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儒以文乱法?

Zaughte-avatar

Zaughte

2025-04-06T07:14:55+00:00

侠以武犯禁很好理解 江湖人学了点功夫 的自己有点暴力就不把官府放在眼里经常要干点为非作歹不遵法令的行为。
儒为什么会乱法 他们不是讲究仁和礼么 应该会比任何人更遵守法律才对呀 毕竟道德的标准比法律更高
BENEE-avatar

BENEE

你说的这个法,是皇上的法还是儒生的法?
unigod-avatar

unigod

礼法不是律法
ASAPxCROWN-avatar

ASAPxCROWN

道德可以有中间地带,法律不可以
你父母杀了人,你报官吗?报了就是不孝,不报就是不忠,你选吧
Ca-avatar

Ca

过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时间段,就要靠笔杆子了
自由民主口号用了多少年了?民主还是偷的
二战发起者美国都快成胜利的头号功臣了
NeoRose-avatar

NeoRose

你们天天说“小仙女法抗高”,遇见男版的小作文就发现不了了吗
👑💎LeeNDeeRsS💎👑-avatar

👑💎LeeNDeeRsS💎👑

参考废死的争议
任何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都应该被保护,听起来没毛病吧?
于是他们主张废除死刑茶
Clutzy-avatar

Clutzy

春秋决狱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不依照成文法判决而依照儒家经典进行判决,具体符合那项经典也是正反两面都有的说,全靠一张嘴
Dainian-avatar

Dainian

因为文字的解释权在他们手里
Betzaquell-avatar

Betzaquell

因为你如果将任何政策不加限制的放任解读,那么再好的政策也会被拆解成吃人的规则,你说生命人权高于一切,在危急生命的情况下,吃点公家的东西是可以被宽恕的,我就伙同一群饿了几天的壮汉去冲击公家粮仓
Ghost of Karl Marx-avatar

Ghost of Karl Marx

你自己把五蠹看了不就行了.....
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曰:“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此所举先王也。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是无乱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虽厚爱矣,奚遽不乱?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
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以其耕作也赏之,而少其家业也;以其不收也外之,而高其轻世也;以其犯禁罪之,而多其有勇也。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故法禁坏而民愈乱。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辱,随仇者,贞也。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人主尊贞廉之行,而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而吏不能胜也。不事力而衣食,谓之能;不战功而尊,则谓之贤。贤能之行成,而兵弱而地荒矣。人主说贤能之行,而忘兵弱地荒之祸,则私行立而公利灭矣。

韩非把他的观点说的很明白。“因功劳封爵,却鄙视做官的人;因耕作奖赏,却轻视经营家业;因不合作疏远,却推崇清高;因违法惩罚,却赞美勇敢。赏罚毁誉互相矛盾,法令败坏,百姓更乱。兄弟被侵犯一定反击,被称为正直;朋友受辱随即报仇,被称为忠贞。这种正直忠贞的风气形成,君主的法令就被践踏了。君主尊崇这种品行,却忘了他们犯法的罪过,百姓就逞勇犯禁,官吏无法制止。不劳而获的人被称为能人,无战功而显贵的人被称为贤人。这种贤能之风盛行,国家就兵力衰弱、土地荒芜。君主喜欢贤能之名,却忽视兵弱地荒之祸,私利盛行而公利消亡。”

拿什么武侠小说套诸子百家。韩非的时代,各国王权的基层组织很成问题。很难去说所谓“江湖人”藐视王家权威的问题,因为这玩意普遍得过头了。
别在能拉出来几万人打歼灭战的战国讲礼。周都没了,谁理你。韩非自己离礼崩乐坏的春秋都有一段距离,别说战国时代的礼了。真说礼,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燕国边远、秦楚蛮夷,七雄可都不可能是最古典的礼仪框架的受益者。
Ezord-avatar

Ezord

……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yǔ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Loba-avatar

Loba

你想想,孔子讲的礼,实际上就是社会各个阶级都要遵循的一套秩序,各安其分,各自享受自己那个级别所允许的待遇。然后他和他的徒子徒孙掌握的是解释权,怎么着守礼怎么着不守礼是他们说的算的,那就是一帮掌握释经权的大祭司啊哭笑
从汉代以来儒家被立为正统,那套天人感应的理论在维护君主统治上确实有用,不过相应的,有什么灾异出来那也是皇帝失德,这什么算灾异那解释权不也是在儒生手里嘛,你看汉代那些儒生有多少推崇什么符谶的甚至找到个符谶去造反的,不就是信过头把自己也忽悠进去的哭笑
Bulletz-avatar

Bulletz

讼棍是典型,但不是只有讼棍。

现代的嫖宿幼女也是儒以文乱法
lofty-avatar

lofty

门阀是怎么形成的呢,古人圣贤的文章释义权在大家族手中,强如皇帝有时也得低头
.Rhako-avatar

.Rhako

首先最初儒家跟法家就是死仇,这可是从秦大一统就开始的,你不要把汉以后捆绑统治者有了立法权的儒家当法家,也不要把改版后的儒家跟最初讲究仁和礼的儒家当一回事,后世朝堂上充斥着“法不和我意就污之改之”所谓儒家本质上跟现世欧美那些诉棍、法不沾身的议员没两样。最初的仁和礼早就被儒家自己改版扭曲解释权得不成样子了,不然也不至于孔家后世汉奸频出,建国后要“倒儒”来重构符合底层群众利益的秩序。
Afasia-avatar

Afasia

这是法家的说法,从法家的视角看,儒生会对他的法条指手画脚,曲解本意。侠客直接武力抗法。都得打击。
Demxn-avatar

Demxn

儒家认为礼是超过法的,原始儒家对待父亲犯事都是主张带上父亲跑路的,原始儒家本质是封建领主行事大纲(你爹把生产资料传给你,你爹和你上司起矛盾你必须要站你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