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
2025-08-11T02:48:58+00:00
关于宋PD换电池
21年底提的宋plus dmi两驱顶配,三年半4w多公里,EV:HEV里程大概是3:1,电池跑了300个循环。前两周做完保养后,突然出现,电量没到25%的前提下,EV自动切HEV,完了深踩油门发动机干吼,动力出不来的现象,过一会儿他又自己恢复了。好在行车记录仪有踏板开度的记录,我就拿着行车记录仪的视频去找4S了。
因为仪表也没报啥故障,我猜想要么是保养的时候给我刷了啥程序,导致策略变成保电优先级过高之类的,或者是热管理有问题,电池温度高了限了功率。结果没想到送回店里查了半天,跟我说要换个电池包...
我当时的心情真的是十分难以描述,真没有什么“喜”提新电池的快乐,只有对后续可靠性的担忧,虽然三电终身质保是一道强心剂,但是遇上这种事儿,多少还是会耽误自己一些时间和精力。
无独有偶,在等新电池包的这几天里,电动后备厢又出问题打不开了,按了按钮,听到里头电机响了一下,但好像阻力太大,蛄蛹了一下又收回去了[s:ac:愁]昨天通知说电池包到了,今天叫个代驾搞过去一起查一下看看。
我对这车还是有感情的,希望它能好好地多陪伴我几年罢,因为它,我才认识了我老婆,并最终在一起了。
关于比特双持
再说说比特双持的事儿,楼主家里现在是宋plus dmi+25款焕新3标续,新3是5月提的,开到现在接近6k公里,我大概开了一半左右的里程。这俩车可能价位上有点差距,定位和车型也完全不一样,但放在一起还是有些能聊的内容的,我只是交流下体验,没有踩谁或捧谁的意思。
也不知道坛里还有没有比+特组合的车友,我感觉这俩品牌的客户圈,重叠的部分应该是比较少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我是因为我老婆就喜欢model3的外观,哪怕我苦口婆心地给她讲,标续m3的价格,都可以买顶配四驱海豹EV了,她就是想要model3,好吧好吧,你实在是喜欢的话,也无所谓了。
以前我对特斯拉的认知也都是通过网络信息获知的,基本就这几个关键词:毛坯房、操控好、强动能回收。
陪她看车、试驾、买车的整个过程里,我也对model3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
改观的部分:
1、关于内饰毛坯房
其实还好,比起毛坯二字背后想表达的“简陋”,我现在更倾向说特的理念就是简约和简洁,确实存在一些像我老婆这样喜好的目标客户,会更喜欢这种内饰风,就宋Plus的中控,我老婆都觉得按键太多了,太复杂她看着乱= =,我自己的话,好像都能接受;
2、所谓的单踏板模式
我开的时候是“弱回收”+“保持”模式,没用标准回收力度的原因一是想把车开得平稳需要一定的练习和适应成本,二是两个车换着开感觉很割裂。
弱动能回收的回收力已经很大了,配合保持模式,控制得好可以很少踩刹车,想让他走想让他减速想让他停,都只需要操控油门踏板,这种人车合一的感觉,确实很爽!
但长时间只操控一个踏板,确实会让我心里有点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会不会一下子出问题,所以我会让自己有意识地间歇性使用制动踏板,弱动能回收对这个也有帮助,算是一种取舍吧。
至于我老婆的话我就直接让她开着缓行模式跑了。
3、关于智能化
特斯拉的手机钥匙和智能上下电、在中控上切换一下驾驶员就能实现座椅、方向、驾驶模式相关设置直接切换的便利性,体验真的极佳,连以前觉得方便的NFC钥匙,相比之下都显得有点麻烦。
不过我不太确定现在最新的20万~30万区间的国产车这块做得怎么样了,有可能是我out了,勿喷。
4、关于底盘
这个,宋plus和model3没法放在一块比,价格差距+调校偏向的区别,确实没啥可比性。只是我以前总听说特斯拉的底盘硬,但我真用起来后觉得,还好,甚至可以说远超我预期。
我们小区地库在人车汇集的地方,设置了很高的减速带,m3过这个减速带的时候,噗的一声,干脆利落,即没有多余动作的摆动,也没有让我觉得颠这一下很难受,就是车评常说的,能很好地过滤大的震动,同时又能抑制掉多余的摆动吧。
至于驾驶过程里底盘的差异,我说个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的感受:我并不觉得,m3的底盘在路上行驶的过程里,能给到我,比宋plus好多少的体验。m3在变道过弯的时候,确实是比宋要稳很多,但是宋Plus这过减速带时摇摇晃晃的底盘,我也觉得完全够我用。这个可能跟驾驶风格、对操控的敏感、习惯都有关,可是我平时开车其实是属于超车比较积极的那种了,应该胜过路上90%的司机,如果要我说m3的操控比宋plus好在哪儿,我会说他的油门控制体验比宋好很多。
基于这点我觉得,也许所谓的操控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太重要的属性,因为很多人日常的驾驶哪怕稍微激进一点,也远远没摸到车子操控的极限。
不喜欢的部分,确实是老生常谈:
1、垃圾按键转向灯
屏幕挂档我都觉得OK,这个转向灯,我可真的是去你大爷的。因为我本身是只要方向盘动作大一点就会打转向灯的人,起步会打,变道、转弯必打,路上跟隔壁车道借一点空间避开路边的行人会打,都养成肌肉记忆了。而这就意味着我的转向灯使用频率是极高的,特斯拉这个按键转向,我真是开了两千公里也没办法适应得来。甚至有时候我明明是按对了位置,他就是按不下去,我有点怀疑它整个按键模组的旷量是不是大于有效按键范围,导致在某些角度下按不动。
2、不开AP没有主动车道居中
特斯拉的AP是挺好用的,但是,他居然没有比亚迪的,车速超过60码且识别到车道线后,自动开始辅助车道居中的功能?特斯拉只能设置在达到一定车速后,你压到线时给你往回扒拉一下方向盘,要么你就得开启AP让AP完全控制方向盘。这个,用习惯了比亚迪的领航辅助,确实不太适应,那功能还是挺省心的。
3、超智障雨刮
纯视觉自动雨刮是个什么东西,我不懂,我只知道下雨天我不喜欢开m3出门,因为自动雨刮太智障,手动雨刮比按键转向还难调节。
4、坐姿和底盘太低
这个是个人因素吧,我从拿了驾照后就一直开的SUV,在市区车流量大的时候,m3的低坐姿让我感觉很压抑,看不到前方的路况,左右后视镜的盲区也比宋pd要大,完了底盘太低,提车不到一周就给我磕了一下。这些都让我开m3的时候没安全感,甚至在堵车的时候有点烦躁。
5、自带导航确实不好用
这个没啥好说的,偶尔也用一下,但还是喜欢高德多一些。
总结一下:
综合体验下来,model3确实是一台好车,销量高的原因我觉得也不难理解,只要他的那些相较于主流设计来说显得奇葩的设计点,没有哪个正好戳中你的剧痛点,他就是一台很香的车。
但是,我现在出门,能开宋Plus,我就绝对不会开model3...
忘记传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508/19/-7da9Q2w-3gcqZbT1kShs-10o.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