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篇神话中因陀罗形象从英雄变成小丑的文章,有点感慨

temo-avatar

temo

2022-01-22T09:10:13+00:00

[s:ac:呆]知我罪我,其惟春秋,这句话放在这里可能有些不是很对,但我还是觉得挺合适的。

印度神话专题——一人饮酒醉 何赟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24670885[/url]
喜欢的时候,你是日月星辰,你是雷霆万钧,你是不可一世的王。你老了,过时了,跌下了神坛,就如此贬低你,侮辱你,妖化你,你不过是招人一笑的把戏而已。

《梨俱吠陀》一千多首颂诗里,超过四分之一是唱给因陀罗听的,提到毗湿奴名字的只有个位数,而湿婆甚至都没有正式出场。

那时,从草原上奔腾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的雅利安人,畏惧闪电,渴望雨水,他们奉因陀罗为众神之王。因陀罗本人就是武士国王,他肤色白皙,驾驭着金色的战车与恶魔达修作战。《梨俱吠陀》里描绘过大反派恶魔弗利多囚禁了雨神,大地因为干涸而陷落,人们哭泣着向因陀罗求助:万能的雷神啊,请您劈碎弗利多的牢笼,释放雨水吧!

他们万能的神听见了这谦卑的祷告。因陀罗痛饮苏摩酒,圣杯赋予了他勇气与力量,他趁着酒兴大战群魔,最后救出了雨神。世界因为他,再次有了阳光、雨露和牛奶。

吠陀宗教时代最伟大的神有两位——因陀罗和伐楼那。伐楼那是正法之神,他象征着宇宙秩序的必然与法则的权威,这份气质后来也被毗湿奴吸收。因陀罗却不是,他具备某种人间王者的秉性,对他的崇拜是原始宗教里对力量的尊敬与畏惧,他是丛林法则的产物。

因陀罗的失势是吠陀宗教转向婆罗门教的必然,丛林法则的逻辑不适应分工更复杂,思辨程度更深的文明社会。这种变化本质上体现着控制了宗教话语权的婆罗门祭司阶层对世俗权力代表的武士阶层的压倒性胜利,自梵书、森林书、奥义书时代起,哲学神的兴起只能是一种必然。从印度宗教史的角度上看,超出了因陀罗和自然神崇拜范畴之外,引入了“梵”、“达摩”、“幻”、“解脱”等系列超验概念后,这个宗教才真正从原始形态走向完善的哲学体系。

这样的道理我可以给你写一篇论文,但读神话就觉得很憋屈,你翻过书页,前一章还叱咤风云的神,忽然就变成了最不入流的角色。难免有些感慨。吠陀诸神里,被污得最惨却是因陀罗,曾经最显赫的,终被摔得最痛。就是这样,吠陀神话之后,他被信徒执着地侮辱了两千年。

曾经,你们日夜供奉的苏摩酒,成为了他不可饶恕的罪孽。

世人皆说爱神,末了,你们在抛弃神的时刻,却那么坚定,仿佛你从未有过信仰。
Darkendkurai-avatar

Darkendkurai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s:ac:哭笑][s:ac:茶]
GIGITeacup-avatar

GIGITeacup

多神教往往都是这样,埃及的至高神随着自己教派没落被吸收,一下就变成牛马神,很多多神教都有好几个众神之神、至高神。
Kineyo-avatar

Kineyo

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
RedCrimsons-avatar

RedCrimsons

不用从这么冷门的感慨,书区熟悉的很多恶魔,比如巴尔,阿蒙,别西卜,提亚马特等等都是曾经的多神教的神被污名化的结果
ex9tic4rt-avatar

ex9tic4rt

孔老二不也这样吗[s:ac:哭笑]
temo-avatar

temo

[quote][pid=583752033,30396391,1]Reply[/pid] Post by [uid=39163052]破碎诸影[/uid] (2022-01-23 17:45):

不用从这么冷门的感慨,书区熟悉的很多恶魔,比如巴尔,阿蒙,别西卜,提亚马特等等都是曾经的多神教的神被污名化的结果[/quote]感觉比起英雄变恶魔,英雄变小丑更那什么一些[s:ac:晕]
𝕮𝖚𝖑𝖙-avatar

𝕮𝖚𝖑𝖙

比特币
狗狗币
莱特币


虚拟人生
元宇宙
ClassyDevil-avatar

ClassyDevil

泥雕木塑的偶像是这样的。
Ttv FlameKingPW-avatar

Ttv FlameKingPW

污蔑唾弃旧神不算什么,当信徒们渴望旧神回归的时候,婆罗门们就要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