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id 😍
2021-01-29T18:32:00+00:00
知乎有一些青岛网友说,他们那边城区很富,酒席正常都是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老太去参加酒席拿俩空瓶很正常。还有说那个社区就是普遍很有钱,老太这种就是那个社区里比较差的。
为啥引起网友热议,因为照片里的家装可能比大部分网民家里好,或者差不多吧。反正比我现在住的环境条件好。
另外就是茅台酒,可能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近距离看到过一次。
我在江苏,长这么大,就看过一次茅台酒,还是一个大企业家宴请我单位领导时候。参加过的各种酒席、商务宴请,从来没看过用茅台的,别说茅台了,五粮液都少见。记得凡是有1000以上高档酒的,都是有大企业主的那种商务宴请。
我们江苏现在省直机关一般也就喝喝1800一箱6瓶的国缘双开,我为啥知道,因为我在体制内,还有领导觉得省城售价高,托我去省城办事时从老家捎带几箱过去存着的。
请一般的厅级干部吃饭,都用不着拿茅台出来。茅台这东西在我们这边真就是大户人家或者求人办事才会用得到。
网民之所以反响激烈,主要还是心理落差太大。
这事到底真相如何,只有当事那些人心里清楚。
我们不是一个地区的,不好妄下定论。
困难户确实不是低保户,没那么多硬杠杠,只要在一定区域内相对公平就行。另外就是,解释让人信服就行。现在有网友说有丝带的茅台是没开封的,与空瓶的解释矛盾。反正旁观骑墙吧
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一瓶茅台市场价最少2300, 宴会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 酒钱就多少了
[quote][pid=491191112,25435102,1]Reply[/pid] Post by [uid=43190426]亿度840214[/uid] (2021-02-06 02:33):
带丝带茅台都是没有打过瓶盖的,丝带和瓶盖一体的[/quote]绝杀
[quote][tid=25435102]Topic[/tid] Post by [uid=61744751]中情局远东办事处[/uid] (2021-02-06 02:32):
知乎有一些青岛网友说,他们那边城区很富,酒席正常都是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老太去参加酒席拿俩空瓶很正常。还有说那个社区就是普遍很有钱,老太这种就是那个社区里比较差的。
为啥引起网友热议,因为照片里的家装可能比大部分网民家里好,或者差不多吧。反正比我现在住的环境条件好。
另外就是茅台酒,可能大部分人一辈子都不一定近距离看到过一次。
我在江苏,长这么大,就看过一次茅台酒,还是一个大企业家宴请我单位领导时候。参加过的各种酒席、商务宴请,从来没看过用茅台的,别说茅台了,五粮液都少见。记得凡是有1000以上[/quote]青岛那地方典型的工资低消费高,青岛人自己都不乐意回去
还是比较同意你前半段,仔细想想我从小到大哪怕是茅台空瓶子也没见过两三回。
老头瘫痪九年,老太太糖尿病
我觉得可以算困难户
现在微博上不服那些人坚持是觉得:家里有钱就不该被慰问
我家普通家庭,也有一瓶茅台
是我姥姥买的,几个孩子一人给了一瓶
家里没人喝酒,就一直放着了
[quote][pid=491191534,25435102,1]Reply[/pid] Post by [uid=1970042]爱咖喱[/uid] (2021-02-06 02:38):
还是比较同意你前半段,仔细想想我从小到大哪怕是茅台空瓶子也没见过两三回。[/quote]我去我外公家,睡觉的房间柜子里有好多茅台,搞得我都想顺走一些[s:ac:哭笑][s:ac:哭笑]
青岛人表示胡说八道 我同学在鲁商凯悦结婚都没舍得用茅台 你要说茅台镇出品的假茅台还靠点谱 棘洪滩的村再富能富到哪去?
困难除了绝对贫困,还能有相对困难的概念,如果那个社区平均水平很高,领导又有慰问任务,找点相对困难的也没啥吧[s:ac:哭笑]
12年前没大数据的时候,我们学校评特困生的硬性标准是没有手机。
一方面是那时候手机基本只用通信功能,学校里确实有足够多的穷孩子没手机。另一方面在那个时代精准的筛选出来最穷的孩子很难实现,实践表明他们手里的各种证明未必可信。
于是有人问,如果别人送给穷孩子一部手机,结果他失去了申请资格,不是很可笑么。
校领导说那批学生收到了也不舍得用,哪怕真的用了遇到困难也可以把手机卖掉解一时之需,我们要先帮遇到困难没东西可卖的学生。
所以我的观点是至少他们还可以富到把茅台留下来。
没有高清图片谁知道是没开封的飞天茅台还是空的。去看望这事是因为有病,而不是穷。
就算是有财产得病了一样算困难。茅台现在涨了2500左右吧,退休金一个月怎么都比这多。
药神里面吃空几套房的老太太,刚得病能算富人了。
洗地都不会洗啊。应该说是老板大发慈悲。快过年了让贫困户住新房。快快乐乐的。
城中村,肯定不穷,孩子体制内,虽然是基层,但是肯定生活有保障。至于为啥是体制内,了解一下80,90年代的征地吧。下岗就更别说了,村民为啥会在国企?你们猜猜
这才哪到哪
有空多了解了解大领导们的“调研”是如何进行的
[quote][pid=491195859,25435102,1]Reply[/pid] Post by [uid=41666065]大王叫我来怼人[/uid] (2021-02-06 03:42):
城中村,肯定不穷,孩子体制内,虽然是基层,但是肯定生活有保障。至于为啥是体制内,了解一下80,90年代的征地吧。下岗就更别说了,村民为啥会在国企?你们猜猜[/quote]“城中村,肯定不穷”,这个,不能用现在的生活状况评定是不是贫困户,要用当初整户识别时候的生活状况评定。识别成贫困户之后单就看病费用减免90%和国家给安置住房两点就是极大的助力,再加上贫困户自家勤劳,日子变好是正常现象。
我普查时候就见到过家里七八十只羊或者一小片果林的,但是都是因为政策扶持,不能说现在过的好了当初就不应该识别成贫困户
[quote][pid=491191732,25435102,1]Reply[/pid] Post by [uid=2311043]飛泪儿[/uid] (2021-02-06 02:40):
老头瘫痪九年,老太太糖尿病
我觉得可以算困难户
现在微博上不服那些人坚持是觉得:家里有钱就不该被慰问
我家普通家庭,也有一瓶茅台
是我姥姥买的,几个孩子一人给了一瓶
家里没人喝酒,就一直放着了[/quote]瘫痪还说的过去,糖尿病算屁,身边年纪大的至少30%有,以这个为条件,那困难户多了去了,
[quote][pid=491192891,25435102,1]Reply[/pid] Post by [uid=35157834]缪斯的嘱托[/uid] (2021-02-06 02:55):
没有高清图片谁知道是没开封的飞天茅台还是空的。去看望这事是因为有病,而不是穷。
就算是有财产得病了一样算困难。茅台现在涨了2500左右吧,退休金一个月怎么都比这多。
药神里面吃空几套房的老太太,刚得病能算富人了。[/quote]刚的病的肯定不是困难户,应该是的病后困难了,这个如果生活好了,那就应该从困难户里剔除出来才对,难不成一直困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