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deadshotxX
2021-05-09T06:10:38+00:00
上午发了一次,发现审核未通过,不清楚触发了啥,重发一次试试.
先说结论,如果今年夏天国内大规模限电,将帮助制造业完成对上游成本压力的顺利传导.
因为这方面的思考暂时还不够成熟,所以后面可能写得比较啰嗦,轻拍.
限电相当于一次变相的被动工业去产能,而国内的上游原材料供应行业不少有自己的配套发电厂,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没有中游制造业大.
首先工业用电量是逐年增长的,18年46456亿千瓦时,19年48473亿千瓦时,20年50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分别为7.1%,2.9%,2.5% .是的遭受疫情影响,20年工业用电增速还是保持了和19年相近的增速.
21年1季度工业用电量12388亿千瓦时,同比去年增速23.9% ,同比未受疫情影响的19年1季度,增速为15.3% .这个增速都是显著大于过去两年工业用电量增速的.
很多人说煤炭涨价造成电厂烧不起煤才造成电厂限电. 通过能源局数据可知这一论调是站不住脚的:用电量大增代表发电量大增,电厂非但没有少发电,反而发的更多.
工业用电量大增的背后是制造业开工率的大增,有句俗话叫"无利不起早",制造业的开工率大增意味着下游需求端事实上很旺盛,这一结论是否和很多人所笃定的"需求起不来"大相径庭?
现在插入一个典型案例,我在去年9月买入海控时看法是萧条使很多船东拆船,造成船越来越少达到阈值,使运力供给与消费需求出现拐点.
但是今年海控管理层在他们1季报说明会上讲过,现在集运运力事实上是过剩的,不存在船不够用.但是为什么运力过剩情况下运价还在飙升?有人发现问题的关键极有可能在于港口吞吐量遇到瓶颈.
船再多,港口吞吐量遇到上限,那运力发挥不出来,等于变相的运力去产能. 运力供给端被卡死,造成供给端严重跟不上需求端变化,加重供需矛盾,助推运价飙升.
好,回到限电这个话题,中游制造业的产业格局事实上是远不如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意味着竞争激烈,价格传导能力差.
你涨,别人不跟,熬死你人家再涨怎么办? 你不涨,打算熬段时间再说,万一熬着熬着原材料没跌,你先把自己熬死了怎么办?
对下游消费端接受能力的担忧以及对同行是否默契的担忧,造成他们缺乏短期大幅提价能力.
被动停产,头铁亏本生产,硬着头带头提价,唯三的选项似乎对制造企业都很不友好,本质是因为制造业对他的下游需求端,供需矛盾还不够明显,缺乏提价信心.
今年未来几个月全国大范围常态化工业错峰用电看起来已经不可避免,这会产生一个和集运业港口吞吐量遭遇上限异曲同工的效果:制造业全产业阶段性的被动去产能.
前面论证过,现在下游需求端事实上是没问题的.
那么需求端景气,供给端被卡死(哪怕是阶段性的),供需矛盾无法通过提高供给来解决,那就会导致像集运一样只剩一个路径:提高产品价格.
所以就有了我开头的结论:如果今年夏天国内大规模限电,将帮助制造业完成对上游成本压力的顺利传导.
在顺着这个思路发散性的聊点别的.
那么二级市场里制造业是不是可以投资了?我认为可以,但是今年最大的痛点还是不在这里.
我认为部分行业格局好,价格上行的制造业是会不错,但是大部分制造业的投资价值还是不如上游原材料.
下游需求景气,中游制造业价格传导顺利,那就大概率不会出现现在社会普遍担忧的滞胀问题,至少中国不会.
事实上我去年以来的观点一直就是:疫情加速了供给端产能的出清,使供需出现了拐点,导致大周期的萧条提前结束,未来几年都会是一个不错的经济复苏期.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美国毫无节制的放水导致上游原材料走出了供需矛盾与美元贬值的戴维斯双击,过快的增速中游制造业接受不了,出现了传导障碍,解决不好容易出现滞胀.
即将大概率出现的工业错峰用电相当于扶了中游一把(虽然这一扶不是本意),帮助价格顺利传导,那滞胀的风险会大大减小.
滞胀如果不在,复苏就可以持续,那顺周期的逻辑未来两年就可以持续走下去,同时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也会继续紧下去.
未来两年,供给端扩张越难的顺周期行业,供需矛盾会越大,赔率高,会是最尖锐的矛; 而受益流动性收紧资产质量向好的行业(银保),胜率大,会是最坚固的盾.
并且再一次强调,弱周期行业(白酒/必选消费/医药等典型)纵然行情还会有反复,但是由于经济上行,导致他们的确定性不再稀缺,确定性溢价也将不会再给这么高,未来两年大概率跑输顺周期行业.
补充编辑一下我对"用电量大增是虚拟币挖矿耗电所致,而非需求导致"这个观点的看法.
后面楼层我回复过,比特币现在全球年化耗电量1500亿度,(包括占比较低的国外矿池和国内非上网电矿池).同比20年耗电量基本是翻倍的增量,也就是大概750亿度电.这750亿度电是年化,平摊到1季度是大概187亿度电.
寨币不清楚,欢迎有数据的大佬提供数据,我先拍脑袋给BTC耗电量乘2算可以吧?那今年1季度挖矿耗电量的增量大概374亿度.
今年1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量是2400亿度,挖矿耗电量不是一个量级,解释得了这么高的用电增量吗?
晚上有大佬转发了新鲜出炉的今年前4月用电量数据,我贴一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7/jmQ2o-67cK1aT3cSkt-7z.png[/img]
工业用电量继续高歌猛进;另外三产用电量增速更加的快,同比29%.三产这个增速,还在说需求不行,真的站得住脚?
为了过滤掉疫情因素,我去查了一下19年同期数据,21年钱4月工业用电量同比19年同期增长15%,三产是同比17%,这个增速相比过去动辄个位数的增速已经是大增了.
先说结论,如果今年夏天国内大规模限电,将帮助制造业完成对上游成本压力的顺利传导.
因为这方面的思考暂时还不够成熟,所以后面可能写得比较啰嗦,轻拍.
限电相当于一次变相的被动工业去产能,而国内的上游原材料供应行业不少有自己的配套发电厂,所以受到的影响相对没有中游制造业大.
首先工业用电量是逐年增长的,18年46456亿千瓦时,19年48473亿千瓦时,20年50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分别为7.1%,2.9%,2.5% .是的遭受疫情影响,20年工业用电增速还是保持了和19年相近的增速.
21年1季度工业用电量12388亿千瓦时,同比去年增速23.9% ,同比未受疫情影响的19年1季度,增速为15.3% .这个增速都是显著大于过去两年工业用电量增速的.
很多人说煤炭涨价造成电厂烧不起煤才造成电厂限电. 通过能源局数据可知这一论调是站不住脚的:用电量大增代表发电量大增,电厂非但没有少发电,反而发的更多.
工业用电量大增的背后是制造业开工率的大增,有句俗话叫"无利不起早",制造业的开工率大增意味着下游需求端事实上很旺盛,这一结论是否和很多人所笃定的"需求起不来"大相径庭?
现在插入一个典型案例,我在去年9月买入海控时看法是萧条使很多船东拆船,造成船越来越少达到阈值,使运力供给与消费需求出现拐点.
但是今年海控管理层在他们1季报说明会上讲过,现在集运运力事实上是过剩的,不存在船不够用.但是为什么运力过剩情况下运价还在飙升?有人发现问题的关键极有可能在于港口吞吐量遇到瓶颈.
船再多,港口吞吐量遇到上限,那运力发挥不出来,等于变相的运力去产能. 运力供给端被卡死,造成供给端严重跟不上需求端变化,加重供需矛盾,助推运价飙升.
好,回到限电这个话题,中游制造业的产业格局事实上是远不如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意味着竞争激烈,价格传导能力差.
你涨,别人不跟,熬死你人家再涨怎么办? 你不涨,打算熬段时间再说,万一熬着熬着原材料没跌,你先把自己熬死了怎么办?
对下游消费端接受能力的担忧以及对同行是否默契的担忧,造成他们缺乏短期大幅提价能力.
被动停产,头铁亏本生产,硬着头带头提价,唯三的选项似乎对制造企业都很不友好,本质是因为制造业对他的下游需求端,供需矛盾还不够明显,缺乏提价信心.
今年未来几个月全国大范围常态化工业错峰用电看起来已经不可避免,这会产生一个和集运业港口吞吐量遭遇上限异曲同工的效果:制造业全产业阶段性的被动去产能.
前面论证过,现在下游需求端事实上是没问题的.
那么需求端景气,供给端被卡死(哪怕是阶段性的),供需矛盾无法通过提高供给来解决,那就会导致像集运一样只剩一个路径:提高产品价格.
所以就有了我开头的结论:如果今年夏天国内大规模限电,将帮助制造业完成对上游成本压力的顺利传导.
在顺着这个思路发散性的聊点别的.
那么二级市场里制造业是不是可以投资了?我认为可以,但是今年最大的痛点还是不在这里.
我认为部分行业格局好,价格上行的制造业是会不错,但是大部分制造业的投资价值还是不如上游原材料.
下游需求景气,中游制造业价格传导顺利,那就大概率不会出现现在社会普遍担忧的滞胀问题,至少中国不会.
事实上我去年以来的观点一直就是:疫情加速了供给端产能的出清,使供需出现了拐点,导致大周期的萧条提前结束,未来几年都会是一个不错的经济复苏期.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美国毫无节制的放水导致上游原材料走出了供需矛盾与美元贬值的戴维斯双击,过快的增速中游制造业接受不了,出现了传导障碍,解决不好容易出现滞胀.
即将大概率出现的工业错峰用电相当于扶了中游一把(虽然这一扶不是本意),帮助价格顺利传导,那滞胀的风险会大大减小.
滞胀如果不在,复苏就可以持续,那顺周期的逻辑未来两年就可以持续走下去,同时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也会继续紧下去.
未来两年,供给端扩张越难的顺周期行业,供需矛盾会越大,赔率高,会是最尖锐的矛; 而受益流动性收紧资产质量向好的行业(银保),胜率大,会是最坚固的盾.
并且再一次强调,弱周期行业(白酒/必选消费/医药等典型)纵然行情还会有反复,但是由于经济上行,导致他们的确定性不再稀缺,确定性溢价也将不会再给这么高,未来两年大概率跑输顺周期行业.
补充编辑一下我对"用电量大增是虚拟币挖矿耗电所致,而非需求导致"这个观点的看法.
后面楼层我回复过,比特币现在全球年化耗电量1500亿度,(包括占比较低的国外矿池和国内非上网电矿池).同比20年耗电量基本是翻倍的增量,也就是大概750亿度电.这750亿度电是年化,平摊到1季度是大概187亿度电.
寨币不清楚,欢迎有数据的大佬提供数据,我先拍脑袋给BTC耗电量乘2算可以吧?那今年1季度挖矿耗电量的增量大概374亿度.
今年1季度工业用电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量是2400亿度,挖矿耗电量不是一个量级,解释得了这么高的用电增量吗?
晚上有大佬转发了新鲜出炉的今年前4月用电量数据,我贴一下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5/17/jmQ2o-67cK1aT3cSkt-7z.png[/img]
工业用电量继续高歌猛进;另外三产用电量增速更加的快,同比29%.三产这个增速,还在说需求不行,真的站得住脚?
为了过滤掉疫情因素,我去查了一下19年同期数据,21年钱4月工业用电量同比19年同期增长15%,三产是同比17%,这个增速相比过去动辄个位数的增速已经是大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