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yze
2021-06-16T02:45:29+00:00
我是实在想不通为啥这句话现在会变成种族歧视的政治正确,按道理,古代先贤会说出这种排外的话嘛。
所以我去查了这句话的出处,
这句话是左传里的,是一个晋国人要投降到楚国去,人就劝他,你在晋国就算犯了错那周围也是自己人,到了楚国那都是外人,人家怎么处理你可就完全不知道了。是反对你去别人的地盘,对于别人来自己地盘反而是比较支持的。
[quote][pid=525884404,27278876,1]Reply[/pid] Post by [uid=40330185]阿纳金天行者[/uid] (2021-06-20 10:57):
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加以泾、渭之流溉其舄卤,郑国、白渠灌浸相通, 黍稷之饶,亩号一钟,百姓谣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玩习, 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 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 野之积,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晋书.江统传.徙戎论》节选
从西晋开始谢谢。[/quote]《左传·成公四年》:“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子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
你那是引用
现在的国际秩序是在欧美的掌控下,谁在谁家。楚国人串在楚晋国人的家门[s:ac:呆]
不是曲解不曲解,只是人家想随便拉一个先贤说的话显得自己有道理,有文化。
夫关中土沃物丰,厥田上上,加以泾、渭之流溉其舄卤,郑国、白渠灌浸相通, 黍稷之饶,亩号一钟,百姓谣咏其殷实,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而因其衰弊,迁之畿服,士庶玩习, 侮其轻弱,使其怨恨之气毒于骨髓。至于蕃育众盛,则坐生其心。以贪悍之性,挟 愤怒之情,候隙乘便,辄为横逆。而居封域之内,无障塞之隔,掩不备之人,收散 野之积,故能为祸滋扰,暴害不测。此必然之势,已验之事也。——《晋书.江统传.徙戎论》节选
从西晋开始谢谢。
这句话的关键是族类的概念以什么标准做区分
是以文化认同和血统区分,亦或二者都有
也许是和本意偏离了吧。
我没那本事细究。。
不过这不重要,语言的表意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