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kHul
2021-10-24T10:31:49+00:00
我讲一个故事吧。
2000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医院诞生了一个男婴,就在同一个婴儿房里还有十二个女儿,育婴房外有个男人找到了这个男婴的父亲,提出了一个现在很难理解的请求,想换孩子,10w和楼下的轿车换这个男孩。男婴的父亲只是一个进京北漂的年轻人,虽然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但他也不过是个24岁的小伙子。来北京七年多吃的苦好像有一辈子那么多,这10w还有那个黑色的轿车都是他从没想过的东西,而她的媳妇还在重症病房监护,胃出血,大出血,急需着钱来维持着她的生命。对于一个15岁辍学离开家17岁北漂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卡。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传统思维的男人来说,把自己儿子给别人简直是最可怕的丢脸。
95年的冬天在一个小村子里的一件土房中,一个17岁的女性在土炕上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蹩脚的接生婆剪断的脐带让这个男孩的肚脐比别人都大,也让这个女人刚从鬼门关回来就又去了一次。99年的冬天女人的丈夫因为和别人抢地方买水果把人打伤进了局子,她怀揣着仅有的20块带着一个不满5岁的男孩度过了跨世纪的新年,等回了那个会动手打骂她的男人。脸面对于一个让自己的女人无法幸福的男人来说,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5岁的孩子趴在床头看着一个瘦小的像个小猴子一样的女婴,有些费解,还有一点开心,和一点点的不知所措。这是你的妹妹,作为哥哥你以后一定要保护她,照顾她,让着她。病床上的女人虽然虚弱,但眼里流露出来的光让男孩觉得,妈妈说的就是自己该做的,理所当然。这一天,男孩好像长大了一些。
5岁的孩子会做什么呢?父母出门时会把暖壶从桌子上拿到地上,也需别人家可能正好相反吧,但这对男孩来说才是对的,因为他还没法站在椅子上把暖壶拿下来,这对他来说太危险了。长大了的男孩已经知道婴儿哭闹是她饿了,或者是拉了尿了。闻闻小家伙臭不臭,摸摸屁股湿不湿,最后沏一壶奶粉基本上就能哄好那个早早就懂事的婴儿。懂事的小家伙让她的哥哥省心了不少,比起不明就里的哭闹她更喜欢一边嘬奶瓶一边看着哥哥对着她做鬼脸,逗她笑。父母回到家看着床上睡着的一大一小,床底下粘着屎的尿布也就不那么臭了。
小孩子长大的好像特别快,快的让人猝不及防,昨天还在咿呀学语的婴儿,今天就能跟在她哥哥屁股后头捣乱了。带着跟屁虫的男孩有个小小的忧愁,别的男孩不喜欢他妹妹,带着个小家伙玩不痛快,踢球都不敢使劲。让妹妹自己回家,他去和小伙伴踢球,摔包,抓人?妹妹肯定一边哭一边和妈妈告状。妈妈从小就向着妹妹,一根双棒冰棍掰开了,若是有一个上断了一截留在另一边上,那内个多的一定会给妹妹吃。好不容易摊了一个鸡蛋饼,也是妹妹吃大的,哥哥尝尝,剩下的大家再吃。哥哥看着别人的玩具拉着妹妹的手,不让她乱动,因为她玩东西不知道爱惜总是给弄坏,虽然哥哥自己也想玩一下。看着别人踢完球流着汗四散的被各自的父母叫回家吃饭,小男孩也拉着妹妹回家了。
小男孩的父母还没有回来他们还在卖东西,妹妹却饿的开始乱叫了,不过这可难不倒这个长大的小男子汉,熟练的把上午去菜市场捡的小土豆洗干净,煮在锅里,再把中午省的馒头放在蒸屉压在锅上,跳下小木凳再去洗菠菜,一会捞出土豆后把菠菜用热水一焯,拌一拌,土豆捞出来用凉水一冲再剥皮很容易的,光溜溜的小土豆,用大菜刀一压,最后拌上盐和糖还有胡椒面,就是他妹妹最喜欢吃的土豆泥了。每次他妹妹吃都会让小鼻子上也粘着黄黄的,就像她以前拉在尿布上的臭臭一样。男孩哄睡了妹妹,坐在小木凳上,其实他还有个大大的忧愁,别的孩子6岁都去上小学了,可他却没有,爸爸说明年你妹妹再大点,再去上吧。
班里男孩年级最大,所以理所当然的他成了班长,班长自然也要成绩最好,最听老师的话。父母很高兴,开家长会都能吵一架谁去,最后都是妈妈美滋滋的被老师表扬。妹妹可就不高兴了,每天被送到托儿所前都要和她哥打架,还会咬人。被咬的都紫了的胳膊牵着妹妹的手送到托儿所,看着妹妹别扭的样子,刚刚的不开心也就顺着牙印上的血一起擦掉了。
留不住的时间就像一个个从指间划走的砂砾,攥的越紧,跑的越快,可一撒手,那就全都离开了。妹妹有个心事,哥哥就要从小学毕业了,要回老家区上初中,之后就不能接送自己上下学了。书包要自己背了,衣服要自己穿了,累了也没人背了,冰棍吃的再快也没有别人的可以抢了。妹妹好像想到了这些,也好像只是不习惯一直理所应当的人不在了。
人总是能适应的,对于妹妹来说,每个月哥哥坐火车来的日子是最开心的时候。那一天,哥哥会提前跟老师打招呼,提前离开住宿式的学校,到火车站买一张最便宜的车票,座上6个钟头再座公交来见自己的父母和妹妹。爸爸妈妈会做好多好吃的,哥哥也会配她玩,跟她说自己在学校的事。妹妹其实有个想法,她知道哥哥其实是两周就放一次假,她想让哥哥每次都回来,但爸爸说爷爷奶奶那还要你哥回去呢。爸爸还说你哥回你爷爷奶奶那只用1小时就够了,来这来回就要占半天时间,以后放长假再来吧,别太累了。哥哥只是摇摇头揉了揉妹妹撅起的脸颊。
妹妹对老家的印象并不好,到处都是牛粪的臭味,连自来水都没有,卫生间也没有,有的是臭气熏天的茅房。所以初中她决定留在北京继续上,反正也有她哥回去陪她爷爷奶奶了,就不需要她也回去了。妈妈也认为女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好。可在身边又如何呢,他们这么忙,哪有时间管她呢。上了高中的哥哥有了自己的手机,妹妹自然也要有的。
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初中已经是个很适合谈恋爱的时期了,至少在13年的时候,初中生谈恋爱已经比较常见了。刚步入青春期的男生总是无处宣泄自己的活力,追求女生自然成了首选。有着自己的手机,可以随便出去玩,零花钱也多,长得可爱的她自然成了首选。男生们自己互相攀比着不断筛掉不够资格的人,终于决出了一位优秀的强者,帅气,时尚,有着自己的电动车,手机,远超同龄人的零花钱。成功的少年走到了她的面前,他要宣示自己的主权,从未经历过的少女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期待,便成为了班上最耀眼饿的情侣。女生往往比男生成熟的更早,所以相比男生更像是一场游戏一样的决斗而言,女生之间的竞争往往更加激烈。
几乎是每天都要打电话过来烦人的妹妹终于不怎么骚扰自己了,哥哥欣慰着能够节省的电话费与时间,想着妹妹再电话里说的男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哥哥来说每个月的电话开销真的不是一个小的数目,18岁的少年正是热血冲动的时候,二线城市的高中哪怕是重点一中也一样,男生间总会因为一点奇怪的问题发生摩擦,哪怕是成绩优异的哥哥也一样。或者说从外地回来的他更加暴躁吧。初中,从北京回到小城市的他说着格格不入的普通话,被周边的同龄人们用方言中的外来人称呼“侉子”,老师提倡着说普通话,用着奇怪的夹杂着方言与口音的普通话表扬这个从大城市出来的少年,好像这是自己教的一样,让大家向他看齐。各个小学的同学们成为了一个个好朋友,只有这个外来者孤零零的独自打饭,独自休息。外来者的口音建立起的城墙还没倒塌,成绩的壁垒就已经立起,奥数,华罗庚竞赛,春蕾正文,城镇里的孩子们从来都没听说过的荣誉一个有一个属于了那个外来者,特立独行的他。
习惯了被针对,习惯了争斗,自然难以有个好脾气,或者说,从小忍让妹妹,做父母长辈眼中的好孩子让他不断积累着难以言喻的情绪。崭新的天地,没有人认识的新环境和恶意的同龄人。一直是好孩子的他打人了,但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他那里是在田野里长大的少年的对手。可那又如何。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只有耐心或许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吧。独特的人更能收到其他人的关注,更何况这个独特的家伙还经常上台在全校的面前领奖。女生们对这样的家伙更好奇,自然男生就更不喜欢这个装逼的人了。磕磕碰碰的初中终于走过了,中考让少年们分出了三六九等,理所当然的他成了最好的高中的一份子,在这里都是一些好学生,和一些比他耀眼多了的二代们。
高中的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因为在这里他并不显眼,有成绩比他好的,有相貌更帅气的,也有更独特的。有了朋友就有了社交,有了社交就有了纷争,对于十七八岁的壮小伙而言纷争意味着受伤。打伤了别人自然要给别人看医生。妹妹有一周没打电话过来了,他觉得有些不习惯,吃完了早上剩下的面饼,掏出手机打了过去。挂断了。这是第一次,妹妹连接都没接就挂断了他的电话。也许有事再忙。等到熄灯后宿管离开,他来到阳台上再一次打了过去。还是挂断了。再打,依然如此。没有不接,没有忙线。只是一遍遍挂断。
这是他第一次翻墙,也是他第一次逃学,在凌晨时分,他带着从同学手里借的钱打车来到火车站。因为带人去诊所缝针,花完了这个月的生活费,又不想和父母说,他已经吃了一周的方便面。感谢白象方便面,一块钱的价格就有两块面饼,不仅自身有味道,还带有一包调味粉,让他可以用来沾馒头。只不过这个晚上过后,可能连这个也吃起来吧,少年在心里调侃着自己,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女生的嫉妒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发酵。男生中受欢迎的少女和女生中受欢迎少年成为情侣,对于男生而言可能是羡慕,是可以玩笑的打闹,但在女生里这就是令人不悦的炫耀了。哪怕仅仅只是放学后他送她回家这种无感紧要的事。不愧是兄妹,姗姗来迟的针对让从小备受宠爱的她措手不及。被刻画的课桌,被偷走的校服,被撕坏的书籍。虽然只是一件件小事,但这让她具足无措,老师只是在班会上提了提,迎来的只是变本加厉。攥紧了手机,不知道该和谁说才能解决。第一个想到的是已经远去的哥哥。说了又能如何?让他白白担心而已。和父母么?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了,他们总是在凌晨回来,在清晨离开,又或者好几天不回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
晚上哥哥打来了电话,看着电话上的提示,眼泪一下就忍不住了。这样怎么不让他担心呢。晚上等着父母回来,今天回来了我就和他们说,转学。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该上学的时间了。父母的房间纹丝未动,那就等今天晚上吧。虽然对学校感到抗拒单还是缓缓的走向学校。
进校门前,被人拉倒了一旁,错愕见看到了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出门前收拾好的心情在这一刻决堤。被他搂在怀里,轻轻的拍打着后背。所有的委屈顺着眼泪流到了他的胸口上。被他擦干,拉着手进到了学校。
他从班主任的办公室出来,对她笑了笑,这是她最熟悉的笑,送她去幼儿园时,送她上小学时,登上火车回头时,都是这个笑容。
送她到班上后,哥哥把那个小男朋友叫了出去,不知道说了什么,之后又找了几个男生出去,回来时每个男生都神采奕奕的。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些奇怪。之后哥哥又进来走到几个女生的桌前,敲了敲桌子,把她们也叫了出去。之后就走了。放学时又出现在了校门外。背着她的书包,一起回了家。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哥哥生气的样子,或许不是第一次,但以前都是皮笑肉不笑的,纠结的样子。这次没有一丝一毫的笑容,只有让她感到害怕的争吵,和父亲的怒火还有母亲的哭声。这让她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间,只敢躲起来听着外面的争吵。直到他推开门,顶着被抽红的脸叫她洗手吃饭。
哥哥走了,一如既往的座上火车,朝她挥手,脸上带着她熟悉的微笑。
2000年的一天北京的一个医院诞生了一个男婴,就在同一个婴儿房里还有十二个女儿,育婴房外有个男人找到了这个男婴的父亲,提出了一个现在很难理解的请求,想换孩子,10w和楼下的轿车换这个男孩。男婴的父亲只是一个进京北漂的年轻人,虽然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但他也不过是个24岁的小伙子。来北京七年多吃的苦好像有一辈子那么多,这10w还有那个黑色的轿车都是他从没想过的东西,而她的媳妇还在重症病房监护,胃出血,大出血,急需着钱来维持着她的生命。对于一个15岁辍学离开家17岁北漂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关卡。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传统思维的男人来说,把自己儿子给别人简直是最可怕的丢脸。
95年的冬天在一个小村子里的一件土房中,一个17岁的女性在土炕上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蹩脚的接生婆剪断的脐带让这个男孩的肚脐比别人都大,也让这个女人刚从鬼门关回来就又去了一次。99年的冬天女人的丈夫因为和别人抢地方买水果把人打伤进了局子,她怀揣着仅有的20块带着一个不满5岁的男孩度过了跨世纪的新年,等回了那个会动手打骂她的男人。脸面对于一个让自己的女人无法幸福的男人来说,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
5岁的孩子趴在床头看着一个瘦小的像个小猴子一样的女婴,有些费解,还有一点开心,和一点点的不知所措。这是你的妹妹,作为哥哥你以后一定要保护她,照顾她,让着她。病床上的女人虽然虚弱,但眼里流露出来的光让男孩觉得,妈妈说的就是自己该做的,理所当然。这一天,男孩好像长大了一些。
5岁的孩子会做什么呢?父母出门时会把暖壶从桌子上拿到地上,也需别人家可能正好相反吧,但这对男孩来说才是对的,因为他还没法站在椅子上把暖壶拿下来,这对他来说太危险了。长大了的男孩已经知道婴儿哭闹是她饿了,或者是拉了尿了。闻闻小家伙臭不臭,摸摸屁股湿不湿,最后沏一壶奶粉基本上就能哄好那个早早就懂事的婴儿。懂事的小家伙让她的哥哥省心了不少,比起不明就里的哭闹她更喜欢一边嘬奶瓶一边看着哥哥对着她做鬼脸,逗她笑。父母回到家看着床上睡着的一大一小,床底下粘着屎的尿布也就不那么臭了。
小孩子长大的好像特别快,快的让人猝不及防,昨天还在咿呀学语的婴儿,今天就能跟在她哥哥屁股后头捣乱了。带着跟屁虫的男孩有个小小的忧愁,别的男孩不喜欢他妹妹,带着个小家伙玩不痛快,踢球都不敢使劲。让妹妹自己回家,他去和小伙伴踢球,摔包,抓人?妹妹肯定一边哭一边和妈妈告状。妈妈从小就向着妹妹,一根双棒冰棍掰开了,若是有一个上断了一截留在另一边上,那内个多的一定会给妹妹吃。好不容易摊了一个鸡蛋饼,也是妹妹吃大的,哥哥尝尝,剩下的大家再吃。哥哥看着别人的玩具拉着妹妹的手,不让她乱动,因为她玩东西不知道爱惜总是给弄坏,虽然哥哥自己也想玩一下。看着别人踢完球流着汗四散的被各自的父母叫回家吃饭,小男孩也拉着妹妹回家了。
小男孩的父母还没有回来他们还在卖东西,妹妹却饿的开始乱叫了,不过这可难不倒这个长大的小男子汉,熟练的把上午去菜市场捡的小土豆洗干净,煮在锅里,再把中午省的馒头放在蒸屉压在锅上,跳下小木凳再去洗菠菜,一会捞出土豆后把菠菜用热水一焯,拌一拌,土豆捞出来用凉水一冲再剥皮很容易的,光溜溜的小土豆,用大菜刀一压,最后拌上盐和糖还有胡椒面,就是他妹妹最喜欢吃的土豆泥了。每次他妹妹吃都会让小鼻子上也粘着黄黄的,就像她以前拉在尿布上的臭臭一样。男孩哄睡了妹妹,坐在小木凳上,其实他还有个大大的忧愁,别的孩子6岁都去上小学了,可他却没有,爸爸说明年你妹妹再大点,再去上吧。
班里男孩年级最大,所以理所当然的他成了班长,班长自然也要成绩最好,最听老师的话。父母很高兴,开家长会都能吵一架谁去,最后都是妈妈美滋滋的被老师表扬。妹妹可就不高兴了,每天被送到托儿所前都要和她哥打架,还会咬人。被咬的都紫了的胳膊牵着妹妹的手送到托儿所,看着妹妹别扭的样子,刚刚的不开心也就顺着牙印上的血一起擦掉了。
留不住的时间就像一个个从指间划走的砂砾,攥的越紧,跑的越快,可一撒手,那就全都离开了。妹妹有个心事,哥哥就要从小学毕业了,要回老家区上初中,之后就不能接送自己上下学了。书包要自己背了,衣服要自己穿了,累了也没人背了,冰棍吃的再快也没有别人的可以抢了。妹妹好像想到了这些,也好像只是不习惯一直理所应当的人不在了。
人总是能适应的,对于妹妹来说,每个月哥哥坐火车来的日子是最开心的时候。那一天,哥哥会提前跟老师打招呼,提前离开住宿式的学校,到火车站买一张最便宜的车票,座上6个钟头再座公交来见自己的父母和妹妹。爸爸妈妈会做好多好吃的,哥哥也会配她玩,跟她说自己在学校的事。妹妹其实有个想法,她知道哥哥其实是两周就放一次假,她想让哥哥每次都回来,但爸爸说爷爷奶奶那还要你哥回去呢。爸爸还说你哥回你爷爷奶奶那只用1小时就够了,来这来回就要占半天时间,以后放长假再来吧,别太累了。哥哥只是摇摇头揉了揉妹妹撅起的脸颊。
妹妹对老家的印象并不好,到处都是牛粪的臭味,连自来水都没有,卫生间也没有,有的是臭气熏天的茅房。所以初中她决定留在北京继续上,反正也有她哥回去陪她爷爷奶奶了,就不需要她也回去了。妈妈也认为女孩子还是在父母身边好。可在身边又如何呢,他们这么忙,哪有时间管她呢。上了高中的哥哥有了自己的手机,妹妹自然也要有的。
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初中已经是个很适合谈恋爱的时期了,至少在13年的时候,初中生谈恋爱已经比较常见了。刚步入青春期的男生总是无处宣泄自己的活力,追求女生自然成了首选。有着自己的手机,可以随便出去玩,零花钱也多,长得可爱的她自然成了首选。男生们自己互相攀比着不断筛掉不够资格的人,终于决出了一位优秀的强者,帅气,时尚,有着自己的电动车,手机,远超同龄人的零花钱。成功的少年走到了她的面前,他要宣示自己的主权,从未经历过的少女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期待,便成为了班上最耀眼饿的情侣。女生往往比男生成熟的更早,所以相比男生更像是一场游戏一样的决斗而言,女生之间的竞争往往更加激烈。
几乎是每天都要打电话过来烦人的妹妹终于不怎么骚扰自己了,哥哥欣慰着能够节省的电话费与时间,想着妹妹再电话里说的男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哥哥来说每个月的电话开销真的不是一个小的数目,18岁的少年正是热血冲动的时候,二线城市的高中哪怕是重点一中也一样,男生间总会因为一点奇怪的问题发生摩擦,哪怕是成绩优异的哥哥也一样。或者说从外地回来的他更加暴躁吧。初中,从北京回到小城市的他说着格格不入的普通话,被周边的同龄人们用方言中的外来人称呼“侉子”,老师提倡着说普通话,用着奇怪的夹杂着方言与口音的普通话表扬这个从大城市出来的少年,好像这是自己教的一样,让大家向他看齐。各个小学的同学们成为了一个个好朋友,只有这个外来者孤零零的独自打饭,独自休息。外来者的口音建立起的城墙还没倒塌,成绩的壁垒就已经立起,奥数,华罗庚竞赛,春蕾正文,城镇里的孩子们从来都没听说过的荣誉一个有一个属于了那个外来者,特立独行的他。
习惯了被针对,习惯了争斗,自然难以有个好脾气,或者说,从小忍让妹妹,做父母长辈眼中的好孩子让他不断积累着难以言喻的情绪。崭新的天地,没有人认识的新环境和恶意的同龄人。一直是好孩子的他打人了,但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他那里是在田野里长大的少年的对手。可那又如何。一次不成两次,两次不成就三次,只有耐心或许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吧。独特的人更能收到其他人的关注,更何况这个独特的家伙还经常上台在全校的面前领奖。女生们对这样的家伙更好奇,自然男生就更不喜欢这个装逼的人了。磕磕碰碰的初中终于走过了,中考让少年们分出了三六九等,理所当然的他成了最好的高中的一份子,在这里都是一些好学生,和一些比他耀眼多了的二代们。
高中的他有了自己的朋友,因为在这里他并不显眼,有成绩比他好的,有相貌更帅气的,也有更独特的。有了朋友就有了社交,有了社交就有了纷争,对于十七八岁的壮小伙而言纷争意味着受伤。打伤了别人自然要给别人看医生。妹妹有一周没打电话过来了,他觉得有些不习惯,吃完了早上剩下的面饼,掏出手机打了过去。挂断了。这是第一次,妹妹连接都没接就挂断了他的电话。也许有事再忙。等到熄灯后宿管离开,他来到阳台上再一次打了过去。还是挂断了。再打,依然如此。没有不接,没有忙线。只是一遍遍挂断。
这是他第一次翻墙,也是他第一次逃学,在凌晨时分,他带着从同学手里借的钱打车来到火车站。因为带人去诊所缝针,花完了这个月的生活费,又不想和父母说,他已经吃了一周的方便面。感谢白象方便面,一块钱的价格就有两块面饼,不仅自身有味道,还带有一包调味粉,让他可以用来沾馒头。只不过这个晚上过后,可能连这个也吃起来吧,少年在心里调侃着自己,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女生的嫉妒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发酵。男生中受欢迎的少女和女生中受欢迎少年成为情侣,对于男生而言可能是羡慕,是可以玩笑的打闹,但在女生里这就是令人不悦的炫耀了。哪怕仅仅只是放学后他送她回家这种无感紧要的事。不愧是兄妹,姗姗来迟的针对让从小备受宠爱的她措手不及。被刻画的课桌,被偷走的校服,被撕坏的书籍。虽然只是一件件小事,但这让她具足无措,老师只是在班会上提了提,迎来的只是变本加厉。攥紧了手机,不知道该和谁说才能解决。第一个想到的是已经远去的哥哥。说了又能如何?让他白白担心而已。和父母么?已经好几天没有看到了,他们总是在凌晨回来,在清晨离开,又或者好几天不回来。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
晚上哥哥打来了电话,看着电话上的提示,眼泪一下就忍不住了。这样怎么不让他担心呢。晚上等着父母回来,今天回来了我就和他们说,转学。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该上学的时间了。父母的房间纹丝未动,那就等今天晚上吧。虽然对学校感到抗拒单还是缓缓的走向学校。
进校门前,被人拉倒了一旁,错愕见看到了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出门前收拾好的心情在这一刻决堤。被他搂在怀里,轻轻的拍打着后背。所有的委屈顺着眼泪流到了他的胸口上。被他擦干,拉着手进到了学校。
他从班主任的办公室出来,对她笑了笑,这是她最熟悉的笑,送她去幼儿园时,送她上小学时,登上火车回头时,都是这个笑容。
送她到班上后,哥哥把那个小男朋友叫了出去,不知道说了什么,之后又找了几个男生出去,回来时每个男生都神采奕奕的。看自己的眼神也有些奇怪。之后哥哥又进来走到几个女生的桌前,敲了敲桌子,把她们也叫了出去。之后就走了。放学时又出现在了校门外。背着她的书包,一起回了家。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哥哥生气的样子,或许不是第一次,但以前都是皮笑肉不笑的,纠结的样子。这次没有一丝一毫的笑容,只有让她感到害怕的争吵,和父亲的怒火还有母亲的哭声。这让她不敢走出自己的房间,只敢躲起来听着外面的争吵。直到他推开门,顶着被抽红的脸叫她洗手吃饭。
哥哥走了,一如既往的座上火车,朝她挥手,脸上带着她熟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