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2Ben
2020-07-09T10:37:07+00:00
先说楼主基本信息:吹牛一点可以说我除了不是男性以外已经是在国内学生物的硬件顶配了。那么生物到底是不是天坑呢?有这么几个关键的矛盾。
第一,生物是一个整体不追求,甚至不鼓励正常就业的专业。除非本科就很努力关注就业或者导师介绍给机会,否则你很难接触到社会上相关的就业信息,事实上我国也没有什么特别成熟,条件不错的尖端生物就业机会(不过好歹在发展)。如果你转行,对不起在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连对口专业找工作都越来越难,别人凭什么录取你一个专业不对口的人?更何况因为整体氛围很多生物系学生并没有像样的机会去实习。绝大多数人最后的结局是赶鸭子上架读博,做博后,做科研。然而现在在高校找教职就是天坑——首先重海归,歧视“土博”的风气非常严重。其次,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的都是tenure制,入职后6-10年内淘汰率非常非常高。很多不算发达的省份的二本院校给新教师开出的条件都是5-8年内发40-80分的SCI,否则滚蛋。要知道生物这么烧钱的一个领域,这些学校根本就提供不了像样的仪器平台,新教师上任组建实验室都很困难,更别提快速开展研究和国外成熟的实验室抢成果了,基本都是给学校发几篇小文章充充门面,根本看不到拿到终身教职的那一天。你以为什么“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真的会给你很多钱?相信我不是的,你拿了这些钱之后学校给你的补助和资助就会相应减少,最后和没有这些称号的普通博士后/教师差不了太多。很多师兄师姐都是去一些国内的这类院校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被坑了,学校永远能钻到空子拿走你申请到的资助,要是你自己人脉不过硬或者拉不来钱最后的结果就是滚蛋。
第二,最前端的生物科研永远依赖师承关系和数学/计算机知识,还有运气,国内外都是如此。师承关系对生物科研来说非常重要,重要性甚至超过发表文章的数目(当然你要是确定自己一定能发独立一作或者一作第一位CNS当我没说)。而且现在尖端的生物对数学/计算机知识要求很高,大家都希望要具有计算机背景的学生,因为教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物情景很容易,让一个纯生物专业的学生学编程达到熟练程度几乎不可能。然而在科研过程中即使你个人能力再强也是要撞大运的,生物研究本身就不太讲道理,经常出现一些逻辑思维无法解释的东西(PCR没条带啦,分子克隆做不出来啦,表型不突出啦,实验重复不出来啦)。即使你飞速地顺利推进你的课题,也有可能半路杀出程咬金,抢发你的成果。举例:你是一个做植物的,你们组好不容易做出一个工作,想把工作好好完善一下做到下地生产,发一个大文章。结果在你们做下地生产的时候有一个组把上游的工作给发表了。。。再举例,这次新冠肺炎爆发,所有做病毒的实验室基本上都因此捞到了相关研究的大文章。你看他们现在发了大文章,通稿不断好像很风光是国家栋梁,但国家没大灾难的时候的那些博士生基本都要耗到6-7年才做出成果毕业,5年毕业是不可能的。
第三,科研周期长,细分专业多,想找到个稍微稳定的工作真的难。现在要想靠科研找到终身教职,最快的是4年本科+5年直博+2年博后+5年tenure,16年,如果18岁上大学那拿到终身教职就是34岁。问题是你能保证博士不延期/博后不延期/tenure的时候学生给力一次就顺利发出大文章吗?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拿到终身之前你完全不确定自己会在哪个省份哪个城市甚至哪个国家工作,那么你真的要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吗?家里人同意吗,经济上能支持吗?另外你以为学生物专业就可以药厂化妆品厂疾控中心随便投?想太多了,细分专业了解一下?化妆品公司只要化工系化学系生化检验方面;疾控中心只要生物统计生物信息病毒学药物学方面,药厂只要药理学毒理学方面。生物的细分专业太多了,学微生物发酵的和学脑科学的能找的工作真的完全不一样!
总结来说一句话:生物行业需要很多人去搬砖做重复性劳动,但是真的没那么多职位留给你。这个行业注定了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一辈子留在这个行业里,其他人都要迟早转行的。如果你满足以下条件:
对生物科研有所了解,甚至家里有一些人脉或者自己在高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在实验室中观摩/工作的经验;对某一个确定细节的科学问题有了解且有兴趣;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老人身体比较好未来十几年不愁养老还能给你补贴点钱;不反感熬夜工作,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英语实力。
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在兴趣的基础上考虑一下选择生物专业。否则关注关注新闻看看科普文章当个爱好就好了。
阴暗的说的太多了,我来讲一些我周围发展的不错的例子吧。
同学A,超级大学霸,在TOP2这种级别环境里照样是大学霸,而且不死读书,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一流。本科毕业之后以漂亮的科研成果和更漂亮的学分绩顺利地在申请季完成藤校通杀,最后挑了一个厉害的大学里厉害的导师读博去了,现在过得很辛苦也很开心。TA的例子告诉我:当一个天才很专注还很努力的时候,你追赶是没用的,一辈子都追不上的,TA就应该去做科研,祝她科研之路开心顺利。
师兄BCDE,创业先锋,都是学生会主席级别的厉害人物,抗压能力沟通能力一流,家里都比较富裕,自己性格喜欢冒险和奋斗。在各自导师支持的前提下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苏州/深圳/北京/天津落下了脚跟,现在虽然因为压力胖得没人形了但是成功完成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成就,正在大步迈向人生巅峰。
同学F,超级大学霸,之比A弱一点点,但是本身对科研没什么兴趣对职业选择也没什么目标,修了个经管类的双学位,最后在某教辅机构工作,辛苦是辛苦但是自己养活自己也算是过的悠闲自在。
当然了,我的同学们绝大多数还没博士毕业/还没博士后出站。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实验室一样几乎都能按时毕业的。
额其实写的乱七八糟的,基本上就是我下午编制考试失利之后崩溃的产物,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果老哥们有什么疑问/我有哪里没说明白欢迎回复,祝大家,尤其是高三要选专业的朋友们一切顺利,过上自己想过的小日子。
基本情况 ...
女,北京户口,TOP2生物本研,本科期间成绩不太好,研究生期间发的文章还不错。有TOP2的朋友看到这儿可能已经知道我是谁了,求别说,我现在很崩溃。
负能量爆棚的求职经历,慎点 ...
虽然本身科研做的还可以但是实验室气氛实在是有点不太行,实验室充满了奋斗逼,导师重男轻女严重,而且会认为TOP2本科直博的学生“不够努力”所以格外偏袒本科外校,尤其是不太好的学校的博士生。我在做第一个课题期间被师兄欺负的很厉害很厉害,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整个人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太好,和导师关系也变得有点尴尬,所以断了走科研路的心思。
自己本身很想去当高中老师,考了教师资格证。去年秋招面试了N多东西海的学校,只有十一给了笔试邀请,其他学校连简历初筛都没有过,打听了一下现在几乎只要博士和男生了。好不容易在郊区找了个高中愿意要我,结果签协议的时候又要扣押金又要扣本科毕业证,争取沟通无果只能妥协,而且纸版协议以保密为由没给我原件和复印件留底。考教师编制的时候表现得特别特别差,不知道是太紧张了还是真的没有复习到,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错了,完全没有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面试官也很无语。现在忐忑等编制中。如果没有编制真的还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在这个学校干,经过招聘过程感觉真的办事不正规,而且本身平台又没有XX附中那么大。
为了做两手准备现在还在继续找工作,但是已经没什么对口的机会了。非常非常绝望,如果过两天告诉我因为考编面试太差不给我编制了我可能真的会去干傻事,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绝望了。感觉自己从高三到现在的所有决定都是错的,因为兴趣选了生物系,因为本科成绩差不能选双学位和转系,因为觉得自己签了协议已经稳了只是简单准备了编制考试没有系统复习,以为高中知识掌握的很稳所以复习重心搞错了结果很基础很基础的问题因为紧张没有答对。现在我就是一个又懒又没本事还特别自大的傻逼。
自己本身很想去当高中老师,考了教师资格证。去年秋招面试了N多东西海的学校,只有十一给了笔试邀请,其他学校连简历初筛都没有过,打听了一下现在几乎只要博士和男生了。好不容易在郊区找了个高中愿意要我,结果签协议的时候又要扣押金又要扣本科毕业证,争取沟通无果只能妥协,而且纸版协议以保密为由没给我原件和复印件留底。考教师编制的时候表现得特别特别差,不知道是太紧张了还是真的没有复习到,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错了,完全没有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平,面试官也很无语。现在忐忑等编制中。如果没有编制真的还不知道要不要继续在这个学校干,经过招聘过程感觉真的办事不正规,而且本身平台又没有XX附中那么大。
为了做两手准备现在还在继续找工作,但是已经没什么对口的机会了。非常非常绝望,如果过两天告诉我因为考编面试太差不给我编制了我可能真的会去干傻事,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绝望了。感觉自己从高三到现在的所有决定都是错的,因为兴趣选了生物系,因为本科成绩差不能选双学位和转系,因为觉得自己签了协议已经稳了只是简单准备了编制考试没有系统复习,以为高中知识掌握的很稳所以复习重心搞错了结果很基础很基础的问题因为紧张没有答对。现在我就是一个又懒又没本事还特别自大的傻逼。
第一,生物是一个整体不追求,甚至不鼓励正常就业的专业。除非本科就很努力关注就业或者导师介绍给机会,否则你很难接触到社会上相关的就业信息,事实上我国也没有什么特别成熟,条件不错的尖端生物就业机会(不过好歹在发展)。如果你转行,对不起在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连对口专业找工作都越来越难,别人凭什么录取你一个专业不对口的人?更何况因为整体氛围很多生物系学生并没有像样的机会去实习。绝大多数人最后的结局是赶鸭子上架读博,做博后,做科研。然而现在在高校找教职就是天坑——首先重海归,歧视“土博”的风气非常严重。其次,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的都是tenure制,入职后6-10年内淘汰率非常非常高。很多不算发达的省份的二本院校给新教师开出的条件都是5-8年内发40-80分的SCI,否则滚蛋。要知道生物这么烧钱的一个领域,这些学校根本就提供不了像样的仪器平台,新教师上任组建实验室都很困难,更别提快速开展研究和国外成熟的实验室抢成果了,基本都是给学校发几篇小文章充充门面,根本看不到拿到终身教职的那一天。你以为什么“青年人才引进计划”真的会给你很多钱?相信我不是的,你拿了这些钱之后学校给你的补助和资助就会相应减少,最后和没有这些称号的普通博士后/教师差不了太多。很多师兄师姐都是去一些国内的这类院校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被坑了,学校永远能钻到空子拿走你申请到的资助,要是你自己人脉不过硬或者拉不来钱最后的结果就是滚蛋。
第二,最前端的生物科研永远依赖师承关系和数学/计算机知识,还有运气,国内外都是如此。师承关系对生物科研来说非常重要,重要性甚至超过发表文章的数目(当然你要是确定自己一定能发独立一作或者一作第一位CNS当我没说)。而且现在尖端的生物对数学/计算机知识要求很高,大家都希望要具有计算机背景的学生,因为教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生物情景很容易,让一个纯生物专业的学生学编程达到熟练程度几乎不可能。然而在科研过程中即使你个人能力再强也是要撞大运的,生物研究本身就不太讲道理,经常出现一些逻辑思维无法解释的东西(PCR没条带啦,分子克隆做不出来啦,表型不突出啦,实验重复不出来啦)。即使你飞速地顺利推进你的课题,也有可能半路杀出程咬金,抢发你的成果。举例:你是一个做植物的,你们组好不容易做出一个工作,想把工作好好完善一下做到下地生产,发一个大文章。结果在你们做下地生产的时候有一个组把上游的工作给发表了。。。再举例,这次新冠肺炎爆发,所有做病毒的实验室基本上都因此捞到了相关研究的大文章。你看他们现在发了大文章,通稿不断好像很风光是国家栋梁,但国家没大灾难的时候的那些博士生基本都要耗到6-7年才做出成果毕业,5年毕业是不可能的。
第三,科研周期长,细分专业多,想找到个稍微稳定的工作真的难。现在要想靠科研找到终身教职,最快的是4年本科+5年直博+2年博后+5年tenure,16年,如果18岁上大学那拿到终身教职就是34岁。问题是你能保证博士不延期/博后不延期/tenure的时候学生给力一次就顺利发出大文章吗?可能性几乎为零。在拿到终身之前你完全不确定自己会在哪个省份哪个城市甚至哪个国家工作,那么你真的要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吗?家里人同意吗,经济上能支持吗?另外你以为学生物专业就可以药厂化妆品厂疾控中心随便投?想太多了,细分专业了解一下?化妆品公司只要化工系化学系生化检验方面;疾控中心只要生物统计生物信息病毒学药物学方面,药厂只要药理学毒理学方面。生物的细分专业太多了,学微生物发酵的和学脑科学的能找的工作真的完全不一样!
总结来说一句话:生物行业需要很多人去搬砖做重复性劳动,但是真的没那么多职位留给你。这个行业注定了只有10%左右的学生能一辈子留在这个行业里,其他人都要迟早转行的。如果你满足以下条件:
对生物科研有所了解,甚至家里有一些人脉或者自己在高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在实验室中观摩/工作的经验;对某一个确定细节的科学问题有了解且有兴趣;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老人身体比较好未来十几年不愁养老还能给你补贴点钱;不反感熬夜工作,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和英语实力。
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在兴趣的基础上考虑一下选择生物专业。否则关注关注新闻看看科普文章当个爱好就好了。
阴暗的说的太多了,我来讲一些我周围发展的不错的例子吧。
同学A,超级大学霸,在TOP2这种级别环境里照样是大学霸,而且不死读书,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一流。本科毕业之后以漂亮的科研成果和更漂亮的学分绩顺利地在申请季完成藤校通杀,最后挑了一个厉害的大学里厉害的导师读博去了,现在过得很辛苦也很开心。TA的例子告诉我:当一个天才很专注还很努力的时候,你追赶是没用的,一辈子都追不上的,TA就应该去做科研,祝她科研之路开心顺利。
师兄BCDE,创业先锋,都是学生会主席级别的厉害人物,抗压能力沟通能力一流,家里都比较富裕,自己性格喜欢冒险和奋斗。在各自导师支持的前提下分别成立了自己的创业公司,经过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苏州/深圳/北京/天津落下了脚跟,现在虽然因为压力胖得没人形了但是成功完成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的成就,正在大步迈向人生巅峰。
同学F,超级大学霸,之比A弱一点点,但是本身对科研没什么兴趣对职业选择也没什么目标,修了个经管类的双学位,最后在某教辅机构工作,辛苦是辛苦但是自己养活自己也算是过的悠闲自在。
当然了,我的同学们绝大多数还没博士毕业/还没博士后出站。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实验室一样几乎都能按时毕业的。
额其实写的乱七八糟的,基本上就是我下午编制考试失利之后崩溃的产物,仅代表个人看法。如果老哥们有什么疑问/我有哪里没说明白欢迎回复,祝大家,尤其是高三要选专业的朋友们一切顺利,过上自己想过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