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兔美酱的保险知识小课堂特别篇-关于保险理财的二三事 完结撒花

Notorious-avatar

Notorious

2020-02-17T01:57:32+00:00

[quote]撒花庆祝“大时代”开版,本人是15年入市的小韭菜一名,希望未来在版内能跟诸位大佬好好学习,多多赚钱。
今天我来分享一个和股票无关,但是在投资理财过程中绕不过的话题:保险理财。本文会站在中立角度分析一下保险理财的优缺点及需要规避的坑点,在此先抛砖引玉,欢迎各位大佬批评指正。
[/quote][quote]
写在开头:保险理财这个概念在水区基本上是人人喊打的,但凡有人发帖咨询或吐槽理财保险、年金险、分红险,回复里一定会出现“智商税”,“理财保险都是坑”等字眼。
在这里我先提议:不妖魔化任何产品,一个产品能够长久的存在总是有一定道理(不一定都是好的)。
我建议大家将理财类保险视作理财方式的一种,我们都知道投资理财方式有很多种(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年金保险等等),没有哪一种投资方式是万能的且适合所有人群的,大家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去操作。
发在这的目的:一是这里不会冲水 有威望拿 ,二是这里氛围比较好 怕大漩涡喷子yygq
本文仅作科普,文章中提到的产品皆是举例所用,切勿盲目购买! 特别感谢kryran版主为我重新排版。
[/quote]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理财保险的神秘面纱吧:

一.理财保险是什么?有哪些类型?

[quote]绝大部分消费者对于保险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保障类保险上,比如耳熟能详的: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车险、航意险、财产保险等等。
而理财保险,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带有理财属性的保险,本身还是存在一部分保障属性的,没有纯粹不含保障性质的理财保险。
而这种带有理财属性的保险,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年金险
  • 万能险(万能账户)
  • 分红险
  • 投连险
  • 增额终身寿险
今天就为大家先介绍年金险
[/quote]

二.年金险

[quote]

基本概念

年金这个概念原本是指等额、定期的系列收支,也就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以相对固定的方式发生的现金流。例如,分期付款赊购、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分期支付工程款、每年相同的销售收入等,都属于年金收付形式。(摘自wiki百科)
年金险则是普通消费者接触最多的理财类保险。年金险的初始形态其实很简单,一般的存在形式是消费者按照固定的年限(趸交、3、5、10年交等)方式交固定的保费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特定的年限返还生存金给消费者。[/quote][quote]

年金险的种类

年金险可以简单的分为:
1.养老年金:产品形态类似于退休金,前期缴纳保费,退休后(年龄可设定,一般要求大于55岁)每年/每月领取固定的养老金。由于众多养老年金可选择减保(下文有详细说明),该类产品其实可以自由的转换为教育金,婚嫁金等等类型。
2.快速返还年金:产品一般会在投保第5年或者产品设定的年限(根据目前的监管要求,最早从第5年开始返还)后快速返还生存金,生存金返还结束后合同结束,一般以教育金,婚嫁金居多。[/quote][quote]

年金险的优缺点

优点:

  • 顶级的安全性,年金险的安全性基本等同于国债,其安全性由国家背书。
    这里科普一下: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年金险是属于人寿保单的一种。
  • 现金流稳定,周期固定
    这个优点是年金险本质属性的体现,所谓的旱涝保收(虽然收益不一定高)。
  • 收益写在合同里,签订合同后不会变更
    这里首先要把年金险与分红保险、万能账户区分一下,年金险的收益是固定且写入保险合同的。
    年金险的收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设定好的固定给付的生存保险金,二是保单的现金价值(注:指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被保险人要求解约或退保时,寿险公司应该发还的金额,现金价值会随着年限而变动)
  • 长期利率锁定
    这条优点其实是上一条的延伸,但是因为这点很重要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明。很多年金险的收益是通过现金价值体现的,以信泰的如意享为例(非广告,该产品已停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2/23/jmQ5-8npuK1iT3cSku-ko.png[/img]
    我们可以看出,从第11年之后,每年的现金价值都约是上一年的1.04025倍,也就是说这个年金险可以理解为在第11年后收益率就锁定在年化4.025%,同时整个产品(从投保开始算)的收益率随着年份的增加无限接近于4%的水平。
    很多消费者担心未来的利率会下降(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言,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而选择年金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利率能够长期锁定,即使未来社会利率下降至零利率甚至负利率,都不会影响年金险的收益(现金价值表是合同的一部分,一旦签订即固定)。

缺点:

  • 灵活性较差
    在和许多消费者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问年金险是不是保本保息?这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误区了,本息的概念适用于银行储蓄,但是在保险的概念范畴里,没有本息,只有保费、生存金、现金价值的概念。当然我们可以融会贯通的把保费理解成本金,把生存金和现金价值理解成利息,但是也不能够完全的生搬硬套。
    年金险在投保的初始几年里,经常会出现现金价值比已交保费低的情况。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2/23/jmQ5-8npuK1iT3cSku-ko.png[/img]
    我们还以信泰的如意享(非广告,该产品已停售)为例:该保险设定的是10年交,每年保费10万元,但是从现金价值表里可以看出,直到第9年末,保单的现金价值才超过已交保费。那么如果在投保的前9年里,消费者如果想要退保,一定会面临损失(对应年限的现金价值-已交保费为负值)。
    诸如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金融工具,提前支取一般只会扣除利息,不会祸及本金。这就是年金险不灵活的典型体现。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呢?保险公司给出了两个方案:
    保单贷款:
    保险公司允许客户以基准贷款利率上浮一定的百分比(各公司要求不同)向保险公司贷款最多现金价值80%(各公司要求不同)的金额,帮助临时需要资金流动性的消费者暂时渡过难关。只要按时偿还,则不会对保单产生影响。
    减保:
    很多养老金模式的年金险,生存金的领取一般要等到55岁之后,为了加强产品流动性,有些保险公司允许客户在保单现金价值范围内减保,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客户可以从现金价值里取钱,这个减保的操作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减保的现金价值不能再还回去,减保后现金价值表会发生变动(便于理解:减保部分的现金价值不继续产生收益)。
  • 收益率偏低
    既然年金险是理财方式的一种,就绕不开收益率的话题,这也是年金险被诟病最多的一个点。
    在谈年金险收益率之前需要先了解三个概念: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预定利率;实际利率。
    对于这三个概念,大家可以这样简单理解:责任准备金利率是监管规定的利率上限,预定利率可以等于责任准备金利率,在现实中,实际利率只会小于或无限接近于预定利率。大家可能见过很多年金险在宣传时,都会提到预定利率为4.025%,普通消费者如果对这三个概念不了解,则会以为该产品的收益率就是4.025%。实则不然: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实际收益率不会超过4.025%,有个别公司的坑爹产品可能实际收益率只有2%-3%,所以预定利率仅供参考,最终还是要看实际利率。
    银保监会在2019年8月30日发布通知,将年金险的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由4.025%调整成3.5%,对于年金险来说,已经在售的预定利率4.025%的产品不受影响,但是不会再审批超过3.5%预定利率的新产品。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2/23/jmQ5-h6fhZ2bT3cSu0-qq.png[/img]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人寿保险的预定利率经过多次调整,沉沉浮浮,04年10月后一直到19年9月之间,都是4.025%: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2/23/jmQ5-kewrK22T3cSi4-31.png[/img]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0.5%利率在复利中的作用,以10万本金为例,分别以4%和3.5%的利率复利50年,收益差距大概有15万,比例超过20%。
    各位在选择理财方式时,一定会不由自主的比较收益率,那么按照目前3.5%的预定利率上限,对比其他理财方式:存款,基金,股票等,在收益率方面占不到优势,因此,我想如果有消费者在理性的状态下主动选择年金险,一定是被年金险的其他属性所打动。
[/quote][quote]

年金险如何避坑

在了解年金险的优缺点后,就到了最重头戏的部分:如何避坑。
除了年金险固有的属性外,其最大的坑点就在于实际收益不透明,我随便在百度上找了一个平安人寿的年金险产品,我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看过类似的图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2/23/jmQ5-6dceKaT1kS9f-6f.png[/img]
很多消费者看到这个说明时就已经懵了,一下25万,一下2.5万,一下2.13万,一下又是7.1万,稀里糊涂的就投保了该产品,也从来就没想过要去计算一下这个产品实际的收益率,很有可能也不会计算。
这种模式其实很多保险公司都在使用,目的就是通过花哨的数字加返还的条件搞蒙消费者,让人无从得知产品的真实收益率,在非理性的方式下投保。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为大家郑重的介绍对付这种无良推销的利器:IRR(股票版大佬应该都会比较熟悉这个概念)
IRR:全称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成一项投资的真实收益率。
上文里提到年金险就是消费者按照固定的年限(趸交、3、5、10年交等)方式交固定的保费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在特定的年限返还生存金给消费者。
那么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现金流按时间流入流出的数字游戏,而IRR就是计算现金流按时间流入流出的投资活动收益率的非常优秀的工具。
下面就让我们用excel里面的IRR函数实际计算一下平安这款年金险的实际收益率吧(注意正负号,交出去的保费是现金流流出,为负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2/23/jmQ5-92suK5ToS41-91.png[/img]
经过计算,这款年金险的IRR也就是实际收益率只有1.79%,令人咂舌。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不管年金险计划书上的数字多好看,算一下IRR才是王道(平安这款的年金险收益率确实很低,但也有很多公司的年金险的长期收益率是可以接近甚至达到预定利率的)。[/quote][quote]

年金险总结

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投资年金险呢?在我看来:
  • 风险高度厌恶者
  • 资金量较大需要进行不同资产类别配置者(俗称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 管不住手的月光族(因为退保有损失,可以间接达到强制储蓄作用)
  • 对未来利率走向看空的消费者。
[/quote]以上就是年金险的部分,就先更新到这里,剩余的四个险种会择期继续更新。有写的不到位之处,望各位大佬海涵。

三.万能险(万能账户)

今天继续更新万能险(万能账户)部分,万能险是和年金险关联性很大的一个险种,先从概念说起吧:
[quote]

基本概念

万能险(Universal LIfe Insurance),是翻译过来的一个词汇,其实个人认为翻译成通用人寿保险会更合适一些,目前的叫法可能会让不少人产生误解。该险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i]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任意支付保险费、以及任意调整死亡保险金给付金额。[/i](摘自MBA智库百科)
这样说可能大家还是难以理解,其实我们可以把万能险当成一个开在保险公司的理财账户(万能账户),保险公司会在扣除手续费后,用剩余的保费进行理财,并给予投保人一定比例的收益,同时投保人可以通过万能账户来支付附加保障险种(可选)的保费,只要账户的额度充足,就可以在享受理财收益的同时得到相应保障,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quote][quote]

常见形态

  • 我们以平安的智慧星为例,如下图所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01/jmQ5-h7qfZkT3cS140-1dq.jpg.medium.jpg[/img]
    大家从图里可以看到,智慧星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万能险,而智慧星重疾、无忧意外、附加意外伤害医疗都是这个万能险的附加险种(保额可变),只要万能账户余额足够,保障险种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但往往没有这么好的事,万能险要持续下去的条件是收益大于支出,也就是万能险的收益要高于附加险种保费的支出,如果收益低于支出,想要维持万能账户余额,只能通过继续往账户里追加保费的方式。这里给大家提个醒:这种万能险产品看到请尽量绕着走,如此复杂的产品形态不是一般消费者能够玩转的,更不要提附加险种的保障责任本身就很不到位这些缺点了。
  • 其实万能险在国内发展到今天,保障方面的作用已经很少,大部分万能账户都是用于投资理财。下面就回到主题,我们今天主要谈一谈万能账户作为保险理财的一种,究竟是否值得投保呢?
    说到万能账户,就不能不提第二章中的年金险,由于大部分公司是不允许客户单独开万能账户的(或者保费门槛比较高),所以万能账户在很多时候都是伴随着年金险,以年金险+万能账户的形式存在的。
  •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年金险+万能账户是如何运作的:
    一般搭配万能账户的年金险都是快速返还类的年金(内容详见年金险章节),返还的生存保险金如果不领取就会进入万能账户复利,万能账户会设置最低收益率在(1.75%-3%)之间,实际运行利率大部分在(4.5%-6%)之间。
    为什么万能账户主要搭配的是快速返还类的年金而不是养老金模式的年金,主要是因为养老金模式的年金,返还生存金的年限一般要在55岁以后,也就是说除非自己往万能账户里追加保费,否则在短时间内是没有生存金进入万能账户的,所以这两者的关联性不是特别紧密。
[/quote][quote]

万能账户的关键词

  • 保证利率:万能账户基本都会约定一个保证利率(也就是最低利率),上文提及过,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保证利率大概在1.75%-3%之间,大家有兴趣可以猜猜是哪家公司的保证利率最低。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01/jmQ5-8vsnK1uT3cS140-9s.jpg[/img]
  • 结算利率:除了保证利率外,结算利率这个概念也很重要,结算利率每月都会在保险公司的官网上公布,虽说过往的结算利率不能说明未来的结算利率,但是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款万能账户的回报率水平。(以华夏某款万能账户为例,已停售)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01/jmQ5-gkl3K13T3cSi3-gx.png[/img]
  • 初始费用:上面提到,转入万能账户的保费并不是能够100%完全利用的,保险公司会先扣除一部分费用,这个费用主要分为初始费用和领取费用。在向万能账户交纳保费(包括生存金转入,追加保费)时都会固定的扣除初始费用,目前初始费用里比较低的水平在1%左右。
  • 提取费用:提取费用和保单年限有关,手续费一般按下表执行(有部分公司的手续费低于该普遍水平)
    保单年度手续费比例
    第一年5%
    第二年4%
    第三年3%
    第四年2%
    第五年1%
    第六年及以后0%
  • 结算方式:结算方式主要分为日结算或者月结算,单利或复利。现在大部分产品都是采取日结算的方式,是采用复利还是单利的计息方式会在合同里注明,有条件请尽量选择日复利计息的产品,积少成多。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01/jmQ5-evm3ZkT3cS140-p0.jpg[/img]
  • 部分领取限额:2017年134号文件实施之后,年金类的万能险都会受到“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的限制,但是也有个别公司通过把万能账户设计成终身寿险等形式规避此项限制。
[/quote][quote]

万能险(万能账户)总结

  • 万能账户在选择时,要尽量挑选保证收益高,结算利率高,扣除费用少的产品。
  • 万能账户适合作为快速返还年金的补充,以提高产品整体收益率。单独投保万能账户的保费要求一般会比较高。
  • 万能账户因为有扣除费用和部分领取限额的存在,并不能做到像货币基金一样灵活。
  • 万能账户的长期收益率很难保证,如果经济下行,万能账户的收益率也会持续下降。
[/quote]

四.分红险

今天继续更新分红险部分,先从概念说起吧:
[quote]

基本概念

分红险,根据《分红保险精算规定》规定中明确规定,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身保险产品。
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分红险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险种。我们常见的分红险,比如:太平洋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国寿财富传家终身寿险(分红型)等等,这类产品本身属于寿险或者重疾险,但是都带有分红的性质。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看到产品名里带有分红型这几个字,说明这个产品就是分红险。
[/quote][quote]

分红从哪来

上文提到,分红来源于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
那么所谓的实际经营成果产生的盈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大家如果看过我之前的Q&A帖子,应该记得我在第四章中谈过,保险公司靠什么挣钱?
简单的来说,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靠三差:费差、利差、死差。
靠多卖少赔来赚钱,涉及两个概念:
  • 一是费差,它是保险公司预计费用和实际发生费用的差额。
  • 二是死差,它是预计的事故率与实际事故率的差额。只要预计高于实际,卖出保险总额高于赔付,保险公司就能赚,这是保险公司赚钱的秘决吗?不是。
  • 三是利差,它才是保险公司盈利的关键,所谓利差就是实际投资收益和预订利率之间的差额。拿某个保险公司来说,它的利差占三差比甚至超过100%,也就是说,除了利差之外,死差和费差都是赔钱的。
上面三者所产生的盈利就是分红的来源,简单来说就是保险公司的某项分红产品获得盈利,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拿出部分盈利进行分红,分红的对象包括股东和保单持有者。
[/quote][quote]

分红险的关键词

  • 产品形态:分红险的产品形态一般是与终身寿险,年金险和两全险进行结合,纯粹的健康险是不能做成分红险的,但是某些终身寿险,比如上文提到的太平洋金佑人生虽然本身是分红型终身寿险,但是只要附加重疾提前给付责任,也是可以变成储蓄型重疾险。
  • 分红比例:根据《分红保险精算规定》,保险公司为各分红保险账户确定每一年度的可分配盈余时应当遵循普遍接受的精算原理,并符合可支撑性、可持续性原则,其中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比例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
    上述的规定虽然提到,分配给保单持有人的分红不少于可分配盈余的70%,但是可分配盈余的多少就很难以界定了,并不是产生的盈余就必须全部分配,保险公司是可以留下部分盈余扩大经营,剩余部分再进行分配。
  • 分红收益率:由于我国对于保险资金投资的资产比例有严格限制,长久以来,险资对于权益类资产(Equity,股权、股票)不得超过30%,所以险资的投资标的以固定收益类产品(Fixed Income,存款、债券等)为主,也就导致险资的投资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收益率有限,业界普遍水平也只有5%左右,再加上保险公司自己预留的部分,那么留给保单持有人的分红,还能有多少呢?
  • 分红实现率:目前由于大陆银保监并未要求保险公司公布既往的实际分红数据,这也导致各个产品的分红具体数据一直是一个迷。港险中也有相当多分红型产品,在香港保监局GN16新规(要求保险公司定期公布分红实现率)实行前,各家保险公司都多多少少的夸大了产品的分红水平,在GN16实行后,各家公司在销售该类险种时的演示收益率明显较以前有所降低,所以强制公布分红实现率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监管手段,希望未来大陆银保监也能出台相应的政策来保护消费者。
[/quote][quote]

分红险总结

对于目前大陆的分红险产品,我个人建议是尽量不要选择,虽然可能有一棒子打死所有产品的嫌疑,但是99%的产品被打死是不冤的。[/quote]

五.投连险

因为一些个人事务,好久没有更新了,今天来聊一聊投连险。
[quote]

基本概念

投连险,全称投资连结保险,或者称为变额寿险,顾名思义就是保险与投资挂钩的保险,是指一份保单在提供人寿保险时,在任何时刻的价值是根据其投资基金在当时的投资表现来决定的。
这个险种的责任并不复杂,主要分为两部分:
  • 保障部分:被保险人保险期间身故,会获取保险公司支付的身故保障金,如果同时通过投连附加险的形式也可以使用户获得重大疾病等其他方面的保障。
  • 投资部分:消费者所缴纳保费的绝大部分被保险公司做投资使用,所产生的收益会影响保额。
投连险在欧美,香港,东南亚等地区占整体寿险销售比例非常高,大概有30%-50%左右,但是在国内,因为监管,产品本身水土不服等原因,市场占有率现在已经不到1%,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对该险种进行了停售。[/quote][quote]

投连险的关键词

  • 自负盈亏:这个点为什么放在第一个讲,就是因为投连险的风险比其他保险都大很多,比如之前提过的万能险(万能账户),收益即使再低,合同里也是有最低保证投资回报率的。但是对于投连险来说,根据保监会下发的《投资连结保险精算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投资连结保险及账户均不得保证最低投资回报率。也就是说投连险是会出现亏损的。
  • 投资账户:既然是投资连结保险,那么这个险种就会对接一个或者多个投资账户,账户的分类主要跟风险/收益相关,一般会分为:稳健型、平衡型和进取型(类似于银行理财产品),这三种账户的风险是逐渐递增的,当然收益也会同步递增。
  • 费用扣取:投连险的费用扣取有点类似于万能险(万能账户),主要分为几种费用:
    一.初始费用,这点和万能险类似,在每一笔保费进入到连结的投资账户时,会预先扣取初始费用,一般在2%上下。
    二.风险保费:投连险因为有寿险或重疾险保障功能的存在(虽然责任很薄弱),但是只要承担风险,保险公司就会扣取对应的风险保费。
    三.资产管理费:这点和万能账户有点区别,反而类似于基金或者私募,根据监管规定,该费用每年不能超过2%。
    四.退保或部分领取费用:这点和万能账户类似,在投保的前5年退保或者领取部分现金价值,会扣取一定比例的费用,根据监管规定,设置了费用扣除的上限,但是具体费用由保险公司自己设定。
  • 保单年度退保费用
    第一年10%
    第二年8%
    第三年6%
    第四年4%
    第五年2%
    第六年及以后0%
  • 投资标的:投连险的主要作用是投资,但是保险公司拿咱们的钱也不是说随便什么项目都能去投的,根据监管规定,投连险的投资范围包括:流动性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上市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其他资产。
    其中,流动性资产的投资余额不能低于账户价值的5%;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其他金融资产的投资余额不得超过账户价值的75%,其中单一项目的投资约不得超过账户价值50%。
[/quote][quote]

投连险的注意事项:

投连险其实和基金很像,大家可以参照一下我随意在泰康官网上找某进取型投连险的净值变化图(是不是特别像基金?)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6/07/jmQ5-5tcbK2fT3cSni-fn.jpg.medium.jpg[/img]
如果有水友确实对投连险比较感兴趣,在选择投连险产品前,一定要看清楚条款,仔细阅读一下账户说明书,以及上文所提的净值变化表。
在账户说明书里,你可以找到这个产品具体的投资范围:
比如某产品要求: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不超过账户净值的35%,固收类资产投资比例不低于50%,流动性管理工具投资比例不低于5%。股票版的水友一看就知道,这个账户属于中低风险类型,比较稳健。
[/quote][quote]

投连险总结

我个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比较偏向于“纯粹”的产品,对于投连险而言,我宁愿买一份消费型的保障性保险,同时去其他市场进行投资理财,而不是选择这种既理财顺便带点保障的产品。
以上是我个人的建议,大家自行按需选择吧。[/quote]

六.增额终身寿险

今天决定战胜拖延症把这个帖子更新完,最后一章:增额终身寿险。
[quote]

基本概念

增额终身寿险,从险种名称来看,大家就知道这是一种寿险产品,前面的“增额”和“终身”这两个定语就说明了品特点:保障期为终身,保额递增。
简单来说,增额终身寿险与传统寿险一样是以身故作为保障责任的保险,但是增额终身寿险的保额会随时间逐渐长大。
传统终身寿险以身故保险金为保障责任,这份保险金是不可能为本人所使用的,必须由受益人领取。而增额终身寿险的属性则不一样,既可以买给别人用,也可以买给自己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quote][quote]

增额终身寿险的关键词

  • 增额与定额:先通过一张对比图让大家了解一下增额终身寿险和传统终身寿险的区别(本人手绘,画的比较丑请见谅):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05/jmQ5-cpsoKoT3cSsg-cf.jpg.medium.jpg[/img]
    从这张图片可以看出,传统终身寿险的保额是固定的,保费保额杠杆比不变;而增额终身寿险一开始的保费保额杠杆比较低,之后逐年提高。(注:保费保额杠杆比越高,保障意义越大)
    增额终身寿险的初始杠杆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杠杆比逐渐提高并最终超过传统终身寿险。
    绝大部分人选择增额终身寿险的目的,并不是看中的它的保障责任(寿险责任),更多的是需要它的储蓄性质。大家可以把增额终身寿理解为一份银行存款,它的价值会随着时间不断增长,而且这个增长是写进合同条款,属于确定性的收益(区别于分红这种不确定性收益)。
    所以,我们可以把增额终身寿险理解为在保险公司开一个附带身故责任的储蓄账户,账户余额会每年以固定比例增长,需要用钱的时候也可以随时领取。它看起来和我们平时的储蓄账户比较像,但是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又有区别。
  • 增额比例:增额终身寿险之前一直活在年金险的阴影之下,随着去年监管调低年金险的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下降至3.5%),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的预定利率已经回到了同一起跑线,因此最近才出现了诸多非常活跃于市场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一般增额终身寿险的合同会如下图所示约定增额比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9/05/jmQ5-iqryKyT3cSsg-de.jpg.medium.jpg[/img]
    基于增额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其实这个险种可以被视作一个固定利率的储蓄型产品,这也是增额终身寿险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
  • 灵活性:增额终身寿险可以像传统储蓄一样部分支取(通过减保的方式)、全部支取(通过退保的方式)、增加储蓄金额(通过加保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像年金险一样的进行保单贷款。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增额终身寿险依然是一款保险而不是存款,如果投保后在很短期内就想退保,那么仍然会遭受经济损失。
  • 增额终身寿险与年金险的区别:
    从保险责任来看:
    年金险,不管是快速返还型还是养老型都包含有生存金给付责任,到了约定的日期,不管客户是否真正需要,生存金都会从保险账户中提现,同时保单的现金价值会随之降低;
    增额终身寿险,由于没有生存金给付责任,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真正需求,随时选择减保提现,也可以选择一直不提现,让保额(现金价值)持续复利增长。
    从保单所有权归属人的角度来看:
    年金险的现金价值归投保人所有,到期返还的生存金归被保险人所有,身故责任归受益人所有。
    增额终身寿险中的保单现金价值归投保人所有,投保人对取用有绝对控制权,身故责任归受益人所有。
[/quote]

增额终身寿险总结

[quote]
增额终身寿险是一种平衡了保费保额杠杆、灵活性、收益率和保障责任的保险产品,和年金险的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的地方,大家请按需进行选择。[/quote]

完工撒花

[quote]
整个帖子终于算是施工完成了,希望通过这个帖子让诸位水友对保险理财的各种产品类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文中如有表述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海涵,也欢迎大家在帖子里与我交流。
兔美酱,peace.[/quote]
pxll.-avatar

pxll.

感谢!楼主的保险科普我看了好几个,先收藏了!
GGZZ-avatar

GGZZ

大佬!感谢专业科普,期待后续更新。
JarioMudah-avatar

JarioMudah

记得之前水区有个保险返利的帖子挺不错的,我个人看的半佛仙人朋友的公众号:浪浪历险计
OTEPPE-avatar

OTEPPE

[quote][pid=399330804,20508884,1]Reply[/pid] Post by [uid=37490283]Tyrpc[/uid] (2020-02-23 11:29):

记得之前水区有个保险返利的帖子挺不错的,我个人看的半佛仙人朋友的公众号:浪浪历险计[/quote]我也经常看半佛老师的b站视频,文案简直了。。
AlexHasFun-avatar

AlexHasFun

兔美酱好顶赞,之前咨询购买过保险,很靠谱了[s:ac:茶]
Beefuss-avatar

Beefuss

去年年底年金险很火,从长期看,存款利率是下行的,有闲钱是个不错的选择。
OTEPPE-avatar

OTEPPE

[quote][pid=399683030,20508884,1]Reply[/pid] Post by [uid=2418093]一样de夏天[/uid] (2020-02-24 19:43):

去年年底年金险很火,从长期看,存款利率是下行的,有闲钱是个不错的选择。[/quote]是的,去年年底火是因为一大批4.025%的好产品要下架了,所以就有一波炒作。
我觉得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还是合适的。
Beefuss-avatar

Beefuss

Reply to [pid=399684402,20508884,1]Reply[/pid] Post by [uid=37852870]兔美酱的眼神突然犀利起来了[/uid] (2020-02-24 19:51)

哈哈,从你那里学到了不少保险知识。兄弟专业。
OTEPPE-avatar

OTEPPE

[quote][pid=399686366,20508884,1]Reply[/pid] Post by [uid=2418093]一样de夏天[/uid] (2020-02-24 20:01):

哈哈,从你那里学到了不少保险知识。兄弟专业。[/quote]老铁谬赞了,相互学习[s:ac:blink]
Jagg-avatar

Jagg

感谢分享。
YoBoySwag24-avatar

YoBoySwag24

眼神犀利兔美酱跟你是同一个吗
OTEPPE-avatar

OTEPPE

[quote][pid=400516014,20508884,1]Reply[/pid] Post by [uid=39548711]建号为树洞[/uid] (2020-02-27 22:33):

眼神犀利兔美酱跟你是同一个吗[/quote]你讲的是那个42?不是我。。
Soma-avatar

Soma

谢谢楼主,收藏了
aspirant_MrBoon-avatar

aspirant_MrBoon

顶一个,水区保险第一答主
BigEv-avatar

BigEv

讲的真好!坐等讲解分红险,今年好像银行保险主流趋势又开始推年金加万能了
OTEPPE-avatar

OTEPPE

更新第三章-万能险(万能账户)部分,欢迎各位大佬批评指正。
UKT_Fighter-avatar

UKT_Fighter

兔美酱的帖子必须顶了。。。虽然没找你买,但是你帖子还是拜读了,等这几年经济大环境好转。一定找你买点
OTEPPE-avatar

OTEPPE

[quote][pid=403671737,20508884,1]Reply[/pid] Post by [uid=1117258]御剑小猪[/uid] (2020-03-10 23:16):

兔美酱的帖子必须顶了。。。虽然没找你买,但是你帖子还是拜读了,等这几年经济大环境好转。一定找你买点[/quote]老铁太客气啦,交个朋友聊聊天也是很好的。
Love <3-avatar

Love <3

膜拜 大神很厉害 ?

平安的代理人留[s:ac: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