐居赣江不出,以编辑《宋遗民录》明志,欲趁此机会,为那些拒绝向清军投降、拒绝与清廷合作的南昌士民立传,于是便邀请了宋应星为其兄宋应昇写一篇传记。
[url]https://mp.weixin.qq.com/s/WsjESTdpLQ3L796svGb7ZQ[/url]
理论上来说,清朝对明朝那些遗民根本不可能网开一面,不可能让他们可以不剃发。
宋应星除非真的隐居山林,否则剃发是必然的。而且当地官员也曾经多次延请他出仕,如果真的没剃发,在清初那种留发不留头的恐怖氛围下,宋应星也很难保住自己。
问题在于这个节目宋应星的是以剃发后的样子出现的,天工开物是宋应星在1637年写的,他的大部分成就和主要著作都发表于1635年-1639年在分宜县任教谕期间。也就是说他的成就基本都是在明朝时期取得的,清朝时期要么参与抗清,要么隐居不问世事。而且宋应星的身份也是明朝科学家。
节目里出现的却是清朝形象,确实不合适。
肯定剃了,天下是髡贼的。
可没鞑清什么事。
——话说临高好久不更了,宋应星他哥落髡贼手里一年多了起码也没见宋应星出来。
明遗民,把气节看得比命重要,没什么比央视那帮包衣更恶心的了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3/09/-7Qvqqh-dkb3ZhT3cSfr-p0.jpg.medium.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