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阳之战孙权撤军的原因

Cent-avatar

Cent

2020-05-04T01:44:54+00:00

石阳之战作为曹丕死后东吴蜀汉方面的第一次北伐,整场战斗突出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孙权主力进攻的石阳,孙权进攻二十多天就忽然选择撤军,由于三国志忽略了一个细节,这件事情的原因要几百年后才算搞清楚。

首先原版三国志文聘传对于石阳之战的描述很简单

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於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馀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

描写很简单但基本符合吴国方面的记载,唯一一点是没解释为什么二十多天就撤军

然后裴注三国志引用了魏略里的另一个版本的石阳之战

魏略曰:孙权尝自将数万众卒至。时大雨,城栅崩坏,人民散在田野,未及补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曰:"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魏略此语,与本传反。

魏略版文聘是用空城计使孙权疑心有援军导致孙权撤退,裴松之认为这段和本传的说法完全不同但是没有直接驳斥魏略的说法有问题

下面是结论,孙权撤军的原因是他明确知道有援军在向江夏移动,而不是疑有援军,并且孙权在晚上发现了这批“援军”在空降江夏后果断决定撤退

石阳之战孙权方面的部署是西线诸葛瑾进攻襄阳牵制宛城司马懿的主力,东线寻阳佯攻牵制曹休的扬州都督区部队,以孙奂为前锋迂回到石阳后方切断淮道,作为预警阵地,因此孙权方面对于是否有援军是一清二楚的,而三国志之所以写的让人搞不清楚是因为三国志里没写魏国方面有援军,只有荀禹劳军部队千人和江夏当地临时调集的部队,而荀禹的人在孙权进攻石阳前已在江夏境内(这点孙权是不知道的)

八月,孙权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朝议欲发兵救之,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船陆攻者,几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持,夫攻守势倍,终不敢久也”先时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禹到,於江夏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乘山举火,权退走。

从明帝纪来看魏国方面是没有发兵的,但是请注意这里说的发兵指的是发中军救援,江夏郡隶属于司马懿所掌管的荆豫都督区,司马懿是守土有责的不需要任何诏令就可以发兵救援,但是这里又出了一个问题,明帝纪后面只写了司马懿在襄阳击退诸葛瑾,其实是陈寿写的过于简略,实际司马懿的第一行军目标就是江夏

及孙权围江夏,遣其将诸葛瑾、张霸并攻襄阳,帝督诸军讨权,走之。进击,败瑾,斩霸,并首级千馀。

晋书宣帝纪把司马懿的动向写的非常清楚,先江夏后襄阳,只不过对孙权司马懿没有直接与其交战,因此没有战斗记录,三国志只记载了有战斗记录的击败诸葛瑾的战役。

到这里为止孙权撤军的原因其实已经很清楚了,事实上孙奂在前线的阵地侦查到了司马懿没有中声东击西之计而是直奔江夏而来,孙权此时已有撤军的打算,但是因为司马懿大军还远孙权准备再打一会儿,但是有一天晚上荀禹的劳军部队突然在山上点火让孙权大惊以为司马懿神兵天降已经抵达石阳,因此吴军在夜晚紧急撤退,这也是潘璋殿后部队出现混乱的原因,随后就是文聘乘乱出击,朱然回军稳定殿后部队这些剧情了,总而言之魏略记载的文聘空城计退敌在多方记载面前就显得非常不可信了。
Kiwi!!-avatar

Kiwi!!

好帖子顶一哈
ao-avatar

ao

帖子写的太周全没人讨论的,你这正着反着的全说了我们能说什么[s:ac:汗]
[OG] Shisoka Endo-avatar

[OG] Shisoka Endo

好帖
紫薯布丁
PokePowerDK-avatar

PokePowerDK

感谢分享,文聘是个能人啊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avatar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

这有一个问题,既然孙权围江夏,并且知道司马懿冲着他来了,
为啥他撤了,诸葛瑾和张霸在襄阳不撤?
如果司马懿确实到了江夏附近,等孙权撤退,他再想回去攻诸葛瑾也来不及了。
Cent-avatar

Cent

[quote][pid=420628005,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0:18):

这有一个问题,既然孙权围江夏,并且知道司马懿冲着他来了,
为啥他撤了,诸葛瑾和张霸在襄阳不撤?
如果司马懿确实到了江夏附近,等孙权撤退,他再想回去攻诸葛瑾也来不及了。[/quote]司马懿还在路上孙权就撤退了,司马懿具体停在哪个点没人知道,襄阳到江夏最近的路是走汉水,信使不可能走这条路,孙权要诸葛瑾撤军,只能从夏口到江陵,再从江陵到襄阳前线,而司马懿是从宛城南下的,半路回军进攻襄阳反而比较近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avatar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

[quote][pid=420628610,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8053464]血么了[/uid] (2020-05-10 10:21):

司马懿还在路上孙权就撤退了,司马懿具体停在哪个点没人知道,襄阳到江夏最近的路是走汉水,信使不可能走这条路,孙权要诸葛瑾撤军,只能从夏口到江陵,再从江陵到襄阳前线,而司马懿是从宛城南下的,半路回军进攻襄阳反而比较近[/quote]这边孙权围住石阳,那边诸葛瑾能攻襄阳,汉水肯定被吴国控制住了。
信使必然会走水路。当年关羽北伐都用船,吴国怎么会不用船?
司马懿要是从宛城南下,那襄阳的吴军掌握他的动向可比远在石阳的孙权方便多了。
而且说白了,如果孙权知道有司马懿,然后连司马懿在哪都没弄清楚自己就撤了,那不就是把诸葛瑾卖了么。
Cent-avatar

Cent

[quote][pid=420630682,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0:31):

这边孙权围住石阳,那边诸葛瑾能攻襄阳,汉水肯定被吴国控制住了。
信使必然会走水路。当年关羽北伐都用船,吴国怎么会不用船?
司马懿要是从宛城南下,那襄阳的吴军掌握他的动向可比远在石阳的孙权方便多了。
而且说白了,如果孙权知道有司马懿,然后连司马懿在哪都没弄清楚自己就撤了,那不就是把诸葛瑾卖了么。[/quote]襄阳在汉水以南的,江陵进攻襄阳并不需要绑定走水路,关羽走水路是因为他要同时进攻襄阳和樊城这两座隔汉水对望的城市,诸葛瑾这一路并不是真的要打下襄阳,在襄阳施加压力吸引司马懿即可,两者的目的有根本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Candy_Man_That_Can-avatar

Candy_Man_That_Can

三国演义里东吴就没想过打出去,一门心思偏安东南。即便赤壁的时候,下面的人也都不想打,何况后面那样安逸的局面更不可能去打了。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avatar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

[quote][pid=420631507,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8053464]血么了[/uid] (2020-05-10 10:34):

襄阳在汉水以南的,江陵进攻襄阳并不需要绑定走水路,关羽走水路是因为他要同时进攻襄阳和樊城这两座隔汉水对望的城市,诸葛瑾这一路并不是真的要打下襄阳,在襄阳施加压力吸引司马懿即可,两者的目的有根本的不同不可混为一谈,诸葛瑾这一路一直在汉水以南的怎么掌握宛城司马懿的动向?[/quote]诸葛亮北伐还要走水路运粮,吴国有汉水为啥不利用。吴军只要控制汉水,往汉水以北派遣斥候那不是很正常的?
既然诸葛瑾是要吸引司马懿,然后孙权又知道司马没被吸引,那诸葛瑾不就失败了么。他还留在襄阳干啥?而且宛城也在汉水北面,孙权怎么知道司马懿冲着他来?
Cent-avatar

Cent

[quote][pid=420633202,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0:42):

诸葛亮北伐还要走水路运粮,吴国有汉水为啥不利用。吴军只要控制汉水,往汉水以北派遣斥候那不是很正常的?
既然诸葛瑾是要吸引司马懿,然后孙权又知道司马没被吸引,那诸葛瑾不就失败了么。他还留在襄阳干啥?而且宛城也在汉水北面,孙权怎么知道司马懿冲着他来?[/quote]我发现你很搞笑,如果有水路就一定要走的话,为什么诸葛亮不去一直走陈仓道,陈仓道作为水运条件最好的路为什么诸葛亮只走过一次?控制汉水的部队成本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我打石阳要控制汉水干嘛,夏口堵住汉水和长江交界处就行了
Cent-avatar

Cent

[quote][pid=420633202,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0:42):

诸葛亮北伐还要走水路运粮,吴国有汉水为啥不利用。吴军只要控制汉水,往汉水以北派遣斥候那不是很正常的?
既然诸葛瑾是要吸引司马懿,然后孙权又知道司马没被吸引,那诸葛瑾不就失败了么。他还留在襄阳干啥?而且宛城也在汉水北面,孙权怎么知道司马懿冲着他来?[/quote]如果司马懿朝孙权这面来了,说明诸葛瑾这一路没有魏国援军,而当时的襄阳是新建的城防能力不如以前,诸葛瑾呆在前线说不定能打下来,不需要立刻撤军,导致孙权没能及时通知诸葛瑾撤军的原因是荀禹晚上点火,孙权仓皇撤退,司马懿走到一半转移目标进攻襄阳,这我说的还不明白?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avatar

Ⱨ₳₵Ⱨł ɎØɄⱤ ₴Ɇ₦₱₳ł 先輩のハチ

[quote][pid=420634600,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8053464]血么了[/uid] (2020-05-10 10:48):

如果司马懿朝孙权这面来了,说明诸葛瑾这一路没有魏国援军,而当时的襄阳是新建的城防能力不如以前,诸葛瑾呆在前线说不定能打下来,不需要立刻撤军,导致孙权没能及时通知诸葛瑾撤军的原因是荀禹晚上点火,孙权仓皇撤退,司马懿走到一半转移目标进攻襄阳,这我说的还不明白?[/quote]对呀,本来计划襄阳牵制,江夏主攻,结果人家司马懿没上当,直奔江夏。
那诸葛瑾不撤退,不就是变成了襄阳主攻,江夏牵制么。结果孙权连人家主力都没看到,自己就跑了,把诸葛瑾卖了,这锅他不得背好了?
Cent-avatar

Cent

[quote][pid=420641113,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1:14):

对呀,本来计划襄阳牵制,江夏主攻,结果人家司马懿没上当,直奔江夏。
那诸葛瑾不撤退,不就是变成了襄阳主攻,江夏牵制么。结果孙权连人家主力都没看到,自己就跑了,把诸葛瑾卖了,这锅他不得背好了?[/quote]他本来就要背锅,孙权的问题就是太贪了,原本司马懿奔着他来说明他的计谋已经失败,但是他还想再拖拖,结果荀禹晚上放火导致孙权仓皇撤退,孙权撤退司马懿自然没有继续去江夏的理由,转头就去了襄阳,我感觉我写的还是挺清楚的,你是怎么产生这种误解的
CT-4828-avatar

CT-4828

干货太多无法开口,给大佬点赞吧[s:ac:吻]
CT-4828-avatar

CT-4828

[quote][pid=420628005,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0:18):

这有一个问题,既然孙权围江夏,并且知道司马懿冲着他来了,
为啥他撤了,诸葛瑾和张霸在襄阳不撤?
如果司马懿确实到了江夏附近,等孙权撤退,他再想回去攻诸葛瑾也来不及了。[/quote]古代战场没有无线电,战场通讯很麻烦的,襄阳在汉水以南,魏军完全可以在汉水以北行军赶往江夏
CT-4828-avatar

CT-4828

[quote][pid=420630682,21684060,1]Reply[/pid] Post by [uid=1175924]liuliu40[/uid] (2020-05-10 10:31):

这边孙权围住石阳,那边诸葛瑾能攻襄阳,汉水肯定被吴国控制住了。
信使必然会走水路。当年关羽北伐都用船,吴国怎么会不用船?
司马懿要是从宛城南下,那襄阳的吴军掌握他的动向可比远在石阳的孙权方便多了。
而且说白了,如果孙权知道有司马懿,然后连司马懿在哪都没弄清楚自己就撤了,那不就是把诸葛瑾卖了么。[/quote]吴军攻击襄阳很可能是从江陵走陆路的,汉水中游当时还有很多魏军据点,吴军水军无法直接攻击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