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问题的本质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chap-avatar

chap

2020-09-29T01:18:46+00:00

小学是初中的基础。排除极少数没有学习能力的学生,小学是不存在“生源”这个问题的。然而,郊区县城往往没有“好小学”。
当前,三四线城市城区,郊区,县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种资源高度集中在中心城区。体现在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工资方面,城区学校教师工资往往高于其他地区。优秀教师不愿意在郊区县城落户生活,所以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高度集中在城区。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均衡分布,前提是大幅缩小城区和郊区,城区和县城之间发展水平差距。实现这一前提,保守估计还需要50年。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优秀教师,如果教师工资待遇差距不大,好教师不会过度集中在某几所学校。不同学校之间教学水平差距也就逐渐缩小。大家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也就不会有学区房这一说法了。自然学生成绩也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