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Ushio
2021-02-22T16:04:42+00:00
算是半个黑泥贴,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一旦写网文能稍微不那么扑街,就学偶像蛋灵帝完成三国的情怀一样完成我的情怀。
也就是写一本英雄气和少年气昂然的安史之乱小说,目前刚开始慢慢学,收集信息,脑子里除了一些碎片知识和老生常谈的、固有的印象如宏大也可以算是空空如也。
我是看了一本小说最近感到观念有点受到了冲击,就感觉唐朝完全不是大众固有印象里那种志气恢弘,昂扬奋进的气质。(虽然我知道把国家人格化很蠢)
就是衣冠正伦的冠冕唐皇,这本书还是延续了他上一本书的风格,既然东晋北伐中原挽天倾都能写成利益交换和蝇营狗苟,这本书写武周复唐就更脱不去那股味了。
还是经典的阴谋诡计多于阳谋堂皇,政争高于军争,主人公干的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却从来看不出格局和大气,就很斤斤计较。
在这就问一下大手子老哥们唐朝是不是真是这样,要真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先准备准备打破自己的美好幻想吧……
可以多看一些论文,有关于古代发展情况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理解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性。这样就能更好的处理阴谋和阳谋的平衡。
Reply to [pid=495461181,25660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0375135]AlanCrowley[/uid] (2021-02-24 00:35)
有这样的认识,想着在写之前多积累一点知识吧。
如果想接触历史,最好的方式不是看小说是看正经的论文学术专著。。。
武周复唐?神龙政变到开元之前开始几乎隔几年就要禁军谋反一次[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这种时代怎么写也避不开阴谋诡计的。
Reply to [pid=495461795,25660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2305964]Southlords[/uid] (2021-02-24 00:38)
不是想通过这本书了解历史,而是因为这本书一是我能找到最近写的成绩最好的严肃系唐朝小说,二是时间还算比较接近安史之乱了。
我是想学学写作的手法,然后被他叙述的风格膈到了,不是想通过这个学历史
老哥,你想一想,自从李老二在玄武门搞了一个大新闻之后,哪一次唐朝皇位更迭不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b6e96d1.png[/img]
而且,中国大一统王朝里面,从来没有哪一个朝代能有唐朝这么多的政变,玄武门,武周篡唐,神龙政变,安史之乱,甘露之变,马嵬坡等等,你说唐朝的阴谋诡计多不多?[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唐朝的宫廷史。
我觉着你可以直接对比奥斯曼的看[s:ac:瞎]
前一点不知道。后一点,只要在表面上还能维持统一的国家,政争始终是高于军争的
还有对周围搞离岸平衡 俗称搅屎 ,是霸主的必备之物,不可不尝。
唐朝宫廷政变太多,缺乏一个稳健的政治规则。很多人讨厌满清,但是满清的政治规则反而是封建王朝里面比较完善的,很少发生政变,发生了也迅速解决,处于可控范围,避免大动乱。
我实在是想不通,宦官能那么厉害。
这个问题提的太大了……不说整个唐朝,就是初唐的武德贞观年间,详细说清楚,怕是没有30W字写不完[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21c04b.png[/img][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21c04b.png[/img][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21c04b.png[/img]
很多事情表面波澜不惊,下面暗流涌动
[s:ac:哭笑]众所周知,奥斯曼有禁卫军继承法。
[s:ac:哭笑]大唐有神策军继承法。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
东晋北伐不更要斤斤计较,第一如果是开挂F2A 就不讨论了,你爱怎么豪气yy自己yy去,如果贴近历史文,稍微看下东晋南北朝历史也应该知道,桓温北伐到霸上了(离长安不过20里地)长安的豪杰都没来配合的,真当那时候的豪门和普通民众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识???人人都开始的民族认同认真算起来是从孙大炮到中日战争打出来,何况东晋那时候经济结构以贵族庄园为主,那么政治主角必然就是门阀,门阀更没有家国认同,北方没有南渡的世家一样被汉赵一系列胡人政权依赖,因为这是最底层的政治治理组织结构基本单元,到北魏才完善三长制和班录制,之前的胡人政权不依靠门阀和门阀的佃农哪来的统治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别人门阀在哪都是玩没足够大利益为什么和你玩?桓温北伐不被长安当地豪族热情接待也就意料中事,那么为了吸引这些豪族的政治利益的交换怎么能不苟且盈蛆?另外东晋自己都没足够的家国认同,刘裕北伐打下关中除了刘牧之死了急着回去,很重要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军中大部分是北府兵,从将领到士兵都人心思归?(从后来内讧借王镇恶要杀光南人一说,就可以看出南北民众的隔阂有多重,侧面反映江南世家和南渡以后的侨居士族早都没被北方当一个国家认同了。
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
从隋到李二手上的唐,这批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内讧源远流长先不说,对于关东豪门世家不是一条心不是一天两天了,打压到武周达到顶峰,加上关东豪族和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相互渗透,加上皇族内部矛盾,哪里来万众一心那种感觉哦,纵观历史要你那种感觉的也只能有民族国家认同建立之后的近代反击侵略战争的时候能找到类似的了
[quote][pid=495472508,25660215,1]Reply[/pid] Post by [uid=23508342]牧神这样子[/uid] (2021-02-24 01:57):
唐朝宫廷政变太多,缺乏一个稳健的政治规则。很多人讨厌满清,但是满清的政治规则反而是封建王朝里面比较完善的,很少发生政变,发生了也迅速解决,处于可控范围,避免大动乱。
我实在是想不通,宦官能那么厉害。[/quote]这个锅德宗要负很大责任,德宗不信任文武大臣,觉得身边宦官可靠,将神策军的领导权交给了宦官。而神策军在当时已经是禁军的主力了,负责护卫皇宫和京师,自然政变的主导权就掌握在了宦官手里了。历数唐代的政变,护卫皇宫的禁军都起到了决定作用。
Reply to [pid=495474073,25660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70427]ckydsb250[/uid] (2021-02-24 02:14)
我不是讨厌东晋北伐的深层逻辑想来个幻想现实文学,我实际上说的是我烦这作者的手法。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他的汉祚高门,他就是在利益交换政治斗争和蝇营狗苟人心险恶上用上八分力气,然后到北伐和战争的时候描写就只有两分力。
他自己的手法使得那股子憋屈味过了头,我不觉得这种网文大众喜闻乐见的。
就拿晚明来对比一下,陈新也不是什么好人、也有利益交换、明末的灰暗景象也没少写,刘民有这个好人也显示了好几处他的缺点和无奈,这也是憋屈的一口气。
关键是晚明通过战争戏和渲染把读者这股气发出去了,而一味的只有前者没有后者的汉祚高门,我确实难给个好评。
最高权利的争夺肯定各种能用的手段都用上啊
所有人都知道成者为王的道理
作死说一句,包括Now
Reply to [pid=495474073,25660215,1]Reply[/pid] Post by [uid=62570427]ckydsb250[/uid] (2021-02-24 02:14)
绍宋就是这个作者的反面例子,仔细盘算一下其实绍宋里目前的妥协和相忍为国都得二十来个政策了,这说明本身也是想打个合理的底线在那儿的。
但是读者会对这种东西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嘛,因为蛋灵帝是画九分力气写情景渲染和豪气和战争,你那句YY我就贼不喜欢,本身就是个写作倾向和手法的问题。
初唐的战争都打得很精彩,列大阵对攻,奇袭奔袭突袭,统帅和斗将两人双马闯千军。
谁要是觉得这些斗争是靠朝堂阴谋搞定的,那纯粹是现代古装剧看多了。
至于安史之乱,更是朝堂阴谋和政治手段被压制到较低的时候,叛军都是边军精锐,安禄山那帮人也是沙场宿将,这种情况下政治手段能玩出花来?
再举个例子,吐蕃两次攻入长安,这样的威胁靠什么阻止?真的靠政治啊?和怛罗斯之战的结果不同,阿拉伯帝国东进,直接被人家按回去了,还逼得绿绿向吐蕃购买铠甲。
唐军和吐蕃军对阵,人家打出了“前队尽死,后队乃进”百分百战死不奔溃的战绩,这样的对手,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想靠政治手段搞定,可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