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𝐒.𝐎.𝐅_3𝙇𝘼𝙒𝙄
2021-12-26T14:32:15+00:00
既然发问了,就先简单说说我的几个看法,以及合理的应对[s:ac:哭笑]
以彩礼为例
彩礼的用途和存在意义
1、女方(父母)空手套。彩礼拿走了直接给女方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结婚用,女方父母直接拿走存起来/花了,以及其他任何男方再也见不到这笔钱了并且也没有花在小家庭上甚至女方个人上的处理方式,我简单称为女方(父母)空手套。空手套不管是要1万还是100亿,我只想说,可以说脏话嘛?不能,那没事了。应对:不给呗。
2、小家庭启动资金。女方带回小家庭,然后由女方单独支配,作为小家庭周转运作。应对:???男方不能直接启动???女方是代驾吗?还得转到女方那再启动?男方有什么不能直接启动直接驾的原因吗?酒后了?所以应对也就显而易见了,男方直接启动呗。
3、好面子,必须得让亲戚朋友看到,让他们看完一圈后还给小家庭,甚至还给男方。应对:直接给现金拍个照片/给一张写着某金钱数额的纸拍个照片/给银行卡拍个照片然后发朋友圈广而告之,或者把一麻袋钱放婚礼现场司仪脚边上,婚礼结束男方拿走。
其他存在的意义和用途还有么?以及其他应对方式都有什么?欢迎集思广益。
另外,这个帖子,你觉得是严肃的,那就是严肃的;你觉得是在调侃,那就是调侃。[s:ac:哭笑]
嫁妆,尤其是男方以及男方父母伸手从女方那要走的嫁妆(女方不再持有了),同理。自行对换。
根据前几天老哥的科普
2、小家庭启动资金这种不属于彩礼
帖子里貌似说法律意义的彩礼是给女方家的
[quote][tid=30135935]Topic[/tid] Post by [uid=33310395]心自在体自来[/uid] (2022-01-04 22:34):
既然发问了,就先简单说说我的几个看法,以及合理的应对[s:ac:哭笑]
以彩礼为例
彩礼的用途和存在意义
1、女方(父母)空手套。彩礼拿走了直接给女方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结婚用,女方父母直接拿走存起来/花了,以及其他任何男方再也见不到这笔钱了并且也没有花在小家庭上甚至女方个人上的处理方式,我简单称为女方(父母)空手套。空手套不管是要1万还是100亿,我只想说,可以说脏话嘛?不能,那没事了。应对:不给呗。
2、小家庭启动资金。女方带回小家庭,然后由女方单独支配,作为小家庭周转运作。应对:???[/quote]3其实从来都不存在。
一般只有1和2。
彩礼原本是用来买断女方的。
现代社会买不断了,所以1、2都是狗屁,3最合理。
传统的彩礼:
男方家庭一次性购买女方未来劳动力和生育资源的费用,付给女方家庭,收到彩礼后女方脱离原生家庭,并入男方家庭。
现代正常的彩礼:
男方父母给小家庭注入的启动资金,对应的女方父母也应该拿出同样数量的资金注入小家庭,形式上就是彩礼双倍数额的嫁妆。
彩礼就是个骗钱的由头
因为现代社会已经不存在合法人口买卖
所以这个东西是明摆着的诈骗
我觉得不管什么由头,选择彩礼就选择了传统的嫁娶模式
行啊,那麻烦嫁进来之后把传统妇女那套三从四德搞起来。
你选的嘛,偶像[s:ac:偷笑]
要么按传统习俗
要么按现代风俗
这两头好处都要占?
成语“东食西宿”说的就是你[s:ac:茶]
我结婚比较早141年的南京,都是郊区的,要了3万彩礼,嫁妆大概花了5000,其他一分钱都没有带回来。没有舅子只有个小姨子。
[quote][pid=578995899,30135935,1]Reply[/pid] Post by [uid=63673809]yuetong1209[/uid] (2022-01-05 01:13):
我结婚比较早141年的南京,都是郊区的,要了3万彩礼,嫁妆大概花了5000,其他一分钱都没有带回来。没有舅子只有个小姨子。[/quote]手滑了11年结婚的[s:ac:哭笑]
女方父母难道没把彩礼给你们这个小家庭作为启动资金吗[s:ac:茶]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1/05/-4qiozQ2p-5iylZ16T3cShs-1yk.jpg[/img]
[quote][pid=578996003,30135935,1]Reply[/pid] Post by [uid=63673809]yuetong1209[/uid] (2022-01-05 01:14):
手滑了11年结婚的[s:ac:哭笑][/quote]那你这个姑娘很会过日子,点赞
[quote][pid=578996609,30135935,1]Reply[/pid] Post by [uid=61320128]zzc1988[/uid] (2022-01-05 01:19):
那你这个姑娘很会过日子,点赞[/quote]是不是傻?在你看来要3万彩礼就是会过日子了?南京这彩礼很少的,甚至可以不要女方还倒贴十几二十万的嫁妆[s:ac:哭笑]
按照我们这边来理解,彩礼就是给对方父母的,不存在什么给小两口启动资金的说法。一码归一码,给父母的钱是彩礼,然后父母给出去的就是回礼,对象发出者都不一样。给的多给的少,本来就根据实际情况和当事人主观决定的,有钱你自己想多给点那就给多点,就当孝顺二老;没钱就量力而为意思一下就好。父母方也是同理,看人家有钱就宰一刀那是给自己的女儿作践,没几个父母这么傻;没钱就更不用说了,拿自己的钱帮衬一下你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还问你要这要那的。所以说彩礼这东西本来就讨个兆头,拿个风俗或者其他什么来压人纯粹自己私欲作祟[s:ac:嘲笑1]
[s:a2:大哭]想起我这学期写的狗屁不通的课程论文了…
变化中的彩礼和嫁妆
传统社会地域和血缘局限性对婚姻关系确立的影响正日益衰微,不论是在情况明显的城市或是正在迈向重大改变的农村地区,婚姻关系与婚姻制度都在经历或多或少的变革。正因如此,彩礼、嫁妆从传统社会的定义中获得了新生或是进一步的概念深化。
由于彩礼、嫁妆本身服务于婚姻关系的特点,因此面对不同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的群体、家庭而言,彩礼和嫁妆的内蕴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当下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现象便是彩礼、嫁妆变化的主因:更小型的家庭结构和各种社会问题背景,意味着夫妻二人将面临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以双方家庭而言,就对彩礼和嫁妆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上一代对夫妻二人新组建的家庭提供帮助,彩礼和嫁妆更多的成为一种象征,更趋向于形式化,夫妻双方的家庭以资助新组建家庭为核心目的。(二)、上一代进一步将婚姻关系物化到了“谈生意”、“做买卖”的地步,进行着更大的婚姻博弈,不但忽视如今社会的压力和婚姻的实质,也没有以新组建家庭和夫妻双方作为婚姻关系的核心重点,完完全全暴露了社会“金钱至上”的一面。
仍需指出的是,不论上述两者观点的优劣高下如何,本质上当今社会的婚姻制度仍然围绕着“明媒正娶”、“门当户对”的基本伦理原则运转。虽然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样现代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已经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并且也出现于恋爱与婚姻关系缔结的全过程,但不可以否认的是,本质上作为一种特定契约形式的婚姻关系,在面临最终确立和执行之时,总还是需要经受双方家庭的“利益审视”与“婚姻博弈”,以此迈过所谓伦理原则和社会传统习俗的门槛。
首先说一下我长大的地方不兴彩礼,所以消息来源不是父母而是现实认识的来自其他地方的同龄女生(有的已婚有的未婚)
她们的说法是
1.习俗,某个沿海城市的女生朋友给我说他们那边父辈双方往往都比较注重面子,而且基本是彩礼多少,嫁妆翻倍,全部给小家庭注资
2.留给女生生孩子等地方用,害怕因为身体状况等原因,脱产的时候,丈夫不能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自己一分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