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rolysis
2020-12-29T14:06:35+00:00
“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勉农而不偷。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则草必垦矣。”出自《商君书·垦令》,意思是说“ 不要用务农以外的因素来衡量给某些人封官晋爵,那样百姓就不会看重学问,也不会轻视农业,百姓不认为有学问尊贵,就会愚笨,百姓愚笨无见识,就不会到外国交游。百姓不到外国交游,那国家就没有危险。农民不轻视农业,就会努力生产而不偷懒。国家没有危险,农民尽力从事农业生产不偷懒,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
这篇给我的感觉是商君认为务农是国家经济生活唯一的核心,为了让国民务农最好让有意让国民都很蠢。可我奇怪的是蠢人不能发展农业技术,也务不好农。而且有一部纪录片叫《复活的军团》,里面讲到的秦军的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标准化生产水平都很高,也不知道这些创新都是什么人在什么体制下发明的。我觉得靠愚民政策应该想不出这样的技术和制度创新。而且就后来看,这似乎也是李约瑟之谜的一个答案——刻意愚民加之以农业经济为绝对核心的政策传统让中国长期以来不能摆脱农业经济而进入工业社会。
其实就是高度分工化,民众没有自发组织管理的能力,只能依附政府,现代企业不也是高度流水线作业,防止偷师学艺,也提高效率,一辈子只干一件事,说来不就是之前日本吹的工匠精神吗[s:ac:偷笑]
就是类似于高度军事化管理,也可以说是没把老百姓当人看,
这大概也是暴秦十几年就完蛋的原因之一吧。
[quote][pid=482609191,24968823,1]Reply[/pid] Post by [uid=62432830]欧盛别封我号[/uid] (2021-01-04 22:17):
所以山东六国骂秦国是虎狼暴秦,没有一国效仿商鞅[/quote]变法可不是秦国开的头,法经可也不是商鞅原创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感觉异曲同工。
就是那种老子说了一堆空话,商鞅把理论应用到了实际并阐述了具体如何操作的感觉[s:ac:哭笑]
由此可见,法家都是实干家[s:a2:doge]
不愧是商鞅,眼光毒辣,愚民政策确实有远见。毕竟做题家哪里有淳朴的农民有价值
友情提示,我国封建制度的起点是秦始皇,之前属于奴隶制时期
[quote][pid=482609970,24968823,1]Reply[/pid] Post by [uid=34379124]sevenwdj[/uid] (2021-01-04 22:21):
变法可不是秦国开的头,法经可也不是商鞅原创[/quote]可其他国家变法没有商鞅这么严苛,且未必能坚持下来。吴起不就是个例子么。
现代的话说就是老实在出生地待着让干嘛就干嘛,学太多不好管。
这就跟美国的快乐教育是一样的,红脖子开party看电视就行,开发技术赚大钱这种事自然有从小苦读的精英后代去干。
农民虽然除了种地啥都不懂,他们把税交了就回家享受安乐生活好了,工匠、军官这种技术性的活儿自然有贵族家眷去做。
这种社会构成是很稳定的,也很有战斗力,不要小看商鞅,他的理论指导着秦国1v6还碾压了。
让干嘛就干嘛,几代人做一件事
这放隔壁不就是工匠精神吗?
其实就是战国版军国主义,老百姓要么玩命种地搞生产,要么玩命打仗没有别的选择。依靠不断的对外战争封地支持军队维持社会流动性。六国没了瞬间就爆炸了[s:ac:茶][s:ac:茶]
这么厉害的东西不也是六国的时候出来的么,后世实行的也是这套,也没见就强横无匹了.
无非还是时也,势也.
对于他那个年代这个方法就是最优解
你大力发展读书,谁去种地,没有粮食造成饥荒,国本都动摇。
生产力上来了,大规模读书才有意义
人家不让民众读书和出国,是为了让大家缺乏见识。
可人家并不是不重视农业技术,大家都一门心思在农活上,总能搞出好工具和好办法吧。
哪里像现在,大家在工厂都是流水线,工人有小发明谁收购?谁实现?没利益,工人干嘛去创新?
更别说现在的码农,很多自己都自嘲,只要会ctrl+c 和v就行,根本不需要自己去开发啥,就是搜点东西拿来用。。就这样都给这么高工资。🐒 这要是会自己开发不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