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naro
2021-06-15T07:32:01+00:00
楼主玩剧本是个新人,目前一共也就玩过10个本,但是由于楼主本身是一个推理迷,热衷于一些推理小说,所以打本也会比较有倾向的选择带有推理、硬核标签的剧本。
但是这些本反而是让楼主体感最差的本,因为这些本对于推理这个行为,尤其是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并找向最终线索的这一过程的还原度,非常非常低,且线索和行为之间,缺乏基本的,乃至于是常识性的逻辑导向。这就导致了我在打本的时候,破开迷雾获取真相的成就感和颅内快感被极大的削弱,自然也很难获得阅读小说时,翻开揭迷页前的那种期待,以及自己推理正确后的那种满足。
这一方面,是受限于剧本的形式。为了保证所有参与剧本的玩家获得比较饱满的参与感,作者不得不把线索分散在各个玩家的剧本当中,让玩家共同来构建线索链条。这是要为剧本这个形式所承受的必然结果,但是代价就是,受限于玩家水平的不一致,复原线索这条路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为了保证这个时间的长度,作者还需要设计大量的支线、分支来误导和混淆真正的线索,比如成堆的线索卡,其中大部分是指向支线分支的,真正属于主线的线索,其实量很小。花费了时间还不能保证线索还原的准确度和饱满度,于是大量的推理本,玩家所在做的,就是从一堆线索卡和个人剧本中,共享信息,筛选剥离对自己有用的线索,这其实和推理并没有太大关系,而只是单纯的在做信息筛选。
另一方面,也就是最严重的方面,是作者对于案件或者故事本身的不严谨和不用心,重点是不用心。这里我以《野蔷薇》举例
警告:前方包含《野蔷薇》剧本的核心诡计剧透,请谨慎观看。
整个本我打完的感觉就是,作者:啊,我想到一个创造密室的好办法,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就OK了,然后把任务填进去,故事填进去,线索藏一藏,一个号称推理的本,就完工了。极其敷衍且不负责任。我仿佛是一个想去看一部特别期待的电影的观众,却从头到尾都在看360P的清晰度,全损音质的大烂片,心里的失落程度诸位可想而知。
与之类似的,还有漓川,由于涉及到超自然因素,作者在这方面,就更加的放飞自我,更加不在乎细节,更加不用心,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我玩过的所有推理本在我看来,都是包装精美,制作精良,声势浩大,配合IP,演绎出色,立意上天,但是故事一塌糊涂的垃圾食品。
可以当做快销品被消费,但是不能当做好作品被欣赏。这也是我玩过的其他类型本的共性,包括情感本、还原本。不管写的多么高大上,盒子做的如何精致典雅,配音演员表现的如何卖力深入,但是故事写的极其敷衍甚至是丑陋。具体表现就是三刀两毒这种本,大行其道,又拖时间,又可以给一部分顶尖玩家展现的机会,所以一个本活了,其他人就疯狂抄袭模仿,换个皮就上市。这样的市场,和现在腾讯搞得那一套,何其相似。可能短时间的一两年内,可以赚得到热钱,块钱,但是一旦市场受众疲惫了,热度降的可能比狼人杀都快。
这是我的一点隐忧,也希望后续的作者,真的多用心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本子把,剧本剧本,归根到底,还是要有饱满的故事打底,才能触动人心。优秀的故事,固然万种挑一,但这不是普通剧本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借口。
剧本杀是个很好的社交和娱乐模式,希望它能更健康的发展吧
但是这些本反而是让楼主体感最差的本,因为这些本对于推理这个行为,尤其是抽丝剥茧、顺藤摸瓜并找向最终线索的这一过程的还原度,非常非常低,且线索和行为之间,缺乏基本的,乃至于是常识性的逻辑导向。这就导致了我在打本的时候,破开迷雾获取真相的成就感和颅内快感被极大的削弱,自然也很难获得阅读小说时,翻开揭迷页前的那种期待,以及自己推理正确后的那种满足。
这一方面,是受限于剧本的形式。为了保证所有参与剧本的玩家获得比较饱满的参与感,作者不得不把线索分散在各个玩家的剧本当中,让玩家共同来构建线索链条。这是要为剧本这个形式所承受的必然结果,但是代价就是,受限于玩家水平的不一致,复原线索这条路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为了保证这个时间的长度,作者还需要设计大量的支线、分支来误导和混淆真正的线索,比如成堆的线索卡,其中大部分是指向支线分支的,真正属于主线的线索,其实量很小。花费了时间还不能保证线索还原的准确度和饱满度,于是大量的推理本,玩家所在做的,就是从一堆线索卡和个人剧本中,共享信息,筛选剥离对自己有用的线索,这其实和推理并没有太大关系,而只是单纯的在做信息筛选。
另一方面,也就是最严重的方面,是作者对于案件或者故事本身的不严谨和不用心,重点是不用心。这里我以《野蔷薇》举例
警告:前方包含《野蔷薇》剧本的核心诡计剧透,请谨慎观看。
点击展开 ...
作者的不用心,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对核心诡计的设计和利用上。
野蔷薇第一幕,小野隆一死亡密室的造成,是小野枫利用年纪轻,身体发育不完善,还属于孩童,所以可以通过排气口,来达成的,这是整个案件最核心的诡计设计。
然而同样在第一幕,小野枫假装自杀的手法,则是利用园丁“海斗(记不清原名了,大家知道是园丁即可)”的尸体,伪装成自己的尸体来实现的。而海斗是一个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健壮成年人,剧本甚至有专门描述说到其体型。一个健壮的成年人的尸体,替换了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尸体。
两个机关的诡计,都利用到了凶手小野枫的体型,但是第一个说他未成年,16岁瘦小。第二个说他和健壮成年人无异。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诡计设计,我当初盘到这一层的时候,我几乎都要放弃思考了,这种粗糙且不负责任的密室设计,显然是没有用心去思考的结果。只有不进行前后行为的反推和证据设计,不反复的复盘和推导人物的行为动机,不做充足且周密的布置,才会出现如此可笑且简陋的设计。这是我玩过的几个推理本,都出现的最不可以被容忍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者也缺乏对推理故事的基本了解,其实这一条也可以被看做是第一条不用心的补完。一般的推理小说,其实不用说小说,哪怕是最简单的刑侦电视剧,都会强调,案发现场、凶器、作案动机、行凶手法等等可以牵扯出无数条线索的基本探案要素。而这些要素,都不提什么变格本了,就算是野蔷薇这种本格本,都很难做出合乎逻辑的线索链条来。
我再次以野蔷薇的核心诡计来举例。小野枫用钝器击打小野隆一后脑,后用绞杀动作,完成对小野隆一的杀害,造成其第二第三颈椎断裂。我当时还特意百度了一下绞杀的姿势,发现就是杀破狼里,甄子丹对托尼用的勒住脖子的姿势。那么,小野枫用钝器击打小野隆一后脑,造成其后脑大量出血,后又用绞杀对其实施杀害,那么。小野枫是如何做到,不让小野隆一后脑的血迹不沾染在自己身上的?如果没有做到,他又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清洗掉血迹的?要知道,血迹可不是一般的水就能清楚干净的,一次鲁米罗反应测试就能原形毕露。而他击打小野枫的钝器又是藏在何处的?小野隆一的后脑伤口呈现的创口形状对于一个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可以轻松分辨是撞击还是钝器击打。现场还有诸多有医学背景的NPC,例如北原彻医生等,全部没有交待。
还有很多很多这种线索和要素,推理本基本无法给出详细的,或者哪怕是一些基础的说明。野蔷薇给出的所有线索卡,都仅仅只为它粗糙且简陋核心诡计服务,完全没有对这些常规的要素给出任何说明。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较真,但是你既然主打推理小说,那么在这些细节上,给出一定的说明不是非常有必要的吗?例如,你完全可以设计,北原彻发现了问题,但是因为他也想小野隆一死,所以他还有些感激凶手,于是动了点手脚,帮助小野枫逃脱了。以此类推,很多可以在设定上就给出说明而不需要你去深究的线索,作者却完全没有往这方面去思考过。
野蔷薇第一幕,小野隆一死亡密室的造成,是小野枫利用年纪轻,身体发育不完善,还属于孩童,所以可以通过排气口,来达成的,这是整个案件最核心的诡计设计。
然而同样在第一幕,小野枫假装自杀的手法,则是利用园丁“海斗(记不清原名了,大家知道是园丁即可)”的尸体,伪装成自己的尸体来实现的。而海斗是一个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健壮成年人,剧本甚至有专门描述说到其体型。一个健壮的成年人的尸体,替换了一个发育不完全的尸体。
两个机关的诡计,都利用到了凶手小野枫的体型,但是第一个说他未成年,16岁瘦小。第二个说他和健壮成年人无异。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诡计设计,我当初盘到这一层的时候,我几乎都要放弃思考了,这种粗糙且不负责任的密室设计,显然是没有用心去思考的结果。只有不进行前后行为的反推和证据设计,不反复的复盘和推导人物的行为动机,不做充足且周密的布置,才会出现如此可笑且简陋的设计。这是我玩过的几个推理本,都出现的最不可以被容忍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者也缺乏对推理故事的基本了解,其实这一条也可以被看做是第一条不用心的补完。一般的推理小说,其实不用说小说,哪怕是最简单的刑侦电视剧,都会强调,案发现场、凶器、作案动机、行凶手法等等可以牵扯出无数条线索的基本探案要素。而这些要素,都不提什么变格本了,就算是野蔷薇这种本格本,都很难做出合乎逻辑的线索链条来。
我再次以野蔷薇的核心诡计来举例。小野枫用钝器击打小野隆一后脑,后用绞杀动作,完成对小野隆一的杀害,造成其第二第三颈椎断裂。我当时还特意百度了一下绞杀的姿势,发现就是杀破狼里,甄子丹对托尼用的勒住脖子的姿势。那么,小野枫用钝器击打小野隆一后脑,造成其后脑大量出血,后又用绞杀对其实施杀害,那么。小野枫是如何做到,不让小野隆一后脑的血迹不沾染在自己身上的?如果没有做到,他又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如何清洗掉血迹的?要知道,血迹可不是一般的水就能清楚干净的,一次鲁米罗反应测试就能原形毕露。而他击打小野枫的钝器又是藏在何处的?小野隆一的后脑伤口呈现的创口形状对于一个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可以轻松分辨是撞击还是钝器击打。现场还有诸多有医学背景的NPC,例如北原彻医生等,全部没有交待。
还有很多很多这种线索和要素,推理本基本无法给出详细的,或者哪怕是一些基础的说明。野蔷薇给出的所有线索卡,都仅仅只为它粗糙且简陋核心诡计服务,完全没有对这些常规的要素给出任何说明。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较真,但是你既然主打推理小说,那么在这些细节上,给出一定的说明不是非常有必要的吗?例如,你完全可以设计,北原彻发现了问题,但是因为他也想小野隆一死,所以他还有些感激凶手,于是动了点手脚,帮助小野枫逃脱了。以此类推,很多可以在设定上就给出说明而不需要你去深究的线索,作者却完全没有往这方面去思考过。
整个本我打完的感觉就是,作者:啊,我想到一个创造密室的好办法,先这样,再这样,然后这样就OK了,然后把任务填进去,故事填进去,线索藏一藏,一个号称推理的本,就完工了。极其敷衍且不负责任。我仿佛是一个想去看一部特别期待的电影的观众,却从头到尾都在看360P的清晰度,全损音质的大烂片,心里的失落程度诸位可想而知。
与之类似的,还有漓川,由于涉及到超自然因素,作者在这方面,就更加的放飞自我,更加不在乎细节,更加不用心,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我玩过的所有推理本在我看来,都是包装精美,制作精良,声势浩大,配合IP,演绎出色,立意上天,但是故事一塌糊涂的垃圾食品。
可以当做快销品被消费,但是不能当做好作品被欣赏。这也是我玩过的其他类型本的共性,包括情感本、还原本。不管写的多么高大上,盒子做的如何精致典雅,配音演员表现的如何卖力深入,但是故事写的极其敷衍甚至是丑陋。具体表现就是三刀两毒这种本,大行其道,又拖时间,又可以给一部分顶尖玩家展现的机会,所以一个本活了,其他人就疯狂抄袭模仿,换个皮就上市。这样的市场,和现在腾讯搞得那一套,何其相似。可能短时间的一两年内,可以赚得到热钱,块钱,但是一旦市场受众疲惫了,热度降的可能比狼人杀都快。
这是我的一点隐忧,也希望后续的作者,真的多用心多思考一下自己的本子把,剧本剧本,归根到底,还是要有饱满的故事打底,才能触动人心。优秀的故事,固然万种挑一,但这不是普通剧本就可以敷衍了事的借口。
剧本杀是个很好的社交和娱乐模式,希望它能更健康的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