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个科普视频才知道,原来测不准原理不是由于测试手段限制或者观测带来的微小的干扰

BegalOnlen-avatar

BegalOnlen

2021-11-25T12:06:11+00:00

而是从原理上,就是如此,不可能测的准。

测量精度是个共轭量,必然不可能都精准。
还有就是理论上测量顺序都是非互易的。

那么话说回来了

为何过去那么多科普视频都是说,由于观测需要光子,光子干扰被测物体,所以测不准。

这种说法为何这么流行?
LoLo-avatar

LoLo

你个科普读物还要先铺垫两小时?[s:a2:不明觉厉]
ZupaSnipaSK-avatar

ZupaSnipaSK

哪个科普说过?
Morisu-avatar

Morisu

什么理论?
是真理吗?
Nxs_King David-avatar

Nxs_King David

后者其实也是一种原因[s:ac:哭笑][s:ac:哭笑]
cypher-avatar

cypher

[quote][tid=29606833]Topic[/tid] Post by [uid=40714906]神指加藤鹰[/uid] (2021-11-26 20:10):

而是从原理上,就是如此,不可能测的准。

测量精度是个共轭量,必然不可能都精准。
还有就是理论上测量顺序都是非互易的。

那么话说回来了

为何过去那么多科普视频都是说,由于观测需要光子,光子干扰被测物体,所以测不准。

这种说法为何这么流行?[/quote]我告诉你,绝大多数人不能接受违反直觉的量子物理,所以就找了个能说服自己的理由。 而观察需要光子,光子影响结果这个说法比较符合直觉。
halal draven-avatar

halal draven

观测手段也不仅仅是光子。
Orreborremanen-avatar

Orreborremanen

你需要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被科普视频带着走
L0liNekoTrap-avatar

L0liNekoTrap

我理解这跟信号时长与频率分辨率的关系一样?两者成反比关系,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的
lilyyy-avatar

lilyyy

观测光子这个误区确实有点大,让人总以为是眼睛或者照相机捕捉到光子的位置,并不影响光子后续行动一样。实际上观测光子靠的是探测器,探测器感应就得把光子吸收,吸收后只能获取这个光子的位置,就获取不了其他量了。
jayyy.-avatar

jayyy.

我记得测不准原理是计算出来的,一个精确了,另一个就会区域很宽。你说的那个说法只是为了科普理解的通俗比喻说法
BegalOnlen-avatar

BegalOnlen

[quote][pid=569097420,29606833,1]Reply[/pid] Post by [uid=62919544]Optical_W[/uid] (2021-11-26 20:26):

观测光子这个误区确实有点大,让人总以为是眼睛或者照相机捕捉到光子的位置,并不影响光子后续行动一样。实际上观测光子靠的是探测器,探测器感应就得把光子吸收,吸收后只能获取这个光子的位置,就获取不了其他量了。[/quote]也不是这样 说的是量子的速度和位置的精度从理论上就是个共轭量

即便是什么都不参与,没光子什么事,神一样的测量,也还是得不到两者都精确的值
gawax-avatar

gawax

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是大学物理的必修内容
[s:ac:哭笑]由此可见你应该不是理工科带学生
King_Wolf-avatar

King_Wolf

一般叫不确定性原理
xWan-avatar

xWan

[s:ac:偷笑]波粒二象性一群人讨论的如数家珍,不懂的连理工本科学历都被取消了。
结果一个三门问题还次次吵出高楼。
Un4in-avatar

Un4in

事实上你测量万事万物都测不准,只不过宏观物体没那么敏感罢了
SpeedyGalaxy7-avatar

SpeedyGalaxy7

开始时认为是实验限制,后来用傅立叶变换推出来的
Mystdream-avatar

Mystdream

不确定原理就是你说的一种内禀特性,是不依赖于测量的
这也不需要看科普,曾谨言书上前言就把这个问题讨论的很清楚了
gabe13-avatar

gabe13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非对易的算符无法同时测量得到精确值 我记得大致是这么表示的吧,量子力学最基础的东西了,大物肯定要讲的
Mahamies-avatar

Mahamies

长庚星和启明星也不能同时出现在天上[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