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
2021-12-05T03:41:19+00:00
除了经典文物相制以及异想天开的合成化部队以外,一些硬件指标同样影响巨大
第一点,老问题之纸面兵力与实际能作战的差距巨大,这个问题实际在宋仁宗时期就已经很严重
《长编·136》:今沿边之兵不下七八十万,可谓多矣,然训练不精,又有老弱虚数,十人不当一人,是七八十万之兵不得七八万人之用。
欧阳修直接指出了训练差、阙额、老弱凑数导致宋军实际能作战的只有纸面数据的十分之一
第二点,接上一条中的训练不精问题,宋仁宗时期部队训练之辣眼睛简直不敢让人相信这些是所谓的职业兵,我西汉直接拉个服过两年兵役的都比你强
《长编·132》:缘边屯戍骑兵,军额高者无如龙卫,闻其有不能被甲上马者。况骁胜、云武二骑之类,驰走挽弓,不过五六斗,每教射,皆望空发箭,马前一二十步即已墮地。
田况说的这还是禁军骑兵,骑兵理论上训练度要比步兵高的,一般来说也更重视,披甲就上不了马你这是哪里来的残障人士?马射五六斗属于宋代标准下限,看射击距离可以知道五六斗都拉不满的水平,金人也拉六斗马弓,人家猛得一逼
第三点,接着说马的问题,宋代最离谱的就是幽灵马,宋仁宗时期所谓的骑兵有八九成根本就没有马可以骑
《历代名臣奏议·242》:今天下马军,大率十人无一二人有马,而所习伎艺与歩兵不同,缓急不堪,移充歩人使唤。今军人无马,是国家虚养此兵,有名无实。
我拿着骑兵的薪水干着步兵的活,平时装模作样练点骑兵项目,真不如田况说的直接砍掉点骑兵名额还能少花点冤枉钱。
第四点,兵器铠甲制作水平一泡污,宋军的对手几乎个个装备比宋军好,心疼窝怂
《长编·136》:诸州所造器械,数不少矣,工作之际,已劳民力,运輦搬送,又苦道路。然而铁刃不钢,筋胶不固,长短小大,多不中度。盖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此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也。以草草之法,教老怯之兵,执钝折不堪之器械,百战百败,理在不疑,临事而悮,何可及乎!
《长编·132》:闻太祖朝旧甲绝为精好,但岁久断绽,乞且穿贯三五万联,均给四路,亦足以御敌也。
已经tm离谱到要用赵大时期甲片的程度了,北宋的铠甲制造技术退化跟带清火器退化有的一拼了
第一点,老问题之纸面兵力与实际能作战的差距巨大,这个问题实际在宋仁宗时期就已经很严重
《长编·136》:今沿边之兵不下七八十万,可谓多矣,然训练不精,又有老弱虚数,十人不当一人,是七八十万之兵不得七八万人之用。
欧阳修直接指出了训练差、阙额、老弱凑数导致宋军实际能作战的只有纸面数据的十分之一
第二点,接上一条中的训练不精问题,宋仁宗时期部队训练之辣眼睛简直不敢让人相信这些是所谓的职业兵,我西汉直接拉个服过两年兵役的都比你强
《长编·132》:缘边屯戍骑兵,军额高者无如龙卫,闻其有不能被甲上马者。况骁胜、云武二骑之类,驰走挽弓,不过五六斗,每教射,皆望空发箭,马前一二十步即已墮地。
田况说的这还是禁军骑兵,骑兵理论上训练度要比步兵高的,一般来说也更重视,披甲就上不了马你这是哪里来的残障人士?马射五六斗属于宋代标准下限,看射击距离可以知道五六斗都拉不满的水平,金人也拉六斗马弓,人家猛得一逼
第三点,接着说马的问题,宋代最离谱的就是幽灵马,宋仁宗时期所谓的骑兵有八九成根本就没有马可以骑
《历代名臣奏议·242》:今天下马军,大率十人无一二人有马,而所习伎艺与歩兵不同,缓急不堪,移充歩人使唤。今军人无马,是国家虚养此兵,有名无实。
我拿着骑兵的薪水干着步兵的活,平时装模作样练点骑兵项目,真不如田况说的直接砍掉点骑兵名额还能少花点冤枉钱。
第四点,兵器铠甲制作水平一泡污,宋军的对手几乎个个装备比宋军好,心疼窝怂
《长编·136》:诸州所造器械,数不少矣,工作之际,已劳民力,运輦搬送,又苦道路。然而铁刃不钢,筋胶不固,长短小大,多不中度。盖造作之所但务充数而速了,不计所用之不堪,经历官司,又无检责,此有器械之虚名而无器械之实用也。以草草之法,教老怯之兵,执钝折不堪之器械,百战百败,理在不疑,临事而悮,何可及乎!
《长编·132》:闻太祖朝旧甲绝为精好,但岁久断绽,乞且穿贯三五万联,均给四路,亦足以御敌也。
已经tm离谱到要用赵大时期甲片的程度了,北宋的铠甲制造技术退化跟带清火器退化有的一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