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h
2021-06-26T14:03:45+00:00
楼主三次元小透明游戏文案一名,近期有些感想不吐不快,但一些涉及到个人梦想的内容总觉得公开说出来有点耻,不想被认出来所以匿名了。
注:楼主从业时间尚短,有些看法可能流于表面,如果我哪里说错了,无视就好。
这种想说些什么的冲动大约是源自于最近的几件事:
其一是身边的文案一直对于文案组与其他组的合作方式有所不满,认为被干预的太多了,哪怕文案内容照着文案组以外的人的要求被改成了毫无情节的东西也必须硬着头皮实装进游戏里;
其二是nga上那个游戏文案策划吐槽业界长贴,觉得“或许还是回起点更好”那个;
其三是某次与猎头的聊天(聊天内容概括如下:猎头:“有兴趣试试乙女游戏的岗吗?”我:“没,国内乙游太油了,看了脑仁疼。”猎头:“啊……大概是因为现在乙游制作人都是男的吧。”我:“???” )
其四是最近的一些感触,在反思游戏剧情与影视/小说剧情的区别。
打开招聘软件,在“公司”那里选择筛选“游戏行业”,可以看到各种文案和非文案的岗位以及对应薪资水平,可以明显看出文案岗平均薪资普遍低于绝大部分非文案岗(国外的情况我不了解所以本帖只讨论国内的情况),要求则大部分是“配合其他部门完善xx设计/按制作人需求构架世界观及撰写剧情”云云。
当然我多少也能理解,毕竟人类是视觉动物,哪怕阅读也得是先“阅览”到才能开始“读”,别说画面了,哪怕是给我一本小说,排版稀烂或者用感叹号代替一切标点的话我也会拒绝阅读,更何况有玩法可操作而且美术资源极丰富的游戏呢。
所以忽略剧情的玩家是必然存在的,觉得剧情只是点缀的游戏制作者是必然存在的。(当然,有玩家跳剧情→游戏制作者觉得既然如此那剧情必要性不大→忽视剧情导致剧情不好看→剧情不好看导致玩家不喜欢看→更多的玩家养成了跳剧情的习惯,这种蛋疼的恶性循环也是存在且绕不过去的)
但存在跳剧情的玩家,也存在不跳剧情的玩家,其它游戏制作者怎么想我不在乎,至少身为文案策划的我绝不能因为有人不看剧情就把剧情随便糊弄了事——如果我写得不好那是我个人水平问题,可我要是写得不认真那就是我的工作态度问题了,我得为那些愿意看剧情的玩家负责。
我平时有视奸自家游戏各平台讨论区的习惯,每次看到有人讨论剧情的时候都挺开心的(虽然大部分时候大家都在纠结配队啊打法啊数值啊之类的问题,但毕竟是游戏嘛),其实有时候很想问公司高层的大佬要来游戏内的数据统计来看看,毕竟并不是所有看剧情的玩家都会在讨论区讨论剧情,更多是像我这种默默看剧情不说话的(连我自己都不肯打字讨论剧情,其他人不讨论剧情也是很正常的),这时候直接看后台的剧情阅读时长数据可能更直观些,可惜小透明如我,根本没这个权限。
我有时想,如果我是主文案的话,我是不是就能和制作人申请一下看后台数据的权限,看看各段剧情的阅读时长和阅读人数了呢?毕竟上学时候学了不少数据分析的技巧,可以通过数据观察一下哪些剧情被玩家反复观看、哪些剧情玩家阅读率最高,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玩家喜欢哪段剧情,自己最自傲的剧情有没有戳到玩家之类的。
不过说到游戏数据……记得曾经听一个非文案岗的游戏制作者说,ta觉得游戏文案很重要,我问ta为什么这样想,那个人的回答是“我们游戏把某几个付费礼包的内容说明文案改成非常详细的版本之后,那些礼包的付费率立刻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多少”。
这可真是……非常真实的数据反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我是彻底不跳剧情型的玩家,无论是galgame还是休闲小游戏,我都会认真把能看到的所有文字看完,因此在踏足游戏行业之前,我一直觉得国内手游剧情和文案不够优秀,我作为一个连载作品成绩还好的写手,说不定可以找到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但真的入了游戏这行之后,我发现自己过去还是太天真了——游戏剧情固然重要,但与玩法脱节的剧情只会让玩家产生疏离感,或者换个说法:“如果剧情可以脱离游戏而存在,那干嘛不写成小说/画成漫画?那样读着还方便些。”
所以,国内缺少的并不是优秀的游戏剧情创作者,而是“擅长将剧情与玩法相结合的剧情创作者”,甚至是“被允许重度参与游戏制作、有机会将剧情与玩法结合的剧情创作者”。
今年年初国内关于游戏审核又有了新规定,虽然看上去是变严格了,但能看得出来,国家正在试图将游戏作为一个文化输出的端口,我觉得这对于游戏文案策划来说应该可以算作是个好消息,毕竟剧情是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不定剧情岗会从此逐渐被重视起来呢?
虽然也可能只是个梦,但至少也算是兼顾愿景与现实的方向。
所以现在除了剧本写作和为了取材而查阅的各种杂七杂八的知识,我也在了解系统策划岗甚至美术岗和程序岗该学的各种知识,希望将来成为主文案甚至制作人的时候能够找到兼顾剧情、美术、玩法的方向,能为想深度参与游戏制作的文案策划撑起一片天。
还是那句话,或许这只是个梦,或许现实迟早会嘲笑如今这个我,但不努力一下又如何会甘心呢?
(这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内容果然得匿名写啊不然一旦被认识的人发现就成黑历史了[s:a2:偷吃])
注:楼主从业时间尚短,有些看法可能流于表面,如果我哪里说错了,无视就好。
这种想说些什么的冲动大约是源自于最近的几件事:
其一是身边的文案一直对于文案组与其他组的合作方式有所不满,认为被干预的太多了,哪怕文案内容照着文案组以外的人的要求被改成了毫无情节的东西也必须硬着头皮实装进游戏里;
其二是nga上那个游戏文案策划吐槽业界长贴,觉得“或许还是回起点更好”那个;
其三是某次与猎头的聊天(聊天内容概括如下:猎头:“有兴趣试试乙女游戏的岗吗?”我:“没,国内乙游太油了,看了脑仁疼。”猎头:“啊……大概是因为现在乙游制作人都是男的吧。”我:“???” )
其四是最近的一些感触,在反思游戏剧情与影视/小说剧情的区别。
打开招聘软件,在“公司”那里选择筛选“游戏行业”,可以看到各种文案和非文案的岗位以及对应薪资水平,可以明显看出文案岗平均薪资普遍低于绝大部分非文案岗(国外的情况我不了解所以本帖只讨论国内的情况),要求则大部分是“配合其他部门完善xx设计/按制作人需求构架世界观及撰写剧情”云云。
当然我多少也能理解,毕竟人类是视觉动物,哪怕阅读也得是先“阅览”到才能开始“读”,别说画面了,哪怕是给我一本小说,排版稀烂或者用感叹号代替一切标点的话我也会拒绝阅读,更何况有玩法可操作而且美术资源极丰富的游戏呢。
所以忽略剧情的玩家是必然存在的,觉得剧情只是点缀的游戏制作者是必然存在的。(当然,有玩家跳剧情→游戏制作者觉得既然如此那剧情必要性不大→忽视剧情导致剧情不好看→剧情不好看导致玩家不喜欢看→更多的玩家养成了跳剧情的习惯,这种蛋疼的恶性循环也是存在且绕不过去的)
但存在跳剧情的玩家,也存在不跳剧情的玩家,其它游戏制作者怎么想我不在乎,至少身为文案策划的我绝不能因为有人不看剧情就把剧情随便糊弄了事——如果我写得不好那是我个人水平问题,可我要是写得不认真那就是我的工作态度问题了,我得为那些愿意看剧情的玩家负责。
我平时有视奸自家游戏各平台讨论区的习惯,每次看到有人讨论剧情的时候都挺开心的(虽然大部分时候大家都在纠结配队啊打法啊数值啊之类的问题,但毕竟是游戏嘛),其实有时候很想问公司高层的大佬要来游戏内的数据统计来看看,毕竟并不是所有看剧情的玩家都会在讨论区讨论剧情,更多是像我这种默默看剧情不说话的(连我自己都不肯打字讨论剧情,其他人不讨论剧情也是很正常的),这时候直接看后台的剧情阅读时长数据可能更直观些,可惜小透明如我,根本没这个权限。
我有时想,如果我是主文案的话,我是不是就能和制作人申请一下看后台数据的权限,看看各段剧情的阅读时长和阅读人数了呢?毕竟上学时候学了不少数据分析的技巧,可以通过数据观察一下哪些剧情被玩家反复观看、哪些剧情玩家阅读率最高,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玩家喜欢哪段剧情,自己最自傲的剧情有没有戳到玩家之类的。
不过说到游戏数据……记得曾经听一个非文案岗的游戏制作者说,ta觉得游戏文案很重要,我问ta为什么这样想,那个人的回答是“我们游戏把某几个付费礼包的内容说明文案改成非常详细的版本之后,那些礼包的付费率立刻增长了百分之多少多少”。
这可真是……非常真实的数据反馈,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我是彻底不跳剧情型的玩家,无论是galgame还是休闲小游戏,我都会认真把能看到的所有文字看完,因此在踏足游戏行业之前,我一直觉得国内手游剧情和文案不够优秀,我作为一个连载作品成绩还好的写手,说不定可以找到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但真的入了游戏这行之后,我发现自己过去还是太天真了——游戏剧情固然重要,但与玩法脱节的剧情只会让玩家产生疏离感,或者换个说法:“如果剧情可以脱离游戏而存在,那干嘛不写成小说/画成漫画?那样读着还方便些。”
所以,国内缺少的并不是优秀的游戏剧情创作者,而是“擅长将剧情与玩法相结合的剧情创作者”,甚至是“被允许重度参与游戏制作、有机会将剧情与玩法结合的剧情创作者”。
今年年初国内关于游戏审核又有了新规定,虽然看上去是变严格了,但能看得出来,国家正在试图将游戏作为一个文化输出的端口,我觉得这对于游戏文案策划来说应该可以算作是个好消息,毕竟剧情是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说不定剧情岗会从此逐渐被重视起来呢?
虽然也可能只是个梦,但至少也算是兼顾愿景与现实的方向。
所以现在除了剧本写作和为了取材而查阅的各种杂七杂八的知识,我也在了解系统策划岗甚至美术岗和程序岗该学的各种知识,希望将来成为主文案甚至制作人的时候能够找到兼顾剧情、美术、玩法的方向,能为想深度参与游戏制作的文案策划撑起一片天。
还是那句话,或许这只是个梦,或许现实迟早会嘲笑如今这个我,但不努力一下又如何会甘心呢?
(这种过于理想主义的内容果然得匿名写啊不然一旦被认识的人发现就成黑历史了[s:a2: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