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ALDO_MAN
2021-03-10T03:27:03+00:00
第一次通关伊苏9大概是两个月前,通关之前的思路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我分别在第一章,第四章,第七章的时候猜测过后面剧情如何发生,结果竟没有一个对得上,这点倒是出乎我的意料。然而,第四章到第七章,以及最后两章感觉有点不太像同一个游戏的样子。最近几天因为又梦到了伊苏9,所以想要试着拿来再分析一下。(游玩全程没看攻略,没参与讨论,而且探索率也没到100%。因为是日文版,而伊苏的日文版从7开始有个特点,那就是汉字特别多,但用法和中文很不一样,所以难免让人犯迷糊。这点在8里面还不太明显,但9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了,所以估计有会错意的地方。以下讨论基于以上前提展开)
伊苏9从放出来的那刻就有暗示巴尔杜克原型是法国巴黎,而冒险的主舞台监狱正是参考了巴士底狱,而故事同样引入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传说为背景,这点倒是贯穿始终。首先是第一二三章,塑造了一个被帝国占领的从属国,准确来说国都没了,因为格利亚王在8年前反抗罗门帝国的侵略中就已经身死国灭,现在管理这里的是罗门帝国的红衣主教(枢機卿)。但就在亚特鲁来到这里不久前,红衣主教离奇失踪,而同时,街上流传着“怪人”出没的传言。第三章结束,玩家知道了巴尔杜克的不稳,社会暗流涌动。另一方面,被关在监狱的另一个亚特鲁开始了解监狱的内情。
于是第四章开始,我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说不定外面的“赤之王”就是被关在监狱里的亚特鲁的梦境,最开始表现的脱狱只是他做的一个很“真实”的梦,而其他怪人的真身说不定也在监狱里面。而这座机关重重,结构复杂的监狱就是要保护最深处一个或许能把梦境具象化的东西。然后,就被打脸了,监狱里并没有关着其他像是怪人的人物。这时我才开始注意到说明书上印的《バルドゥークの檻》摘出来的文字,最后一句或者倒数第二句是どちらも真実なのだ。当时我根本理解不了这句话,因为两边都是真实的这个事情根本没法表现出来。剧情继续走下去,四五六章,结果导向的却是隐约可见的政治戏码。监狱的内情,突然增加的无辜囚人,罗门帝国的腐败,暗中活跃的格利亚解放组织,不安定的教会骑士团等。这让我觉得有些不妙,坏了,是不是编剧写轨迹写多串戏了。。。
于是第七章开始,我猜测后面是不是要闹监狱风暴,就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拆了巴士底狱?第七章标题确实是監獄狂騒曲,但主角一行人并没有从正门闯进去,却还是找隐藏的废弃通道潜入进去,而且也没有释放囚人,相反,最后阿普莉莉丝还被一枪给崩了……到这里我就彻底看不懂了,因为剧情到这里差不多能猜到阿普莉莉丝是个很关键的人物,怎么还没“出场”(指她的主题章节)就没了呢?接着剧情急转直下。最后两章突然变成克隆人的故事,还安排了真亚特鲁和复制人的见面。。。最后结局确实是永远终结了“怪人之夜”,但回想一下最后两个章节,和前面联系好像真的不太紧密。当然到这时候我也明白了那句两边都是真实的指的是什么了。从另一个角度,亚特鲁的真身没参与前八章的冒险,不知道在二人合体之后“赤之王”的记忆会不会保留在他脑海中。
总的来说,伊苏9的叙事以第7章为分界明显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群像,每个怪人一个专属章节,但专属章节并没有完全表现这个人,还有一部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在后面章节的支线任务里面。第2章是白猫的忧郁——善良的白猫想要帮助那些被帝国摧毁希望的人;第3章是鹰的疯狂——混乱邪恶,不分哪方势力乱杀一气;第4章是人偶寻找的东西——圣女雕像,和她的身世有很大关系的东西;第5章是猛牛的宝物——当作家人对待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第6章是背教者的秘密——故事背景的百年战争是由宗教引起的,甚至还牵扯到了神。在第8章的支线里面,对白猫,鹰,猛牛,背教者的身世做了补充说明,而人偶,圣女和炼金术师则变成了主线。这么一梳理就发现,阿普莉莉丝似乎也应该有一个专属章节。后面剧情中表现出来的她的故事应该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然而作为不可操作角色,她的专属章节恐怕不太好写。而且更纠结的一点是,如果详细介绍阿普莉莉丝的过去的话,难免会把不列大(百年战争中格利亚的对立方)给卷进来,那就变成了跨度500年以上的更复杂的政治戏了。
所以伊苏9到最后还是变成了大杂烩,比起前作8的个人英雄主义,它是一部群像剧,从巴尔杜克这个舞台出发,展现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只是可惜了阿普莉莉丝的牺牲。但从探讨人是什么的这个角度出发,似乎也没有一个中心思想,而最后强行关闭了“怪人之夜”,也没有对负情绪的存在的必然性进行讨论。最可惜的是最后太赶工了,消灭从负能量中诞生魔物的根源就干巴巴一场战斗,没有像前作那样在起源的大地的探索以及那段经历中能得到什么。这一作并没有比8差很多,只是略有遗憾,两作侧重点也完全不同。通关之后,用第7章标题“監獄狂騒曲”作为整个游玩的感受。在怪人之夜如同狂想曲一般的狂欢,等天亮了就曲终人散。这是编剧在告诉亚特鲁,也是在告诉玩家,是时候从对丹娜的执念中解脱出来,去感受这个更大而且更复杂的世界了。
伊苏9从放出来的那刻就有暗示巴尔杜克原型是法国巴黎,而冒险的主舞台监狱正是参考了巴士底狱,而故事同样引入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传说为背景,这点倒是贯穿始终。首先是第一二三章,塑造了一个被帝国占领的从属国,准确来说国都没了,因为格利亚王在8年前反抗罗门帝国的侵略中就已经身死国灭,现在管理这里的是罗门帝国的红衣主教(枢機卿)。但就在亚特鲁来到这里不久前,红衣主教离奇失踪,而同时,街上流传着“怪人”出没的传言。第三章结束,玩家知道了巴尔杜克的不稳,社会暗流涌动。另一方面,被关在监狱的另一个亚特鲁开始了解监狱的内情。
于是第四章开始,我就有了这么一个想法,说不定外面的“赤之王”就是被关在监狱里的亚特鲁的梦境,最开始表现的脱狱只是他做的一个很“真实”的梦,而其他怪人的真身说不定也在监狱里面。而这座机关重重,结构复杂的监狱就是要保护最深处一个或许能把梦境具象化的东西。然后,就被打脸了,监狱里并没有关着其他像是怪人的人物。这时我才开始注意到说明书上印的《バルドゥークの檻》摘出来的文字,最后一句或者倒数第二句是どちらも真実なのだ。当时我根本理解不了这句话,因为两边都是真实的这个事情根本没法表现出来。剧情继续走下去,四五六章,结果导向的却是隐约可见的政治戏码。监狱的内情,突然增加的无辜囚人,罗门帝国的腐败,暗中活跃的格利亚解放组织,不安定的教会骑士团等。这让我觉得有些不妙,坏了,是不是编剧写轨迹写多串戏了。。。
于是第七章开始,我猜测后面是不是要闹监狱风暴,就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拆了巴士底狱?第七章标题确实是監獄狂騒曲,但主角一行人并没有从正门闯进去,却还是找隐藏的废弃通道潜入进去,而且也没有释放囚人,相反,最后阿普莉莉丝还被一枪给崩了……到这里我就彻底看不懂了,因为剧情到这里差不多能猜到阿普莉莉丝是个很关键的人物,怎么还没“出场”(指她的主题章节)就没了呢?接着剧情急转直下。最后两章突然变成克隆人的故事,还安排了真亚特鲁和复制人的见面。。。最后结局确实是永远终结了“怪人之夜”,但回想一下最后两个章节,和前面联系好像真的不太紧密。当然到这时候我也明白了那句两边都是真实的指的是什么了。从另一个角度,亚特鲁的真身没参与前八章的冒险,不知道在二人合体之后“赤之王”的记忆会不会保留在他脑海中。
总的来说,伊苏9的叙事以第7章为分界明显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群像,每个怪人一个专属章节,但专属章节并没有完全表现这个人,还有一部分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表现在后面章节的支线任务里面。第2章是白猫的忧郁——善良的白猫想要帮助那些被帝国摧毁希望的人;第3章是鹰的疯狂——混乱邪恶,不分哪方势力乱杀一气;第4章是人偶寻找的东西——圣女雕像,和她的身世有很大关系的东西;第5章是猛牛的宝物——当作家人对待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们;第6章是背教者的秘密——故事背景的百年战争是由宗教引起的,甚至还牵扯到了神。在第8章的支线里面,对白猫,鹰,猛牛,背教者的身世做了补充说明,而人偶,圣女和炼金术师则变成了主线。这么一梳理就发现,阿普莉莉丝似乎也应该有一个专属章节。后面剧情中表现出来的她的故事应该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然而作为不可操作角色,她的专属章节恐怕不太好写。而且更纠结的一点是,如果详细介绍阿普莉莉丝的过去的话,难免会把不列大(百年战争中格利亚的对立方)给卷进来,那就变成了跨度500年以上的更复杂的政治戏了。
所以伊苏9到最后还是变成了大杂烩,比起前作8的个人英雄主义,它是一部群像剧,从巴尔杜克这个舞台出发,展现的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只是可惜了阿普莉莉丝的牺牲。但从探讨人是什么的这个角度出发,似乎也没有一个中心思想,而最后强行关闭了“怪人之夜”,也没有对负情绪的存在的必然性进行讨论。最可惜的是最后太赶工了,消灭从负能量中诞生魔物的根源就干巴巴一场战斗,没有像前作那样在起源的大地的探索以及那段经历中能得到什么。这一作并没有比8差很多,只是略有遗憾,两作侧重点也完全不同。通关之后,用第7章标题“監獄狂騒曲”作为整个游玩的感受。在怪人之夜如同狂想曲一般的狂欢,等天亮了就曲终人散。这是编剧在告诉亚特鲁,也是在告诉玩家,是时候从对丹娜的执念中解脱出来,去感受这个更大而且更复杂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