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寒士研究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2021-04-12T06:06:30+00:00

唐代寒士研究
董敏
[摘要]: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阶层之构成皆有其时代特征,这也体现着社会的演革与进步。本文试以唐代寒士为例,对此予以说明。唐代“寒士”的概念与南北朝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南北朝时期的寒士之“寒”是指其门第而言,即便是自谦或者被人贬低,也是就其门第而论;但是唐代寒士之“寒”的重心发生了转移,或指其家境贫困,或指其父祖官位并不高,两种情况都会被认为是“寒”的。至于“寒士”中所谓“士”在南北朝时期是狭义的,是指士族,而在唐代则是广义的“士”,是指的读书人。 从对两唐书中情况的统计来看,唐代一般寒士在人数上是超过士族寒士的,庶族在文化上的进步,士庶之间的文化差距已经淡化了,但是士族毕竟有着一定的优势,这导致了士族寒士在进士科中的优势,而一般寒士则更多的通过其他科目来进入仕途。从仕宦情况来看,唐代士族寒士也有一定优势,但较之南北朝时这种优势已然大大缩小,唐代一般寒士在仕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得益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这种制度上的变化,得益于各种样式的荐举,另外,还得益于社会各层对他们地位上升的认同,同时可能更得益于他们自己的努力与进取。当然,正是因为士族势力的衰落,才为一般寒士仕途上的进取提供的机会,这也是一般寒士地位上升的一个客观因素。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寒士比较集中的地方既是经济发达地区,又是原来旧士族聚居的地方,士族在我国文化传承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武则天时期大量通过科举进身的寒士得到了重用,这种官僚机构的新陈代谢对唐代后来近半个世纪的盛世打下了基础。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寒士处境的艺术写照
崔盼盼
[摘要]:元杂剧寒士发迹作品敷演了下层文人由穷困到富贵、由卑贱到显达的仕途发迹故事,是对寒士处境的艺术写照。这一类较为典型的杂剧,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但相关的整体研究并不多。本文将元代寒士发迹作品归入一个整体,对其内容、人物形象、情节艺术等进行研究。尤其是对寒士形象进行再解读,探讨创作者的思想内涵,以期客观而全面地把握该类杂剧。绪论部分首先对元杂剧寒士发迹戏做了界定,接下来介绍了该类杂剧作品的研究现状。根据对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把握,总结出研究元杂剧寒士发迹戏是有必要的。最后指出了寒士发迹戏的研究空间与意义。第一章研究寒士发迹戏的内容。首先探讨寒士发迹戏的内容改编问题,从“故事背景元代化”、“故事情节虚构化”、“人物性格模式化”三方面比较本事和戏剧异同,对戏剧改编做了探讨。其次分类分析了功名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得出功名决定婚姻的结论。最后探讨了寒士发迹戏主题的多样化。本章的分析亦为下文的深入研究做铺垫。第二章主要进行形象研究,对发迹戏中的寒士形象进行了再解读。第一节概述学者们对寒士形象的分析与评价;第二节从“热衷发迹而无关家国的价值观”与寒士的“投靠意识与软弱性格”两方面对寒士形象进行了解读:第三节探讨了寒士发迹戏中寒士形象形成的原因以及价值。通过对寒士形象的再解读,可以更加客观而全面地把握发迹戏中塑造的寒士形象,体会寒士戏的价值,这是本文的重点研究所在。第三章对元杂剧寒士发迹戏的情节艺术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寒士的发迹途径总结寒士们的发迹模式,从中体会创作者的内心渴望。其次,研究了寒士发迹戏中共有的一个典型情节——“明辱暗助”,对戏剧中这一情节处理手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寒士发迹戏的戏剧冲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其在冲突调和上存在的一些矛盾和缺陷之处。结语部分简单分析了此类杂剧作品较多的原因,接着对本文所探讨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研究成果,并说明文章中存在的不足与可拓展研究的问题。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南宋后期寒士词人群研究
刘宝侠
[摘要]: 南宋后期词坛上,涌现出一大批寒士词人。这些词人一生未第未仕,在仕途和经济方面,都处于比较寒窘的境况之中。本文即以这一词人群作为研究的对象,探求其词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文人心态和审美风貌。 就文人心态而言,本文主要剖析了南宋后期寒士词中所突出表现的三类心理意识:浪迹江湖无所归依的客居意识;慷慨激愤与哀婉缠绵并行的忧国意识;寄情于山林放情于烟霞的隐逸意识。当然,不管是何种意识都难掩时代的“衰气”。 就审美风貌而言,本文主要从南宋雅俗文化并立的文化背景出发,着重论析了南宋后期寒士词中所呈现的如下三类风貌:雅文化影响下寒士词雅的风貌;俗文化渗透下寒士词俗的风貌;雅俗文化共同观照下寒士词“俗乎其旨,雅乎其表”的雅俗融通的混合型审美风貌。 合而言之,南宋后期寒士词人群是两宋词坛上一个比较独特而又复杂的流派。本文以其词作作为研究的文本载体,紧扣其特定的社会地位和时代背景进行深入论析,阐述这一群体独特的文人心态和审美风貌,进而揭示其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chloe D. Afton💙-avatar

💙chloe D. Afton💙

这是我今天第二次看到“寒士”贴了。。。。
jjluvsisa<3-avatar

jjluvsisa<3

我日,这事直接贴的论文摘要吗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昨天我引用了伟人语录你们不服,那我今天就引用点学术论文吧(虽然都是水论文)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quote][pid=508403106,26356180,1]Reply[/pid] Post by [uid=14748670]micheal657652[/uid] (2021-04-16 14:08):

我日,这事直接贴的论文摘要吗[/quote]咱们正本清源 好好聊聊寒士是什么
TEKDTA-avatar

TEKDTA

有没有前情提要
BULVYE-avatar

BULVYE

有无前情提要[s:ac:哭笑]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quote][pid=508403331,26356180,1]Reply[/pid] Post by [uid=40632783]ScorpioCh[/uid] (2021-04-16 14:09):

有没有前情提要[/quote][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6340183[/url]
Čყαñîđę ︻デ═一[BØŢ]-avatar

Čყαñîđę ︻デ═一[BØŢ]

讲得都不错[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d27520ef.png[/img]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quote][pid=508403460,263561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513014]坐数寒星[/uid] (2021-04-16 14:10):

有无前情提要[s:ac:哭笑][/quote][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6340183[/url]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非他么说寒士能指老百姓,那咱们就看看到底谁是文盲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蒲松龄的寒士际遇与《聊斋志异》中的寒士画像
张晓靖
[摘要]:蒲松龄称《聊斋志异》是一部“孤愤之书”,这就决定了抒写情思是它的主要目的,因而,蒲松龄的个人形象就成为读者解读这部小说的重要切入点。蒲松龄是中国封建社会末世落魄文人的典型代表,他终生都在为科举功名和家人生计忙碌奔波。科举的蹉跎不遇,使他无力改变自己身为一介寂寞失意的下层寒士的悲凉命运;经济的贫寒窘迫,使他不得不靠设帐坐馆维持生计;社会地位的卑下,使他饱受世态炎凉的折磨。但是,贫穷的生活、卑屈的地位,却塑造了他磊落脱俗的高尚品节和激扬傲世的率真个性。寒士,是《聊斋志异》男性形象的主体,是蒲松龄人生追求的种种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寒士阶层的深切同情相凝结的产物。蒲松龄在撰写这类作品时,用不着以“集腋成裘”的方式收集资料,凭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沉的情感体验就足以进行创造性想象了。在创作这些形象时,蒲松龄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完全移注到这些客观形象之中,通过对这些不幸士子的境遇与感受的描写,宣泄自己积郁于心的满腔愤懑,故《聊斋志异》中那些描写失意寒士生活、精神题材的作品,多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都是作者本身的生活遭际和情感体验在小说中的投射。作者在“按照自己的肖像”塑造这些灰色形象时,充满着自怜、自悲、自恋的情绪。并且,这些形象主观上表现为蒲松龄做为失意寒士的一种自我抒解,客观上则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末世寒士阶层生存状况的现实画卷。一股带有时代与社会特征的感伤情调弥漫于整部作品之中。
Lv130kshaksha-avatar

Lv130kshaksha

我比较倾向于相信杜甫说的寒士是指贫下中农
这基于他平时的为人做派得
Itzvinh-avatar

Itzvinh

nga图一乐就完了,你还真搁着辩经啊,不会吧不会吧,快看这里有个老实人,我们一起欺负他[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
101pro-avatar

101pro

[quote][pid=508403106,26356180,1]Reply[/pid] Post by [uid=14748670]micheal657652[/uid] (2021-04-16 14:08):

我日,这事直接贴的论文摘要吗[/quote]几方口水仗相互不能说服,上权威解读也是一有效的解决方法啊。当然把法律原文拍脸上仍然还死不承认的打滚派仍然存在。
TEKDTA-avatar

TEKDTA

[quote][pid=508403537,26356180,1]Reply[/pid] Post by [uid=62485575]清都无我-策梦侯[/uid] (2021-04-16 14:10):

[url]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6340183[/url][/quote]这个问题看你怎么断句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天下寒士才几多?老百姓又多少?谁才需得广厦千万?从现实主义讲,杜甫不一定有那个觉悟,从浪漫主义讲,杜甫有没有这个觉悟不重要。
Эliжiг!-avatar

Эliжiг!

我就不找门阀制度鼎盛的魏晋了
abbytapple-avatar

abbytapple

快进到“穷读书的代表不了所有人穷苦百姓,对寒士的悲悯不代表对广大农民的悲悯,杜甫说到底还是个无大义短视野的封建阶级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