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緒舞花
2021-07-22T03:34:31+00:00
昨天下班早,回去无聊,就回顾了老电影,南征北战,地道战。看到11点多多。
里面满满都是集体智慧,都是伟人们的思想指导为原则。
以伟大的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个人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展现。
看起来特别舒服。
就想,现在的那些打仗的电影、电视剧,满满都是个人主义,一己之力拯救队伍那种。
似乎,也就亮剑里面李云龙和赵刚。这样的搭班子式的合作,展现集体智慧,虽然肯定不是这样的,但是也算是或多或少有点。
其他的,更多都是像忘了有“集体”这个东西。看起来爽,但是,总给人一种“好莱坞式”的感觉。
为什么展现集体主义的只能去看老电影了。
之前几十年被西方文化倾销的必然结果[s:ac:blink]
[quote][tid=27713087]Topic[/tid] Post by [uid=63375606]46年就起义了[/uid] (2021-07-22 11:35):
昨天下班早,回去无聊,就回顾了老电影,南征北战,地道战。看到11点多多。
里面满满都是集体智慧,都是伟人们的思想指导为原则。
以伟大的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个人智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展现。
看起来特别舒服。
就想,现在的那些打仗的电影、电视剧,满满都是个人主义,一己之力拯救队伍那种。
似乎,也就亮剑里面李云龙和赵刚。这样的搭班子式的合作,展现集体智慧,虽然肯定不是这样的,但是也算是或多或少有点。
其他的,更多都是像忘了有“集体”这个东西。看起来爽,但是,总给人一种“好莱坞式”的感觉。
[/quote]不止中国电影是这规矩,外国电影也是一样的规律。
集体主义被污名化了,你看芳华这类伤痕文学都是反集体主义的,群众也不喜欢集体主义宣传了
拍这些东西的人骨子里不相信集体主义能赢,能拍出什么正经东西?
个人主义喜欢看啊,跟看爽文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
因为懂战争的那一代人基本都没有了,于是夹带私货的人来了。
你想让资本发自内心赞美工人农民士兵,还不如让他们自己吊路灯
把视角集中在几个人上面,拍摄难度低 成本低 效果也不差。
要提现集体主义的群像剧本身对于导演的要求就很高(说到这个 我个人感觉导演的水平这几十年是下滑趋势的)
难拍,需要高水平编剧导演,现在一票连作文都写不好故事都说不通的拿头拍,然后个人主义有已经培养好的成熟的市场受众群体,资方能稳赚的项目他没动机去冒险
[quote][pid=534448328,27713087,1]Reply[/pid] Post by [uid=63038058]若jj[/uid] (2021-07-22 11:38):
之前几十年被西方文化倾销的必然结果[s:ac:blink][/quote]你搞错了
是集体主义不适用中国国情了
以前穷要大家齐心协力不计付出共渡难关
现在不能让你们报团了,拆散了才好剥削
精神内核不一样,西方式的孤胆英雄过于畅销,很多时候不禁脑子一抽这么重要的事就派一个人按照一个方法去办?
再看下北平无战事里面,拼死拼活得到的情报,已经通过其它途径获取(不是说拼死拼活没有意义)这种多渠道的保障才合情合理。
再像流浪地球,搁外国拍估计第一次重启就失败了。但主角小队到不了的时候,有其他小队到了。
饱和式救援和孤胆英雄式救援,多重渠道保障和孤注一掷哪个才更好?
英雄的集体是由英雄的个人组成的
个人主义在细节上更容易描写和展现
而集体主义需要大规模的构思和考量 写作成本和能力要求更高
就像你不能说平安格勒战役是二战转折点一样 很多个人的东西拿到集体的层面上不过是一个小水花 但是你也不能说他们不是英雄
基本都是香港导演拍的[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87c6f9.png[/img]你懂吧?
所以我就喜欢流浪地球那段全球饱和救援,苏拉威西也不是主角团重启的,最后点燃木星包括主角团,还有其他两个发动机。这才符合实际
Reply to [pid=534449673,27713087,1]Reply[/pid] Post by [uid=29760221]天煞孤星克里斯[/uid] (2021-07-22 11:41)
突然想到,这个台词。
“勿以军众而轻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以前个人主义是要被当反派的。
集体主义才是正面角色。
优秀的战争电影,我就没看过个人英雄能影响战争战役走向的。
就算西方价值观较重的《拯救大兵瑞恩》,都没这个倾向。
毕竟大家都知道战争是国家和军队打的,是靠的国家的实力和战略走向,底层个人的行动能改变的地方实在是不多。
就算黑苏严重的《兵临城下》,都没说苏德2个顶端狙击手能改战争走向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