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Z
2022-04-08T00:27:46+00:00
最近在网上看俄乌战争,看了很多关于当地平民的安全方面情报,各种真真假假的情报一大堆。但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看到的一本当年挺火的网文的剧情,当时那段剧情出现的时候读者的口味和现在迥然不同,没有引起很大讨论,现在想起来以后想就此讨论一下:
————————————————————
剧情大致是这样的:主角是军人,在放假出国度假的时候遇上了度假地的内乱,他和几个本国游客一起躲在了街边的店铺,但还是被反政府军围攻,在反政府军冲进来准备拿枪扫射之时,他做出了一个举动:抓住身边的一个本国游客做肉盾顶了上去,并最终解决掉了所有围攻的反政府军。期间由于进入到了非常专注的状态(利用多年从军的本能下意识对抗所有围攻的敌人,能够做到将敌方扔过来的手榴弹准确接住扔回去),被拿来当挡箭牌的游客的亲人发疯冲了上去,被直接拧断脖子!
当时他的行为也受在场的一个认识的人极大谴责,但主角认为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判定自己的职业能够有效解决危险,而在店铺内时他在内心进行了最糟状况的预想,认为所有解决问题的状况下唯一的问题是能否让自己在子弹扫射下活下来。随后他自认为也做错了事情等事后处理(期间表现的很冷静没有表面上的愧疚),并和其他对抗反政府军的人合流作战。
后面则有一个情节,大致是被他拿来当挡箭牌的本国游客还有一个亲人残留,当时目睹了主角的作为但因为面对枪口而退而没有站出来,期间害怕的逃走而失踪了。再次出现原来是被熟悉舆论战的反政府军高层收留,心智有了极大改变,以向主角复仇为第一目标,并站出来拍摄对于主角行为谴责的录像,最终在主角的一对一对决中死亡。
而此时主角本国的人已经知道这起反政府行动的发生,并在背后支援主角。面对反政府组织高层的舆论战,则是在网络上清理所有的负面消息,最终让一般民众认为“这事不存在,是反政府拿出来混淆视听的假消息”。(并且作者还对死掉的游客家庭背景进行补充,大致是死掉的这家人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不法行为没有站出来,对某些诸如服务生、外地人时会情绪失控,活下来也成不了对国家有用的人)
最后主角撑到了本国大部队的维和支援,并因为此事获得了国家的奖赏。但也因为在对抗反政府部队的英姿被传播出去,成为事实上的“英雄”(主角期间的一系列战斗的确对战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没有进行实质上的惩罚。
那么问题就在于,从一开始来看,牺牲本国游客来换取增大自己反杀敌方的几率的行为在全局上来看应如何评价,就主角身为军人来看,是否违背了军人的职责?
————————————————————
另外,依稀记得当年看这段情节的时候,读者的想法是“这是绝对理性主导下的必要牺牲”不觉得反感,现在应该怎么看待这种剧情?
————————————————————
剧情大致是这样的:主角是军人,在放假出国度假的时候遇上了度假地的内乱,他和几个本国游客一起躲在了街边的店铺,但还是被反政府军围攻,在反政府军冲进来准备拿枪扫射之时,他做出了一个举动:抓住身边的一个本国游客做肉盾顶了上去,并最终解决掉了所有围攻的反政府军。期间由于进入到了非常专注的状态(利用多年从军的本能下意识对抗所有围攻的敌人,能够做到将敌方扔过来的手榴弹准确接住扔回去),被拿来当挡箭牌的游客的亲人发疯冲了上去,被直接拧断脖子!
当时他的行为也受在场的一个认识的人极大谴责,但主角认为在极端紧急的情况下,判定自己的职业能够有效解决危险,而在店铺内时他在内心进行了最糟状况的预想,认为所有解决问题的状况下唯一的问题是能否让自己在子弹扫射下活下来。随后他自认为也做错了事情等事后处理(期间表现的很冷静没有表面上的愧疚),并和其他对抗反政府军的人合流作战。
后面则有一个情节,大致是被他拿来当挡箭牌的本国游客还有一个亲人残留,当时目睹了主角的作为但因为面对枪口而退而没有站出来,期间害怕的逃走而失踪了。再次出现原来是被熟悉舆论战的反政府军高层收留,心智有了极大改变,以向主角复仇为第一目标,并站出来拍摄对于主角行为谴责的录像,最终在主角的一对一对决中死亡。
而此时主角本国的人已经知道这起反政府行动的发生,并在背后支援主角。面对反政府组织高层的舆论战,则是在网络上清理所有的负面消息,最终让一般民众认为“这事不存在,是反政府拿出来混淆视听的假消息”。(并且作者还对死掉的游客家庭背景进行补充,大致是死掉的这家人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不法行为没有站出来,对某些诸如服务生、外地人时会情绪失控,活下来也成不了对国家有用的人)
最后主角撑到了本国大部队的维和支援,并因为此事获得了国家的奖赏。但也因为在对抗反政府部队的英姿被传播出去,成为事实上的“英雄”(主角期间的一系列战斗的确对战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没有进行实质上的惩罚。
那么问题就在于,从一开始来看,牺牲本国游客来换取增大自己反杀敌方的几率的行为在全局上来看应如何评价,就主角身为军人来看,是否违背了军人的职责?
————————————————————
另外,依稀记得当年看这段情节的时候,读者的想法是“这是绝对理性主导下的必要牺牲”不觉得反感,现在应该怎么看待这种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