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竹书纪年你信那个

_er_-avatar

_er_

1+1=3
or
1+1=4
青木 山葵-avatar

青木 山葵

根据需要,灵活相信
_er_-avatar

_er_

睡地虎秦简
其实现代人不看书
建政确实傻比
分析能力没有
逻辑能力没有
儒家害人不浅
book-avatar

book

我不知道,得看大方向了。现在不都跟着大方向走么
BennyHerb-avatar

BennyHerb

感觉竹书纪年比较符合人性一点
Kosttas-avatar

Kosttas

都不信。

新闻能相信的都不多,你让我相信两千年前的东西?抠鼻
BKayyy-avatar

BKayyy

辩证法客观看待,历史需要多角度验证的,验证不了的,就当故事看吧。哭笑
viennnis-avatar

viennnis

要看佐证 比如竹书纪年说伊尹篡权 结果出土的甲骨文表明直到商后期商人还在祭拜伊尹 显然从这点上来看是史记更可信
MartyBarty-avatar

MartyBarty

竹书作为魏国的书,他的价值取向肯定会很拧巴,毕竟他的的确确是把晋国给分了,所以还需要有全文来辩证的分析,可目前竹书的版本只是相当于文摘,少了很多内容,非常可惜。
Ruzby-avatar

Ruzby

读书要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加以分辩,郑板桥都只认为《史记》只有项羽本纪才值得一看,你要囫囵吞枣那什么书都别信
postie-avatar

postie

这不废话,史记是私人修史,最多阴阳怪气,大事年表绝不含糊。
竹书纪年是争霸年代一个势力的官方史,晋-魏视角,篡改是有动机的,而且历史上散佚过重新收集,可信性更打折扣。
但要是专门研究历史的肯定都得看,有专业的研究方法
业余网友无所谓了,反正不是做研究,杠就完事了
PeanutCandy-avatar

PeanutCandy

太史公写的刘邦到刘彻这段还是可信的。毕竟很多都是跟当事人及其子孙取证的。周之后的历史也能信一部分,毕竟很多文献流传下来,石渠阁也很多史料。但是周之前那真是靠传说了吧。
Selution-avatar

Selution

+ by [cleopatra_sinn] (undefined)

睡地虎秦简
其实现代人不看书
建政确实傻比
分析能力没有
逻辑能力没有
儒家害人不浅

你像是个没看过书的,因为你的这个论证过程比儒家还奇怪……
Mr.Mòó-avatar

Mr.Mòó

史书从来不可信,古人都知道用辩证思维读史。从来不是信不信这么简单的,想知道真相怕是得直接成为当事人。毕竟岁月史书一向是传统技能哭笑比如前几天公布的确诊,以后修史这些“数据”就是证据哭笑这种数据写出来的史怎么信?
3Sixty-avatar

3Sixty

史料这东西根本就不可信 不管是官方 还是民间 基本都一塌糊涂

都别说几千年前的历史了 几十年前的事现在根本就说不清楚了 所以历史要靠考古 史书这东西基本只能作为参考
Sachsuke-avatar

Sachsuke

+ by [義] (undefined)

这不废话,史记是私人修史,最多阴阳怪气,大事年表绝不含糊。
竹书纪年是争霸年代一个势力的官方史,晋-魏视角,篡改是有动机的,而且历史上散佚过重新收集,可信性更打折扣。
但要是专门研究历史的肯定都得看,有专业的研究方法
业余网友无所谓了,反正不是做研究,杠就完事了

再业余也不会说出史记是私修史这种话喷
postie-avatar

postie

+ by [十一] (undefined)

再业余也不会说出史记是私修史这种话喷

…史记本来就是私史啊!是司马迁后人献出来的,太史公是管历法的,汉书才是官史
…怎么有人根本不知道就杠
SJIedge-avatar

SJIedge

史书只能信一部分,原因看史记吹李广就知道了,把李广吹得名气满天,实际只是一名能力不错的老将而已,
AgentBread-avatar

AgentBread

可是现在有维基百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