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hMonke
2020-03-11T04:46:31+00:00
看有些人对英国搞的全国医学试验(我觉得叫人类补完计划可能会更好一点)好像有所误解,所以突然想要正儿八经的分析一下鲍里斯的这个抗疫策略。
先从现代防疫策略说起。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张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58c3KoT3cSth-dv.png[/img]
可以说,在中国自己重新把对抗瘟疫的传统策略用现代手段翻新之前,这个图代表了现代防疫的主流思想。对抗普通的传染病,由于传统的让社会停摆的隔离疗法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已经逐渐被放弃了。现代防疫手段中,严格管控隔离通常只用来防范输入病例(而且经常失败,比如09年的H1N1),一旦流行病开始出现社区传播,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就是放弃隔离转为拖延战术(也就是英国说的“Delay”)。在这阶段,防疫的核心变为两点:
1,保证医疗系统高效运转;
2,延缓传染病传播速度。
这两点的核心就是让红色曲线转变为蓝色曲线,让疫情高峰在医疗极限下飞低空飞过。
而实现曲线变化的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鼓励防护措施(洗手和戴口罩),让轻症患者在家隔离减少与社会接触,取消大型集会,等等。这些措施看起了和隔离疗法有些类似,但实际上措施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隔离疗法的目标在于避免病毒接触健康人群,而现代防疫的主要思想是让病毒尽可能慢地感染人群,让曲线变得顺滑。
这个策略的优势就是相较社会停摆的隔离疗法,对经济发展的损失有限且可控,例如鼓励防护措施的成本是转嫁在个人身上的,停课与取消大型集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因此政府虽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疫情,但是至少能够控制经济生产。除此之外,几乎毫无优势。因为相比隔离疗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拉长疫情的持续时间,最终导致更多人的感染,间接意味着更多人死亡——因为即使峰值没有击穿医疗极限,医院也救不活所有的人。
此外,事实上,Delay策略另一个经常被拿来说事的问题就是:这是个被动策略,不闪不避,纯靠内力。你并不知道高峰什么时候到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医疗体系能不能承受得住。所以隔离疗法失败了可以转Delay,Delay失败你只能躺好等死了。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宣传机构会配合政府尽量淡化疫情的影响,避免恐慌,避免造成医疗系统的挤兑——造成结果就是,大家两眼一抹黑的瞎混。H1N1这个当时看起来根本不算啥事的全球流感大流行,最后在全球感染7-14亿人,造成15-58万人死亡就是这么混出来的(实际上H1N1就是一笔烂账,这个是澳大利亚的调查结果,也是普遍比较接受的数据)。
当然混本身并不解决传染病,真正解决传染病的就是英国想要的“群体免疫”。
简单的说,群体免疫一般发生在传染病爆发的后期,当一个人都感染了传染病并且痊愈后,他会获得对该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当一个社群的痊愈人数达到一个临界后,剩下的患者会因为难以接触到易感人群而无法传播病毒,从而控制并消灭传染病。
这等于是一种翻版的隔离疗法,用有免疫力的人组成人墙隔离病毒,实现病毒自然消亡的目的。
当然,前提条件就是大部分人都要先得一遍病……[s:ac:呆]
英国搞的这套东西,其实也不新鲜,瑞典已经在搞了只是没说出来,而且我看德国的架势估计也在犹豫。实际上,每年的流感都是这么搞过去的。流感疫情每年都有,但你应该从来没听说过因为流感停工停产,因为大家(包括国内)都在混,混到天气变化,产生群体免疫,病毒传染能力减弱就OK。但是一般没人敢直接说出来,因为坐视让全国60%感染一个病实在有点惊悚。而且根据美国的统计,实际上流感只有在发生局部爆发的时候才会有大概60~70%的人被感染,大范围的话,实际只有15%人会被感染(我估计这也是英国为什么敢这么搞的原因之一)。
那么,英国能不能从新冠面前混过去?
我不知道。通常这一招只用在流感上,因为流感死亡率低,零星的死不会太有冲击效果,不会造成社会恐慌,所以才能混下去。伊波拉、天花那种太惊悚的病毒没人敢这么混,社会会崩溃的。基本上,新冠是这套防疫理念确立后第一个能够传播得如此之广,同时又看起来不太危险的非流感病毒。
由于新冠因为欧美一直宣传成大号流感,估计专家们的惯性思维就是先混再说。但是我也说过了,一旦开始混,你就只有混过去和混不过去两种结果了。混到一半搞隔离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对比一下混流感和混新冠的区别,自己体会下英国混新冠的难度。
首先,要关注的是传染能力强弱。一个病传染能力越强,疫情爆发得就越快,就越容易击穿医疗极限。
传染能力个通常用R0(the basic reproductive rate)表示,就是典型环境下一个病人能感染多少个健康人,数越大,传染性就越强:
一般的季节性流感的R0是0.9-2.1;
西班牙流感这样感染了全球5亿人的传说级流感,目前估计R0大概是1.4-2.8
新冠国内的估计的R0是2-3(国外刚开始说是3-4,现在已经不怎么提这茬了)。
其次,要关注的是重症率。因为目前看来,新冠和流感大多数人都能抗过去,所以真正危险的就是住院照料的人。
根据美国CDC的说法,2019-2020年的这次流感(就是死了一万多美国人的这次流感)住院率是61.6每10万人。注意这个不是住院率,因为美国不统计流感病例总数,这个数据的意思是流感爆发时,每10万人(不论是否患病)有61.6个人需要住院。结合之前说的,大范围统计时,大约15%的人会感染流感。流感的重症率大概在0.4%左右,翻个倍也不到1%,和一般人的体感接近。
(顺带说一句,CDC表示今年流感的住院率比往年要高,各中缘由自己体会[s:ac:呆])
新冠目前最乐观的估计,重症率是5-10%。也就是说高峰时期,需要住院的人数大概是流感的5~10倍
第三,有个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但是其实影响非常大的问题是病床占用日数。通常来说,一个流行病越容易治疗,治疗花费的时间越短,病床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医疗极限就越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治疗一个病需要7天,那么一张床一个月能够治疗4个病人,但是如果治疗一个病需要14天,那么一张床一个月能够治疗2个病人,等于说医疗极限直接减半。
流感由于已经有成熟的治疗方法,病床占用日数通常不会超过一周,实际可能还会短一点。
新冠……我不知道,反正看目前的报道感觉没有2周拿不下来。
综上所述,英国从新冠面前顺利混过去的难度大约是流感的20倍左右。
如果,英国混过去了,那么根据他们估计的1%死亡率来看,可喜可贺英国只会死40万 (6600万X60%X1%),如果医疗极限被击穿,击穿的那段时间参考意大利的死亡率(而且那时候会是病人最多的时候)
所以,我现在只能祝大英帝国人民身体健康,国运昌隆[s:ac:哭笑]
最后说一句,我现在看见意大利每天死人都觉得很心疼,虽然意大利人拉垮一点,起码意大利政府还知道要救人。英国,瑞典这种搞全国医学试验的,开始死人的时候,我只想tui。
先从现代防疫策略说起。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张图,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3/14/-7Q5-58c3KoT3cSth-dv.png[/img]
可以说,在中国自己重新把对抗瘟疫的传统策略用现代手段翻新之前,这个图代表了现代防疫的主流思想。对抗普通的传染病,由于传统的让社会停摆的隔离疗法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已经逐渐被放弃了。现代防疫手段中,严格管控隔离通常只用来防范输入病例(而且经常失败,比如09年的H1N1),一旦流行病开始出现社区传播,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就是放弃隔离转为拖延战术(也就是英国说的“Delay”)。在这阶段,防疫的核心变为两点:
1,保证医疗系统高效运转;
2,延缓传染病传播速度。
这两点的核心就是让红色曲线转变为蓝色曲线,让疫情高峰在医疗极限下飞低空飞过。
而实现曲线变化的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鼓励防护措施(洗手和戴口罩),让轻症患者在家隔离减少与社会接触,取消大型集会,等等。这些措施看起了和隔离疗法有些类似,但实际上措施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隔离疗法的目标在于避免病毒接触健康人群,而现代防疫的主要思想是让病毒尽可能慢地感染人群,让曲线变得顺滑。
这个策略的优势就是相较社会停摆的隔离疗法,对经济发展的损失有限且可控,例如鼓励防护措施的成本是转嫁在个人身上的,停课与取消大型集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变化,因此政府虽然不能够很好的控制疫情,但是至少能够控制经济生产。除此之外,几乎毫无优势。因为相比隔离疗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拉长疫情的持续时间,最终导致更多人的感染,间接意味着更多人死亡——因为即使峰值没有击穿医疗极限,医院也救不活所有的人。
此外,事实上,Delay策略另一个经常被拿来说事的问题就是:这是个被动策略,不闪不避,纯靠内力。你并不知道高峰什么时候到来,也不知道自己的医疗体系能不能承受得住。所以隔离疗法失败了可以转Delay,Delay失败你只能躺好等死了。
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宣传机构会配合政府尽量淡化疫情的影响,避免恐慌,避免造成医疗系统的挤兑——造成结果就是,大家两眼一抹黑的瞎混。H1N1这个当时看起来根本不算啥事的全球流感大流行,最后在全球感染7-14亿人,造成15-58万人死亡就是这么混出来的(实际上H1N1就是一笔烂账,这个是澳大利亚的调查结果,也是普遍比较接受的数据)。
当然混本身并不解决传染病,真正解决传染病的就是英国想要的“群体免疫”。
简单的说,群体免疫一般发生在传染病爆发的后期,当一个人都感染了传染病并且痊愈后,他会获得对该传染病的免疫能力。当一个社群的痊愈人数达到一个临界后,剩下的患者会因为难以接触到易感人群而无法传播病毒,从而控制并消灭传染病。
这等于是一种翻版的隔离疗法,用有免疫力的人组成人墙隔离病毒,实现病毒自然消亡的目的。
当然,前提条件就是大部分人都要先得一遍病……[s:ac:呆]
英国搞的这套东西,其实也不新鲜,瑞典已经在搞了只是没说出来,而且我看德国的架势估计也在犹豫。实际上,每年的流感都是这么搞过去的。流感疫情每年都有,但你应该从来没听说过因为流感停工停产,因为大家(包括国内)都在混,混到天气变化,产生群体免疫,病毒传染能力减弱就OK。但是一般没人敢直接说出来,因为坐视让全国60%感染一个病实在有点惊悚。而且根据美国的统计,实际上流感只有在发生局部爆发的时候才会有大概60~70%的人被感染,大范围的话,实际只有15%人会被感染(我估计这也是英国为什么敢这么搞的原因之一)。
那么,英国能不能从新冠面前混过去?
我不知道。通常这一招只用在流感上,因为流感死亡率低,零星的死不会太有冲击效果,不会造成社会恐慌,所以才能混下去。伊波拉、天花那种太惊悚的病毒没人敢这么混,社会会崩溃的。基本上,新冠是这套防疫理念确立后第一个能够传播得如此之广,同时又看起来不太危险的非流感病毒。
由于新冠因为欧美一直宣传成大号流感,估计专家们的惯性思维就是先混再说。但是我也说过了,一旦开始混,你就只有混过去和混不过去两种结果了。混到一半搞隔离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对比一下混流感和混新冠的区别,自己体会下英国混新冠的难度。
首先,要关注的是传染能力强弱。一个病传染能力越强,疫情爆发得就越快,就越容易击穿医疗极限。
传染能力个通常用R0(the basic reproductive rate)表示,就是典型环境下一个病人能感染多少个健康人,数越大,传染性就越强:
一般的季节性流感的R0是0.9-2.1;
西班牙流感这样感染了全球5亿人的传说级流感,目前估计R0大概是1.4-2.8
新冠国内的估计的R0是2-3(国外刚开始说是3-4,现在已经不怎么提这茬了)。
其次,要关注的是重症率。因为目前看来,新冠和流感大多数人都能抗过去,所以真正危险的就是住院照料的人。
根据美国CDC的说法,2019-2020年的这次流感(就是死了一万多美国人的这次流感)住院率是61.6每10万人。注意这个不是住院率,因为美国不统计流感病例总数,这个数据的意思是流感爆发时,每10万人(不论是否患病)有61.6个人需要住院。结合之前说的,大范围统计时,大约15%的人会感染流感。流感的重症率大概在0.4%左右,翻个倍也不到1%,和一般人的体感接近。
(顺带说一句,CDC表示今年流感的住院率比往年要高,各中缘由自己体会[s:ac:呆])
新冠目前最乐观的估计,重症率是5-10%。也就是说高峰时期,需要住院的人数大概是流感的5~10倍
第三,有个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但是其实影响非常大的问题是病床占用日数。通常来说,一个流行病越容易治疗,治疗花费的时间越短,病床的周转速度就越快,医疗极限就越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治疗一个病需要7天,那么一张床一个月能够治疗4个病人,但是如果治疗一个病需要14天,那么一张床一个月能够治疗2个病人,等于说医疗极限直接减半。
流感由于已经有成熟的治疗方法,病床占用日数通常不会超过一周,实际可能还会短一点。
新冠……我不知道,反正看目前的报道感觉没有2周拿不下来。
综上所述,英国从新冠面前顺利混过去的难度大约是流感的20倍左右。
如果,英国混过去了,那么根据他们估计的1%死亡率来看,可喜可贺英国只会死40万 (6600万X60%X1%),如果医疗极限被击穿,击穿的那段时间参考意大利的死亡率(而且那时候会是病人最多的时候)
所以,我现在只能祝大英帝国人民身体健康,国运昌隆[s:ac:哭笑]
最后说一句,我现在看见意大利每天死人都觉得很心疼,虽然意大利人拉垮一点,起码意大利政府还知道要救人。英国,瑞典这种搞全国医学试验的,开始死人的时候,我只想t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