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レド
2021-04-18T03:37:11+00:00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这篇短议论文以前是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吧,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
觉得王安石说得好有道理啊,孟尝君就是一鸡鸣狗盗的头头,就是因为鸡鸣狗盗之辈充斥在他门下,所以真正牛逼的人才不会来投奔他吧
你们觉得王安石的观点对不对呢?
太史公日:吾尝过薛,其俗间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日:“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人薛中盖六万余家矣。”世之传孟尝君好客自喜,名不虚矣。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日:“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这不就是个披着贵族皮的强盗头子吗
战国四公子除了信陵君有所作为,其他三个不都是标准的游手好闲公子哥吗[s:ac:无语]养门客也是附庸风雅,找一帮吹彩虹屁的来罢了
[quote][pid=508868220,26380757,1]Reply[/pid] Post by [uid=62319418]LouisBroglie[/uid] (2021-04-18 12:02):
“孟尝君过赵,赵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日:“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这不就是个披着贵族皮的强盗......[/quote]其实就是黑社会
说别人容易自己做难。
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结果提拔上了多少奸臣佞臣。
王安石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孟尝君不是齐王,养养死士就不错了,真正的无双国士,是他能养的吗?不赶紧献给齐王,留着自己造反么。
[quote][pid=508870075,26380757,1]Reply[/pid] Post by [uid=61471485]天涯海角813[/uid] (2021-04-18 12:10):
说别人容易自己做难。
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法结果提拔上了多少奸臣佞臣。[/quote]福建子暴怒
[quote][pid=508869058,26380757,1]Reply[/pid] Post by [uid=62400122]Emiya立香[/uid] (2021-04-18 12:05):
战国四公子除了信陵君有所作为,其他三个不都是标准的游手好闲公子哥吗[s:ac:无语]养门客也是附庸风雅,找一帮吹彩虹屁的来罢了[/quote]孟尝君也是相过秦齐,打进过函谷关的
宋朝的评价体系有问题,估计也就读书人能被称为 士,和春秋之士、秦汉之士都不一样。比如说狄青都不能被称为 好儿郎。
苏东坡说得养…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好,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以大送之强,也没见着一士可以南面而制辽、夏的,必待圣人然后礼遇之,鸡鸣狗盗之士早就先把你杀了全家(张元:看我看我),这种问题李斯的《谏逐客令》透得多了,鬼才知道今天你吊打赶走的贱狗里有没有明天掌握天下命脉的猛人(范睢:阿嚏),这话放得真是太自信,老王自己都做不到[s:ac:哭笑]
单从这篇来看有道理。
但看多了王安石等这类人写的文章后,会发现他们都是借分析事情表达“我最屌”……
王安石大概的意思其实是我就是那个能遏制强秦的士,不选我当主事的就是混混头子……
王安石这篇挺打脸的,他搞新政连能干事的鸡鸣狗盗之徒都没几个。还有一个方孝孺的豫让论,喷了豫让半天,到了时候连当豫让都做不到。
战国时代的“士”哪有后世那么多神圣色彩
读过两本书长剑一挎出门就是个士了
就是王安石自己的时代,你问他太学里养着那么多士子那些算不算士啊,你看他敢不敢张口说不是?
按这么算孟尝君“得一士”就能南面制强秦了,养着几百个士人的王安石不能南面制辽国是不是得自刎谢罪啊
或者大宋的整个科举考试取士系统全部是废物?
结论就是王安石这篇文章典型的仗着笔力雄厚强行说歪理的例子,故意把烂大街的“士”和某种士大夫理想中的模范画等号,根本上写出来就是给自己的破格用人政策辩解的
你又不是几百年前的旧党,对这种歪理看着图一乐就得了,认真就输了
孟尝君与其说是养士,不如说通过养士进行武装割据,
后期几乎可以算一个小诸侯国了。
其他三公子基本都是依附国家存在,孟尝君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能力脱离齐国。
孟尝君是各个阶层的士都结交,并不单单是只会鸡鸣狗盗的下士,
史记突出记载这点,并不是孟尝君只重用鸡鸣狗盗之徒。
比饭而交,自刎而亡,表达了出人人都认为孟尝君对待自己亲厚,待遇和孟尝君一样。
后来历史小说里,江湖上山东人以孟尝君为榜样的一个秦琼,一个宋江。
一个人称小孟尝交友广阔,一个天天仗义疏财及时雨。
说起用人,王安石用人又怎么样呢,
好好的变法,用的都是啥人呢,变法失败,至少2分是用人上的锅吧。
不过山东任侠的风气,确实和孟尝君有关,汉朝都为这个头疼过 [s:ac:擦汗]
有一点道理,但是也不是说不可反驳。
同样是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国家(忘了是哪一个国家了),招收贤人,一年都没人来,后来来了一个会九九诀的,就以贤人的礼仪接待了。于是全天下的贤人就觉得这个国家厚道,所以都来了。
[quote][pid=508874906,26380757,1]Reply[/pid] Post by [uid=39022634]小白鹭爱吃鱼[/uid] (2021-04-18 12:31):
孟尝君与其说是养士,不如说通过养士进行武装割据,
后期几乎可以算一个小诸侯国了。
其他三公子基本都是依附国家存在,孟尝君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有能力脱离齐国。
孟尝君是各个阶层的士都结交,并不单单是只会鸡鸣狗盗的下士,
史记突出记载这点,并不是孟尝君只重用鸡鸣狗盗之徒。
比饭而交,自刎而亡,表达了出人人都认为孟尝君对待自己亲厚,待遇和孟尝君一样。
后来历史小说里,江湖上山东人以孟尝君为榜样的一个秦琼,一个宋江。
一个人称小孟尝交友广阔,一个天天仗义疏财及时雨。
说起用人,王安石用人又怎么样呢,
好[/quote]狡兔三窟说的也是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也不可能全养的鸡鸣狗盗之辈
况且你想大家讨论水浒的时候不就觉得因为时迁是鸡鸣狗盗之辈所以明明立了不少功劳排名靠的那么后不平吗?鸡鸣狗盗之辈又不是无用之人
泥潭历史知识还停留在小学水平果然没错
还有拿苏轼这种政治傻逼来踩王安石的[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你哪怕拿卖国贼司马光也行啊,没点水平怎么卖国,苏轼我怀疑连卖国这事都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