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an!
2022-01-20T08:02:47+00:00
在现有的屏蔽门基础上,再加一道屏蔽门,两道屏蔽门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形成缓冲带,关门逻辑为,靠近站台一侧先关,靠近列车的后关,之间相10-15秒,
若有人冲门,需先冲过站台一侧的门,那么从第一道门关闭开始冲到第二道门,10-15秒的时间足够,因为正常人冲过第一道门后肯定是不会在缓冲带逗留的,
也没有理由逗留。当第二道门开始响铃时,第一道门也早已关闭,站台上就没法通过第一道门了。
泥潭老哥们觉得这套系统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s:ac:blink]
那排队秩序呢[s:ac:茶]本就不宽敞的站台空间为了小概率的防冲门而变的捉襟见肘
10s时间怕不是要多修30m宽,你家站台修那么大的么,费用你买单?
屏蔽门没有合拢时候,除非站台手动确认不然车没法启动就可以了吧
[quote][pid=584254828,30422539,1]Reply[/pid] Post by [uid=61606697]dragonestdwolf[/uid] (2022-01-25 16:11):
那排队秩序呢[s:ac:茶]本就不宽敞的站台空间为了小概率的防冲门而变的捉襟见肘[/quote]站台空间确实需要牺牲一部分的
一看就没坐过北京地铁。
照你这么涉及,人太多挤进第一道门,第二道门挤不进去将会成为日常。
到时候一堆人在两道门中间等下班车。
[s:ac:哭笑]
是不是可以看成,只要进了第一道门就算上车?
那我就冲第一道门就好了啊,被第一道门夹不是夹么?
另外,如果一二道门中间 挤满了怎么办?第一道门你关是不关?
你这想法我感觉多此一举。
非要这样搞不如在楼上限流,就跟火车站一样。
[s:ac:呆]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人命是可以用钱衡量的,
值不值得为罕见事故花费大量财政还有待权商。
[quote][pid=584255155,30422539,1]Reply[/pid] Post by [uid=14055142]over8398[/uid] (2022-01-25 16:12):
10s时间怕不是要多修30m宽,你家站台修那么大的么,费用你买单?[/quote]我不明白你的意思,没必要修30m啊,1-2米,只要能站下人,10s的时间是缓冲用的,而不是说这10s内你要走多少多少距离
很多问题就是成本问题,你这还不如直接列车加宽加长。每个门上配备一个安全员呢
你这个方案。。广州地铁目前就是这样的。。只不过所谓的缓冲带近乎为零
另外,设定成车门没关住,直接报警停车,又不是啥难事[s:ac:哭笑]
屏蔽门价格很贵的,加上系统调试,本身会出故障等因素,绝对不会多安装
按照以前经验,可能有两种调整
1.有符合相关资质人员监护相关情况,通俗点放个的人监护,也就是通常驾驶员来操作,这次应该会对之后继续推广加强无人驾驶带来些警示
2.修改增加屏蔽门隔离操作规定,比如让隔离屏蔽门这种操作有更多人监护,或者增加操作或者确认步骤
[quote][pid=584255776,30422539,1]Reply[/pid] Post by [uid=4625165]水染[/uid] (2022-01-25 16:14):
是不是可以看成,只要进了第一道门就算上车?
那我就冲第一道门就好了啊,被第一道门夹不是夹么?
另外,如果一二道门中间 挤满了怎么办?第一道门你关是不关?
你这想法我感觉多此一举。
非要这样搞不如在楼上限流,就跟火车站一样。[/quote]被第一道门夹,距离列车还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因为人夹住列车开动造成生命危险。
[quote][pid=584255880,30422539,1]Reply[/pid] Post by [uid=61945772]矢五六[/uid] (2022-01-25 16:14):
[s:ac:呆]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人命是可以用钱衡量的,
值不值得为罕见事故花费大量财政还有待权商。[/quote]赞同,安全风险评估其实是从发生的概率以及发生事故的后果二方面综合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