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生产线满载的话,一个月能有2万吗?

Jonny Fox-avatar

Jonny Fox

生产线是要有个产能爬坡的过程的
MADMaxof802-avatar

MADMaxof802

难吧

产能首先有个爬坡过程,另外小米的订单也决定了产能到底要到多少,万一订单不够了也不会往那个产能爬吧
Mytixs-avatar

Mytixs

看小撒的视频自动生产线平均大概是70多秒一台? 按两分钟一台算也过两万了,而且算中高端车,利润蛮高的估计也不存在其他车型排期挤压的问题
𝓝𝓸 𝓜𝓮𝓻𝓬𝔂-avatar

𝓝𝓸 𝓜𝓮𝓻𝓬𝔂

小米工厂的现有产能,上限是月12000
RD-avatar

RD

现在的产线来说,不可能。物料齐全,随时进厂加工组装的情况下都不可能。
增加产线才是最终的办法。
Momentum-avatar

Momentum

之前说1万冒头
blank_-avatar

blank_

那么多供应商有一个跟不上不就完犊子了
Jamboni-avatar

Jamboni

设计产能这个数字比较保守的数字。人,物料上满,可以超出不少的。比如迪子23年的产线设计产能就190万,实际超出了300多万。
hazel261-avatar

hazel261

+ by [luke4368] (undefined)

设计产能这个数字比较保守的数字。人,物料上满,可以超出不少的。比如迪子23年的产线设计产能就190万,实际超出了300多万。

byd的成熟度不是其他新势力能比的,这么多年各种情况都遇到过,方案太多了。
雷军说su7订单比想象中多3倍,那我有理由怀疑,他的人力物力都只准备了现在订单/3的数量。供应商也不是说你下单就马上给你,要排期,要运输。
除非雷军加钱提货,加钱提人工产能,这等于提升了原计划成本。否则光靠喊是不可能产能爬坡的。
OkiRamen-avatar

OkiRamen

没那么简单。。。当时一个前电机把问界卡的多惨,大嘴死命砸钱都没砸出来中枪最后还是靠自家兄弟解的围,小米这种全供应商,有一家掉链子就完犊子
₣₩_₣₳ⱠⱠɆ₦-avatar

₣₩_₣₳ⱠⱠɆ₦

+ by [达世界最高城理塘哩] (undefined)

看小撒的视频自动生产线平均大概是70多秒一台? 按两分钟一台算也过两万了,而且算中高端车,利润蛮高的估计也不存在其他车型排期挤压的问题

那是满产后,现在还早着呢
SirH-avatar

SirH

+ by [luke4368] (undefined)

设计产能这个数字比较保守的数字。人,物料上满,可以超出不少的。比如迪子23年的产线设计产能就190万,实际超出了300多万。

不是说23年笛子产能400万,今年600万吗?瞎
GJuh-avatar

GJuh

按照雷布斯的打法,供应链的利润必然会压的很低的,就看各个供应链是不是跟雷总一条心了冷笑
Iyashi-avatar

Iyashi

+ by [楚楚] (undefined)

假设不缺订单的情况

今年理论上最大一个月1W2,十个月12万,明年第二条线上了能到35万......B记别的不说,能维持百万产量的生产线和工人都是极大的优势,不搞工业的人是真不注意这是啥等级的差距
AyKee-avatar

AyKee

雷军亲自下场打螺丝
danix-avatar

danix

小米一个SU7天天上热搜,迪子出手就是噼里啪啦各种新车矩阵,连个水花都没有,不知道的还以为小米年销量300万呢哭笑
unrealystic-avatar

unrealystic

没看板头,没仔细看标题,上一个点进去看的是大鹅五一11天假期。还以为是su27 月产2w瞎花痴
Cyna-avatar

Cyna

爬产是要看整个供应链的,又不是标准件,市场上有钱买就行
合同阶段有个预测计划,例如我猜是14000台/月,注意是我猜的
如果在此基础上提高,要看提高的量和分布,如果只是短时间的,可以考之前低产的月份做库存弥补
如果超出库存能准备的量,就需要新增额外产能了,例如增购设备、模具、夹具之类
我猜呀,按18000/月的峰值算,至少模具是要投的,周期即便是复制模,也要80天起码,再改改问题+20天,100天就是极限了
按照汽车行业往年的旺季9月份计算,倒推3个月加上流程时间1个月,5月份是最晚的决策窗口,这还是基于9月是需求峰值开始的假设,实际小米自己有预测数据,肯定要比这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