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献学] 第一期 《三国志》版本流传问题及“史书”的选购方式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2022-06-20T05:28:55+00:00

[中国古代文献学] 第一期 《三国志》版本流传问题及“史书”的选购方式
[quote]前言
看到了隔壁书区有个帖子在讨论[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32389444]诗经买啥版本呀[/url],讨论古籍购买版本的问题,不过讲得也不太够全面,所以先借着我最熟的《三国志》入手(因为都有现成内容了不用现编),来说说古籍的版本问题以及选购的一些注意事项。所用的材料基本都是手敲,水平有限敬请见谅。

 [/quote] 
[quote] 
往期文章

之前也很 认真 地水了不少相关的文章,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31494407][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杂谈系列] 第一期 明初的赋役制度[/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31550529][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杂谈系列] 第二期 均徭法和均平法改革[/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32191845][水一下] 核心竞争力、优点、与爱好——社会认同与自我评价的割裂[/url]
[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32365107][中国古代文献学]“汉献帝诸葛亮说”考据[/url]

 [/quote] 
[quote]
一、三国志版本流传过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elgiZhT3cSzk-k0.jpg[/img]
简单来说,“版本”这一说法是从由版刻开始才存在的,之前古籍的传播都是手抄的形式,也无所谓“版本”这一说法。从宋代开始流行雕版印刷以后,书籍通过了定版,才存在所谓“版本”的这一说法。因此讨论版本问题,基本都是从北宋开始讨论。其次,从方法论而言,“版本”的讨论最好是从近到晚去追溯源流。因此,从下图来看,本文基本是从《三国志》目前两个重要的定版,中华书局标点本(竖版繁体)和岳麓书局(吴金华校对版)两个出发,去追溯《三国志》版本产生的源流。《三国志》最早的刻本是北宋咸平六年国子监刻本,不过现在已经流失了,但从版本发展的角度看,后世的《三国志》基本都是从北宋监本开始流传,我们还是需要把北宋监本的《三国志》放在一个核心的点上去看待。
北宋监本后产生了两个重要的体系,衢州本和建(阳)本两个体系。衢州本后来发展成了明代监本和汲古阁本两个重要的线索,成为了明清时期《三国志》版本的主流。到了民国年间,最重要是百衲本《三国志》的修订。百衲本《三国志》为衢州本与建刻本的合本,前三卷为衢州本,为涵芬楼旧藏,刻、印俱精,为衢州本中最好的本子,其余为建刻本。所以反而从书籍发展传承角度而言,百衲本《三国志》相对于明清的版本,更接近北宋监本。在建国以后,标点本的需求出现,催生出了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陈乃乾校点)及岳麓书社本(2002年吴金华校点)。从这两本标点本质量而言,中华书局标点本因为修订时间早,很多工作规范还没形成现代模式,其实质量有待商榷,之后在谈《三国志·诸葛亮传》也会谈到这个问题。吴金华先生也是《三国志》研究的大家了,著有《三国志从考》、《三国志校诂》,在《三国志》文献相关研究有口皆碑。因此,个人比较推荐的是岳麓本(2002年吴金华校点)。以下部分为各版本详细介绍。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k6b1ZtT3cSzk-k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j1inZiT3cSzk-k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bbisZ12T3cSzk-k0.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dnzjZnT3cSzk-k0.jpg[/img]

 [/quote][quote]
二、目前所能看到的《三国志》版本及选购推荐

1、岳麓书社本
岳麓书社本主要分为两个本子一个是2002年吴金华先生校对的,一个是近年新出的。从我后面在《诸葛亮传》中做的校对以及书籍前言可以看出,这两个本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建议大家尽量买吴金华先生的一版,吴金华先生的版本校勘记是最详细的,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b9anZaT3cSlb-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k6cvZlT3cSsg-lb.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k3v0ZlT3cSsg-lb.jpg.thumb.jpg[/img]
岳麓书社吴金华本(2002年)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6qwZfT3cSlb-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g0wwZdT3cSlb-sg.jpg.thumb.jpg[/img]
岳麓书社简体本(2017年)

2、中华书局本
中华书局的本子之多,难以赘述,主要讨论的是绿皮封面的繁体竖行和简体本。繁体竖行是1959年陈乃乾校对的,但是目前看到是1982年的第2版。按道理应该是59年和82年的是一个版本(59年的找不到),只是做了少量修改。但新的(21年印刷)的82年本,跟最早的82年本还是有微妙的区别,例如把陈乃乾的名字去掉了(可能因为本书是集体编修的缘故吧)。简体本的话则是另外一个体系,也没说是哪位大家所修,但从我曾经校对过的内容而言,确实跟繁体本不大一致。相对而言,比较推荐繁体竖行标点本(毕竟有校勘记)。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1912K28T1kShg-n9.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dyurZbT1kShf-n9.jpg.thumb.jpg[/img]
1959年陈乃乾本1982年版早期印刷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1x9fZiT3cSlb-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g77fZjT3cSlc-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edfuZbT3cSlb-sg.jpg.thumb.jpg[/img]
1959年陈乃乾本1982年版最新印刷版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knp7ZnT3cSlb-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2rlkZdT3cSlb-sg.jpg.thumb.jpg[/img]
2006年简体本
 [/quote] 
[quote]
3、其他版本
最后说一说一部分偏向古籍的版本一个是百衲本,另一个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出的宋本《三国志》。宋本《三国志》我只是稍微看过一下,印刷质量挺好,但没校对过不敢评论。百衲本的话,上面也说了,从本子上来说质量很接近北宋监本,但是因为印刷时代问题,都印得比较挤(还没标点),所以看起来比较丑陋。不过还是版本问题,作为一个我们能简单接触到的宋本《三国志》还是很支持收藏一本的。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7bi8ZqT3cSlc-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dpdmZdT3cSlc-sg.jpg.thumb.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7rqzZyT3cSsg-lb.jpg.thumb.jpg[/img]
百衲本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4urlK1eT1kSdw-dw.jpg[/img]
宋本《三国志》(因为没买,只能放图了)
[/quote] 
[quote]

三、《三国志》研究相关著作及总结

当大家需要去了解一些更加细致的问题时候,可以看以下的著作。《三国志》的注解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因此成果还是相当的丰富,可以参考的资料也是不少。其中尤其以吴金华先生的成果尤为丰富。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exjuZ11T3cSzk-k0.jpg[/img]

总结
《三国志》市面上的版本尤其之多,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的。从日常阅读推荐的话,最理想是吴金华先生的版本,虽然绝版很久了,但是旧书店的价格还是不贵可以入手,其次则是中华书局繁体本。这里其实也有一个比较反常识的地方,就是一般而言二十四史都是比较推荐买中华书局的繁体本的。但实际上在《三国志》方面,还是岳麓书社的吴金华先生版本相对更加优秀。中间其实也贯穿了一个道理,就是大家也不要太神化中华书局版本的质量。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的修订都是上世纪建国初的事情了,版本学的发展和现在存在着代差,所以即便是名家编修,也会存在很多问题。目前中华书局的新二十四史编撰工作也开展很多年了,我们也可以稍稍期待一下新版。(但至于什么时候能出版,就是个未知数了)。至于各种简体本(包括中华书局自己出的),则不太推荐,我是极度怀疑其中的编修者的水平以及成品的质量。然后,从文献的角度推荐买百衲本,这个是最接近北宋监本的,但是阅读有一定门槛(没标点符号,字太小),大家可以看情况购买(但也不贵,买也不会亏。)。
最后再发一张《三国志》全家福收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21/njQ2q-gnl4ZlT3cSsg-lc.jpg[/img]
[/quote][quote]
参考书目
1:[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2:[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百衲本《三国志》,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
3:[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4:[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三国志》:图文珍藏本,长沙:岳麓书社,2017年
6:刘奉文,《三国志版本的诸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7:黄缨:《前四史版本流传述略》,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年1期
8:舒和新:《三朝本《三国志》版本略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4期
9:刘奉文:《卢弼 <三国志集解>所据底本考辨》,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2期
10:梅铮铮:《明毛氏汲古阁原刊本《三国志》的征集与价值》,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1: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12:[晋]陈寿 撰/[宋]裴松之 注/卢弼 集解/钱剑夫 整理:《三国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quote]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应该把大部分小问题修复好了(泥潭排版太麻烦了,基本都是现成材料排完版人都快死了)
Supertoad-avatar

Supertoad

为什么这么好的帖子没人看。。强力支持楼主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quote][pid=619682829,32402304,1]Reply[/pid] Post by [uid=15465970]Nortia[/uid] (2022-06-21 14:37):

为什么这么好的帖子没人看。。强力支持楼主[/quote](这种纯考据的是又长又臭的[s:a2:大哭])课上这堆东西都讲了一个小时了,没人看正常。[s:ac:哭1][s:ac:哭1]
sertra-avatar

sertra

lz好强[s:ac:瞎]就是nga的排版看的好累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quote][pid=619683711,32402304,1]Reply[/pid] Post by [uid=61352446]lan523521[/uid] (2022-06-21 14:41):

lz好强[s:ac:瞎]就是nga的排版看的好累[/quote](我晚上回去再看看排版,泥潭排版我搞了那么多年还没能真正理解)。这种质量其实也就一般般,平时课上师兄师姐做的报告都比我好多了[s:ac:哭1]
CrimsonAce-avatar

CrimsonAce

手机看起来排版好奇怪,学习了。
XaelNedar-avatar

XaelNedar

[quote][pid=619682829,32402304,1]Reply[/pid] Post by [uid=15465970]Nortia[/uid] (2022-06-21 14:37):

为什么这么好的帖子没人看。。强力支持楼主[/quote]不是文史方向研究生往上的人基本上不会看这贴。。。
ch34-avatar

ch34

老哥强啊老哥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quote][pid=619690657,32402304,1]Reply[/pid] Post by [uid=185569]akbaby[/uid] (2022-06-21 15:10):

不是文史方向研究生往上的人基本上不会看这贴。。。[/quote](所以我还现编了点购书推荐,要不然大家看了没啥用[s:a2:哭])
bwhasten-avatar

bwhasten

666,好帖顶
DEMONTIME-avatar

DEMONTIME

其实我之前也追过一段时间原版(不过不是三国志这本),后来突然醒悟,其实没啥原版。就算真给你找到几百年前作者手书也许某个段落还不如作者作废的草稿,甚至作者最终定版也有可能会有错别字。跟还是不跟[s:ac:晕]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quote][pid=619695582,32402304,1]Reply[/pid] Post by [uid=39588672]喋血狂飙张铁柱[/uid] (2022-06-21 15:30):

其实我之前也追过一段时间原版(不过不是三国志这本),后来突然醒悟,其实没啥原版。就算真给你找到几百年前作者手书也许某个段落还不如作者作废的草稿,甚至作者最终定版也有可能会有错别字。跟还是不跟[s:ac:晕][/quote]以北宋为分界线看吧,北宋以前的书,能看多早是多早的。北宋以后的书,因为要版刻,所以会有很明确的“初版”,“原版”的概念,理论上是可以找到原本的。
Miyamura-avatar

Miyamura

顶老哥一下!
godtear-avatar

godtear

顶,支持技术帖
Slayuh-avatar

Slayuh

好贴啊这是[s:a2:干杯],收藏起来慢慢看~
BridgeTrollDave-avatar

BridgeTrollDave

我挺喜欢中华书局简装繁体二十四史版本的,好翻看着也方便舒服,精装版翻翻书皮已经脱线了。。。。。
Astronymous_EU-avatar

Astronymous_EU

[quote][pid=619713688,32402304,1]Reply[/pid] Post by [uid=332734]鬼殇[/uid] (2022-06-21 16:42):

我挺喜欢中华书局简装繁体二十四史版本的,好翻看着也方便舒服,精装版翻翻书皮已经脱线了。。。。。[/quote]传说中,简装版和精装版内容也不一样。
Nuilfis-avatar

Nuilfis

资瓷一下[s:ac:赞同]
Jhaeva-avatar

Jhaeva

支持,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