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bby!
2021-07-19T20:31:05+00:00
因为今晚目睹了as吧的事件,再加上这次和之前一直频繁看到关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误解,这次实属是有感而发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最常见的言论就是什么都是生理方面的问题,和患者说生活美好没有意义,只有吃药物有用,这种说法广为流传反而是把那些患者往火坑里推,我个人有过一年的焦虑症+轻度抑郁史,就前年的事,也算是自己学习加总结经验吧。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就是长时间+严重的压抑,情绪低落,但又一直无法改善所以导致神经难以承受重担,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个本来好好的人不可能像是突然中了诅咒似的开始要死要活。身边人的陪伴,心理辅导和心情健康真的会很有用。
有抑郁症的人情绪是一直在不停的入不敷出的,得打破一直处于负面的情绪平衡,其实心理疾病就能得到改善了。
关于精神科医生,所谓的心理医生,我之前去的那个医院其实就是让你做了一个玩笑一样的测试,然后你就重度抑郁加焦虑症了,直接建议住院,后来说开药也是一开就开了一堆有不小副作用的药物,简直不关心你吃了这些有副作用的药物之后会是什么情况。其他的医院什么情况我就不了解了。就我所了解药物更多的就像是麻木了你的神经,让你觉得没有太多情绪,副作用也不小,可能本来问题不大,反而吃药吃出事情来了,所以当时我基本没有吃什么药。我觉得能不吃药的真的别吃。可以吃一些类似谷维素啊之类的辅助药物,最重要的还是开心就好,如果生活实在不能开心,就得打破局面,任何改变都是进步。
关于和抑郁症患者恋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其实很难影响到人的根本三观,该怎么生活还是可以怎么生活,很难有不受控制,就好像挂了个debuff,但人还是那个人。不过我抑郁情况比较轻。
以及自强非常重要,自己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学习相关知识,获取生活动力等等,都是得靠自己找来的。当然如果能寻求身边人的帮助就更好。
以上都是关于自身经验和不专业的自学而总结的一些观点,欢迎讨论。如果能因为这些帮助到谁就太好了。
你的这些言论都是你自己总结的关于自己的一些“经验”,这也许是你精神状态不错的时候的一些“成功”感悟。居然说不要听医嘱按时吃药,你考虑过会害了真正需要吃药的人吗?
[quote][pid=534371322,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63215880]摸鱼er[/uid] (2021-07-22 05:09):
对,其实药物的作用被过度宣传了[/quote]确实,这样容易让人忽视更深层次的病因,很难去根治。这些药就像望梅止渴的梅子一样,
但重度抑郁的人该吃药就吃,活下来要紧。
太主观了
轻度抑郁 中度抑郁 重度抑郁 甚至可以当作三种病来看 个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药吃不死人
不吃药 很可能没命
唉
你从自己轻度抑郁症的角度总结经验,只能总结出轻症和一般的经验,不能代表中症特别是重症。就像新冠的轻症远不能代表重症。我从你这句“最重要的是开心就好”看出,你的状态比好,所以难以从个人感受经验上与重症患者共情。因为这句话,某种意义上是对重症患者的冒犯。
[quote][pid=534371093,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40703799]天树龙人[/uid] (2021-07-22 05:01):
你的这些言论都是你自己总结的关于自己的一些“经验”,这也许是你精神状态不错的时候的一些“成功”感悟。居然说不要听医嘱按时吃药,你考虑过会害了真正需要吃药的人吗?[/quote]嗯..本帖并不是鼓吹需要服药的患者不去吃药的,只是希望能够有更多自己的判断,以我的经历,医生可能没你想的那么体切你的需求来开药。
可能我说的比较轻描淡写了,我在这里补充一下,我之前经常出现惊恐发作等症状,因为很小的事情而产生焦虑感也基本是日常,也有过一段时间基本满脑子都是负面情绪,身体的日常状态就是感觉悲伤的心脏疼。所以我应该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但是我就是以基本没有吃什么药而挺到现在,状况也好转了很多,抗抑郁的药副作用刚开始服用,可能会很没精神,呕吐,以及产生依赖性有可能。
只是希望各位能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和身边人的状态,而不是一有这样的病就觉得只能靠药物来治疗,而忽略了最应该的关心,开心是最重要的。
我现在的状态也是从非常糟糕的日子里一点点改变来的,得来不易,我想不应该以此来觉得我没有说的资格。
也不会有人一开始就是重度抑郁的,如果能在不严重的时候以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难道不是更好吗?
本人也认识一位重度抑郁的患者,药基本不能停,甚至是家族遗传的。自从有了个非常贴心的男朋友以后,一年时间也真的改善了许多许多。
[quote][pid=534372877,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34312583]tankaidk[/uid] (2021-07-22 06:03):
你的心意很好,但是你的方法不对。你说了很多你独特的个人的感受,不能作为普遍的经验。你说吃药不好,是因为你个人情况好。你没有想过,其他患者属于吃药的状态很差,但是不吃药的状态更差。你觉得简单的行为,可能在其他患者眼里是很大的负耗。你觉得要自发的寻找快乐,其他的患者可能连自发能动性都没有连快乐的能力都失去了。你觉得可以不让轻症走向重症,事实上可能在重症之前的患者还没意识到自己患了抑郁症。这就是楼上所说,你太主观了。[/quote]哪怕是我认识的那位有家族遗传史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也没有你说的这么极端,虽然经常会发病情绪不稳定,也能够在一些时间抽空打打ow寻找乐趣。
并且也有一些一起开黑的朋友,自从有了男朋友的关心之后更是日渐好转,服药也开始逐渐减少,一直试图说我不是普遍的,我琢磨着是不是必须严重到什么程度,还是人们内心更愿意相信心理疾病就必须严重到如此地步呢?
我很负责任的说,现在的这些言论都是从苦海里刨出来的肺腑之言,因为我表现的不像一个充满负能量的xx,就觉得不具备参考性,才是真的主观又自大了。
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心理障碍和周围不停止的持续压力,而不是一味的盲从,去吃药,去坚信自己是个病患。
[quote][pid=534372152,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42725852]Emith[/uid] (2021-07-22 05:41):
我现在的状态也是从非常糟糕的日子里一点点改变来的,得来不易,我想不应该以此来觉得我没有说的资格。
也不会有人一开始就是重度抑郁的,如果能在不严重的时候以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难道不是更好吗?
本人也认识一位重度抑郁的患者,药基本不能停,甚至是家族遗传的。自从有了个非常贴心的男朋友以后,一年时间也真的改善了许多许多。[/quote]你的心意很好,但是你的方法不对。你说了很多你独特的个人的感受,不能作为普遍的经验。你说吃药不好,是因为你个人情况好。你没有想过,其他患者属于吃药的状态很差,但是不吃药的状态更差。你觉得简单的行为,可能在其他患者眼里是很大的负耗。你觉得要自发的寻找快乐,其他的患者可能连自发能动性都没有连快乐的能力都失去了。你觉得可以不让轻症走向重症,事实上可能在重症之前的患者还没意识到自己患了抑郁症。这就是楼上所说,你太主观了。
我支持你,最重要的是改变让人致郁的环境,药物只是辅助而不能治愈。
现代药物大部分药理都不是治病而是缓解症状,要去根还是要从环境入手
[quote][pid=534373134,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26521861]死亡天神阿兰蒂尔[/uid] (2021-07-22 06:11):
我支持你,最重要的是改变让人致郁的环境,药物只是辅助而不能治愈。
现代药物大部分药理都不是治病而是缓解症状,要去根还是要从环境入手[/quote]没有什么药能救一个自甘堕落的人,如果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周围的压力就更需要自强的去改变了。
[quote][pid=534371093,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40703799]天树龙人[/uid] (2021-07-22 05:01):
你的这些言论都是你自己总结的关于自己的一些“经验”,这也许是你精神状态不错的时候的一些“成功”感悟。居然说不要听医嘱按时吃药,你考虑过会害了真正需要吃药的人吗?[/quote]现在经验丰富又替患者考虑的医生太少了,大部分医生都是检查拉满-照本宣科-上药物手术的套路,医嘱只是参考了,自己也得多研究多思考,自己对自己身体状态了解也更清楚。真的没必要迷信和神话医生,以上也是我及家属多次就医的体会
[quote][pid=534373930,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26521861]死亡天神阿兰蒂尔[/uid] (2021-07-22 06:32):
现在经验丰富又替患者考虑的医生太少了,大部分医生都是检查拉满-照本宣科-上药物手术的套路,医嘱只是参考了,自己也得多研究多思考,自己对自己身体状态了解也更清楚。真的没必要迷信和神话医生,现代医学发展也远没到能对症根治大部分病的程度,以上也是我及家属多次就医的体会[/quote]是啊...我看的那个医生,提出不想住院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同样的药开了好几盒,直接就是几个月的量。
那个测试也非常不专业,我不是说所有医生都这样,只说心理方面和生活方面的压力,有时候真的求人不如求己。
医生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起码在我们这个五线小城市里,最好的三甲医院,没有精神科,都是神经内科的大夫来充当精神科医生,在我看来这很荒谬,就好比一个骨科医生去干妇产科,你说能干吗,能干,干得好吗,呵呵了
就是你说的,几百块钱做一个看起来很傻逼的心理测试,然后开一堆副作用不小的药物
[quote][pid=534374684,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62506439]QQyyup[/uid] (2021-07-22 06:47):
医生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起码在我们这个五线小城市里,最好的三甲医院,没有精神科,都是神经内科的大夫来充当精神科医生,在我看来这很荒谬,就好比一个骨科医生去干妇产科,你说能干吗,能干,干得好吗,呵呵了<......[/quote]所有医院应该都是这样看的。目前医学对此病的对策应该就是总结症状确诊-补充身体内缺少的某些介质等-视身体变好恶化情况增减药量的套路。
这种病还是应该想办法让身体自己能正常分泌才能治愈。
[quote][pid=534373466,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42725852]Emith[/uid] (2021-07-22 06:20):
哪怕是我认识的那位有家族遗传史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也没有你说的这么极端,虽然经常会发病情绪不稳定,也能够在一些时间抽空打打ow寻找乐趣。
并且也有一些一起开黑的朋友,自从有了男朋友的关心之后更是日渐好转,服药也开始逐渐减少,一直试图说我不是普遍的,我琢磨着是不是必须严重到什么程度,还是人们内心更愿意相信心理疾病就必须严重到如此地步呢?
我很负责任的说,现在的这些言论都是从苦海里刨出来的肺腑之言,因为我表现的不像一个充满负能量的xx,就觉得不具备参考性,才是真的主观又自大了。
只能说最重要的是[/quote]你没有把自己的经验感受转化为共情的能力和普遍经验,所以我才说你方法不对。
Reply to [pid=534377088,27708930,1]Reply[/pid] Post by [uid=42921074]阿科力[/uid] (2021-07-22 07:19)先不说不是哪个患者都能有那个条件去够专业的医院就诊。如果在严重到必须依赖药物才能维持状态之前,去尝试去改变会让自己致郁的环境,或者心理障碍是智障言论,阁下又有什么好的见解呢。
之前写过,上过 sociology of psychiatry的感想。
就我学到的东西来看,心理疾病不全是大脑病变,反之亦然。似乎也没有什么确切无误的,可靠的生理指标来告诉你这人有没有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的成因也很复杂,不是说可以简单地解释为大脑化学失衡什么的。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在中重度病患常见,但不是所有抑郁症患者都有会。自杀也是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不完全被抑郁症所解释。从历史角度来说,将疯狂和异常当作疾病也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换句话说,现在将抑郁看作一种疾病,需要医学的介入是社会变化和各方斗争的结果,但其过程不一定为科学精神所支持。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过,在任何切实的科学证据将出现之前,医生和医学就已经获得了这个领域的统治地位,是由于他们更有组织力而不是因为他们更能改善人的不适。在早期,各种现代匪夷所思“治疗方法”给患者带去的也只有更深的伤害。如臭名昭著的额叶切除手术。医学真正发挥作用大概是1970之后,有效果的精神药物的出现。但精神病学的运用范围的扩张,绝对不乏各利益集团的以及学术界的推动。以前多动症被认为是只有儿童能患的病,后面观念使得人们“发现”了成人多动症患者,持续吃药乃至终身服药的需求让不少制药公司赚的盆满钵满。此外,病症诊断的模糊性,标准的泛化,进一步扩大了制药公司潜在的客户群体。从前,被诊断为抑郁症可能需要有两个月以上的不适,如今在普通的网站上,只要两周以上就会被告知可能患有抑郁。脱离实际的社区测试和自量表忽略了每个人不同的特殊情况,大大高估了潜在的心理疾病患者。在美国,儿童精神病患者数量的突飞猛进与精神病学领域的扩展也不无关系,许多十几岁乃至3,4岁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要不断的服用各种各样的精神药物,但药物对他们的作用难以预料,是帮助还是伤害也迷雾重重。而青少年滥用药物的习惯在也不少高校泛滥成灾。西方的精神病医学离开了它的土壤到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未必能克服水土不服。令人惊讶的是,在亚非拉医疗条件不如美国的地方,患者们的复发率更低,普遍精神状态更好,而拥有着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多投入的欧美国家,有最多棘手和难以治愈的严重精神病患者。当然,这一点可能跟发展中国家样本量的缺少有关)此外,将心理疾病说成大脑,生理病变经过实验发现并不像一些人以为的,会减低人们对心理病患的社会歧视,相反,人们更容易认为那些被说是生理病因的精神病人更危险,更倾向于远离他们,相较于另一组被说经历了创伤和不幸经历的精神病人来说,人们会觉得前者更加的,在"种类"上与自己不同。
我也不知道许多精神药物有没有经过双盲测试,进而怀疑所谓精神病模型及相关治疗是不是我们面对异常和不适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