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bui
2021-01-13T01:04:43+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0/-7Qbfk2-ki2pZpT3cSjn-l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1/20/-7Qbfk2-dx8jZfT3cSfp-cb.jpg.medium.jpg[/img]
上海中考压力真的太大了,如果孩子本身资质不错,买学区房是给孩子增加一些运气
毕竟全区3-5%,还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公民同招之后,学区的意义更重要了
哪里大了?我读书哪会中考,全班能上高中的不到1/3,上重点的只有2-3个
上海压力还大?本质不就是太简单了么,新上海人都是花大价钱让自己的子女不需要承受自己当年吃的苦,不买房只能回老家高考。 这些小镇做题家不知道哪里读书压力小简单? 我高中同桌父母放弃老家待遇来上海人才引进从头开始就是为了让小孩以后在上海高考。
感谢教育局帮忙炒房
同事为了刚出生一年的娃,在浦东乡下买了1000万的小学学区房。。才100平米,这还是图纸的面积
对了。提醒楼主一句,但凡发“上海”的帖子,就等着被各种yygq吧[s:ac:哭笑]
[img]http://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4cc6331.png[/img]放在一个笼子里竞争,总会有人被淘汰,为什么会被网友认为没压力呢
江苏知名教育县城出来的,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全班排前15的才有资格让你去参加高考,后面的35个人强制让你上技校或者走上社会。
我84年的。
现在这个中考分数看不懂,是因为自主招生多了给中考的名额少?
按现在的分数,我觉得我根本考不上建平[s:ac:哭笑][s:ac:哭笑][s:ac:哭笑]
上海人不了解外地的压力总觉得自己压力大
就和互联网行业不了解传统行业总觉得自己压力大一样
这叫个屁的压力,中考全国上下都有固定比例的。
武汉作为教育大都,每年全市普高率一直都是50%上下,就一定有50%的人是不配上高中的。
你这个图里这几个区普高率多少了?还搁着压力大呢?
Reply to [pid=486635363,25188496,1]Reply[/pid] Post by [uid=60009524]食灵夜[/uid] (2021-01-20 09:30)
大就大在很多人觉得在上海读书就是名校直通车,实际上在非强校进高中都难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好学校和好学生是相互作用的。比如以前我的初中,也就是个普通中学,现在变成了第一梯队,相应的对口学区房价格也蹭蹭的上去。所谓的学区房只是能证明一个班里的学生家里都有一定经济实力,能负担除学校外的补习班兴趣班。但是如果真要说有个好学区了就一定会考上好高中,那才是无稽之谈。
不对啊,北京好多都出国的,上海是不是也可以学一学啊
[quote][pid=486636202,25188496,1]Reply[/pid] Post by [uid=38610271]沉砚[/uid] (2021-01-20 09:33):
大就大在很多人觉得在上海读书就是名校直通车,实际上在非强校进高中都难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quote]考高中跟你考多少分没关系,纯粹跟当地挤独木桥有关系。。。。这个普高率就是国家故意划死的线。
考大学就完全不同了,各地的一本率是完全不同的。
Reply to [pid=486637360,25188496,1]Reply[/pid] Post by [uid=60009524]食灵夜[/uid] (2021-01-20 09:37)
这跟我说的不矛盾啊。
[quote][pid=486633786,25188496,1]Reply[/pid] Post by [uid=330191]gthhehe[/uid] (2021-01-20 09:24):
哪里大了?我读书哪会中考,全班能上高中的不到1/3,上重点的只有2-3个[/quote]要求不一样啊,咱那时候一个班五十几个人,上了高中的一共3个,魔都的菜场小学+菜场初中的水平当时就是如此。 但是问题是也没多少家长真的很在乎这个,上不上高中,读不读大学无所谓。
现在有多少家长还能抱着这种无所谓,每天打打麻将的心态的。
[quote][pid=486633786,25188496,1]Reply[/pid] Post by [uid=330191]gthhehe[/uid] (2021-01-20 09:24):
哪里大了?我读书哪会中考,全班能上高中的不到1/3,上重点的只有2-3个[/quote]上海好像是50%能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