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iparharatanggal
2024-10-18T06:02:25+00:00
这里不是在讨论高续航到底好不好,如果高续航可以不用多花钱,那自然是好的。问题是现在说着要高续航的人,真的愿意为这个高续航花钱吗?
就我的个人体验来说,高速110巡航能达到400,几乎就满足所有需求了,超过400的长途完全可以在服务区充电解决。很多人说万一没充电位怎么办,实际上除了节假日,充电桩就没怎么排过队,再加上充电桩的信息是联网的,可以随时看有没有空位,没有位置就去下一个服务区,大不了下高速。可能是有不便,但因为偶尔一两次的不便就花几万追求高续航真的值得吗?可能确实存在那种频繁跑长途高速的,可是频繁跑长途高速的人能算主流人群吗?这些人的消费力又是否撑得起更高单价的高续航车。
这几年我观察到的整体趋势不是车的续航越来越长,而是充电速度越来越快,充电桩越来越多,现在说的上千续航的固态电池真投产的时候,真的能与越来越方便的充电条件竞争吗?
编辑一下吧,我没有否定高续航带来的长途便利性,但我的疑问是,高续航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如果主流购车人群对高续航的需求程度无法超过对低价格的需求,那么高续航的商业性就是不足的。这里的问题就出现了,有家充条件的购车人其实对高续航并不刚需,也就是说那些对高续航刚需的人,消费能力总体是比高续航不刚需的人弱的。
但是这种伪需求是难破解的。
就像现在的手机充电瓦数,摄像头个数,其实对相当数量的人是伪需求,但是对不起,你数字不好看大家就是不会买。
看个人需求吧,有的人是有长途需求,有的人纯粹是有这个纸面需求[s:a2:doge]
高速(120)续航能跑300~400就完全够了,其实也就是差不多600的正常续航。
连续高速开3~4个小时很累了,正好休息一会吃个饭什么的,充个电就是顺便的事。
现在限制电车的是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时间,只要充电桩管够,根本不需要太长的续航。[s:ac:茶]
[quote][pid=790268230,42165185,1]Reply[/pid] Post by [uid=42100123]前原K1[/uid] (2024-10-22 14:11):
但是这种伪需求是难破解的。
就像现在的手机充电瓦数,摄像头个数,其实对相当数量的人是伪需求,但是对不起,你数字不好看大家就是不会买。[/quote]手机现在也不追求高续航了,都在讲快充,讲游戏性能。而且手机就算是伪需求也只用多花几百,车可是要花几万的。
用车场景环境不一样 有的确实需要
大部分是不需要的……
高续航的需求是因为什么产生的
1、高速充电桩少,充电难
2、没家充装的想省钱的都等着11点之后谷电便宜去抢桩充电的
3、续航焦虑纯闲的
[quote][pid=790268766,42165185,1]Reply[/pid] Post by [uid=25646955]雪夜花枪冷[/uid] (2024-10-22 14:13):
看个人需求吧,有的人是有长途需求,有的人纯粹是有这个纸面需求[s:a2:doge][/quote]这里只讲我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抛开那些追求纸面数据的有钱人,对续航有事实需求的人,消费能力并不出众。
电车要是在低温高速的情况下还有500的续航我认为就足够了,但这种车cltc估计能达到1000
[quote][pid=790269737,42165185,1]Reply[/pid] Post by [uid=61575108]normalli[/uid] (2024-10-22 14:18):
电车要是在低温高速的情况下还有500的续航我认为就足够了,但这种车cltc估计能达到1000[/quote]这也是矛盾的地方呀,那些消费力强的地方除了北京,都不需要面对极端低温
看使用要求。
比如我有蛮多的驾驶场景是200公里左右的当日往返。
而且目的地没有充电桩。
那对电车的需求就是高速实际续航至少500公里。
毕竟当日往返+办事还挺赶的,没时间在服务区充电。
还有,手机今年都在讲高续航,首先是手机今年电池技术进步,旗舰电力最低的小米15都从小米14的4600升级到了5500mah。今年的手机soc也都是在降低各种使用场景下的功耗。
追求的不就是长续航嘛。
另外再补充一些东西,固态电池最大的作用不是无限地向上增加电池容量来提升续航,而是减少重量和减少车内空间的占用。
比如说同样100度电池,用了固态电池的能比用传统电池的轻300公斤。
车轻了之后电耗也更低,比如原来100度电池极限做到500公里的实际高速续航,那么用了固态电池就可以到600公里了。
另外车内空间也会更大,减少了现在电车底盘高乘坐不舒适的问题
实际续航到300-400,就足够覆盖大部分人的了。
天天出远门的人是少数。
上面说得有的,伪需求可能是账面上的参数但实际上用不到,但心理会介意的东西。
对我来说,现在往外跑隔2个小时不停下来歇气都不太可能,有老年人的缘故,也有自己休息上厕所的需求。
之前我都是闷头一个人狂开,后来有回跟其他朋友组队出门,看他们隔一个半小时停下来换人,都傻了,才知道出去开车可以这么开的。
后来自驾游走得多了,感悟是最长一天开了1080公里,非常累,一般情况下一天开500公里就会比较累,压缩旅游幸福度,开200-300公里基本上影响不大。
在上述观点表述下,只要不是可以斯巴达行军,真的要游玩出个质量来的话,有个续航400-500公里,实际持续续航300公里以上的电车能够在人烟发达地区解决绝大部分问题,更不用说在城区运行了。
我最近换车的最后选择是蔚来ES6,租75度电池,表显100%电量CLTC续航是500公里,实际上远远达不到,我估计不怎么爬坡情况下,高速状况下350-380公里,国道接近400公里是比较可信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满电能够持续开3-4个小时以上,其实已经让人很不舒服了。中间停下来时补电或者换电的时间很多。更可能一天内都用不着补,到了目的地再补。
如果真的预计到持续里程会很长,补电有难度,还可以临时换租一个100度电池,甚至150度的,这是一种可能性。但我觉得100度也许用途大些,真的用到150度的不多。
对大部分人确实是伪需求了,长续航的产品其实一直都有,但是销量不佳,甚至就没啥人讨论。
108度CLTC900才卖二十几万的知音,看评论也没啥人推荐的样子。
之前140度的001就更不用说了,一点水花都没有。
各种汽车大会的行业趋势也是类似结果。
就是随着三电的发展,能耗降低,同样的电池已经能实现更长的续航了,所以甚至是往减少电池的方向走。
另外一个就是超充电池随着产能扩大,价格会不断下降,预计26年就能降到2C电池的价格,几乎会变成标配,是台车就能快速补能了。
当然,即便如此也确实有些人有续航焦虑,又不想买增程混动,那也就只能选择长续航纯电了。
以后充电桩更普及,续航焦虑解除了大概选择的人就会更少了吧。
[s:ac:哭笑]搁我反正单程三百咋都够了,再远真不乐意开
有这功夫直接高铁/飞机,落地租车了
有的人就多远都爱自己开,那他为了防风险嫌麻烦等一系列因素,还是选混的吧
CLTC700的差不多就够。高速打7折还有500,实际使用区间350-400,够开4个小时,中间休息吃饭奶满,下一个循环。
[s:ac:哭笑] 因为补能速度,补能便利程度还不足够。
速度不够快,只能容量上尽可能的提高,平均一下了(
你也说了是你的体验,每个人需求不一样,更大的续航肯定能覆盖到更多需求的人,如果哪天电池做到电瓶大小然后几分钟就能充满,高速续航1000左右往上,那新时代就真的来了[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