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mberpatch
2021-11-07T19:29:35+00:00
坐标是上海,我只是把我所知道的一些说出来,如果和您当地的情况有所不同,也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写这篇贴子起因是看到了这篇贴子:[url]https://bbs.nga.cn/read.php?tid=29411249[/url]
首先要明确一点,舞蹈,体育等的教培和体校这些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就以足球来说,我们听说过根宝基地,鲁能足校,恒大足校这些,这些完全不是教培机构,就是体校。
体校和教培机构在教学时间上的区别 ...
教培机构是不占用学生的课时时间的,一位上海的初中生,他从早上9点第一堂课开始,到下午4点最后一堂课结束,这段教学时间教培机构是无法占用的。但是体校则不同,体校的学生,上课的时间极少,据我所知,久事篮球俱乐部的训练基地,6年级学生一周只有4次上课时间,每堂课35分钟。
教培不单单包括托管补课这些,舞蹈,音乐,绘画等等都可以算在里面。我曾经有幸去过一次上海某位女排前国手开办的俱乐部,那里主要就是训练孩子打排球。他们的上课时间主要是寒暑假和周末,平时则是和教育局一起进行排球进学校的相关活动,在校内推广排球运动。
体校和教培机构在目的上的区别 ...
还是说上文中的排球俱乐部,那位女排前国手介绍了她的主要客源——上海的中产以及富裕家庭的子女。这些家庭把孩子送来的最主要目的不是锻炼出一个未来的排球国手,而只是让孩子强身健体。音乐,美术相关的机构也是如此,家里学钢琴的不一定是要培养出下一个郎朗,而只是为了孩子陶冶情操罢了。也就是说在上海,一个孩子课外参加某种活动,并不是因为他或她想通过这个活动出人头地,而只是弥补了学校教育所缺失的一部分罢了。比如某个孩子,喜欢弹钢琴,但是学校里没有机会学习,那么他就很有可能会去参加钢琴相关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
但是体校则不同,因为体校的高度封闭性以及长时间带有针对性的训练,体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运动员。这就导致一旦孩子选择进入体校,就很大概率是条不归路。这一点原因下文会说。
为什么体校是不归路?论体校教育的悲剧 ...
上文已经说过,体校会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如何培训更好的运动员身上。这就导致体校势必会减少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学习。
减少对于义务教育课程的学习就会导致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少接受义务教育。还是说到久事篮球俱乐部的训练基地,一周4次上课时间每堂课35分钟,也就是对一个6年级孩子而言,每周的语数外单门课上课时间仅有35*4=140分钟。令人背上一寒的是在一周仅有这一点点课程时间的情况下,体校还必须和正常学校的进度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体校教育质量不能说是出类拔萃,也只能说是乌烟瘴气了。140分钟能学到什么?在一般学校,140分钟可能只是一个学生一门课3天甚至2天的学习时间。在如此短的学习时间下,再天才的孩子也只是伤仲永罢了。
有人会说,体育生考高考不是很简单嘛?我认识的楼上那谁谁,就是靠了体育考进了北大;隔壁那谁谁靠体育进了复旦。这只能说是幸存者偏差了,事实就是体育生就算能够依靠更简单路径进入好大学,他们就一定跟得上吗?还有就是万一没考上呢?据我所知,现在进中国大陆好大学最简单的方式——天生洋人都开始卷起来了。以前天生洋人摸鱼进北大,现在摸鱼就只能进华政了。不过他们卷的程度一般人那是根本看不上的。体育生的竞争也卷,虽然没一般人那么卷,但是能考进C9这种级别的,也只有佼佼者才能做到了。
体校的轻教育,重训练模式导致了体校的产品——体校学生上限极高,下限极低。上限可以是武磊,下限就是打不出来满身伤病搬砖都搬不过他人。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对于孩子的投资都是保下限的。所以就算是拥有出色的先天条件,也不一定会去体校,参加体校的也就两种家庭,第一种穷的揭不开锅了,体校上限比九年义务教育高多了,搏一搏上限,比如全红婵;第二种就是富人,反正家里有钱,出个败家子也没事,孩子喜欢,就让他去,万一打出名堂了呢?但是对于中产而言,去体校真是百害而无一利。而且能进体校的也只有先天天赋优秀的那些人,一般人进不去,这更进一步缩减了体校招生可能性的范围。使得体校为了获取更好的成绩,更加加倍注重于体育训练,忽视义务教育。
有人也许会问解决方法,很简单啊,隔壁日本的体育进校园社团活动做的不错啊,学生课时上课,放学了参加体育训练。但是在中国能做吗?我认为不太可能。北上算是中国教育最注重素质的地方了,但就算如此,社团训练的时间也很少,且社团训练的落实程度是根据学校水平来的,越好的学校,社团搞得也越好;越差的学校,社团是啥?那问题又来了,好学校的学生,必然能卷的更好,也更可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那他或她又为什么突然脑子抽了去搞体育?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是吧?
欧洲的职业俱乐部青训其实就是类似于课外教辅这种,每天训练一两个小时,每周也不是天天练,孩子更多的时间是在普通学校里上学。所有还会有临时提拔到一线队的小孩因为学校有考试而错过比赛的新闻[s:ac:哭笑]
找到一篇文章,提到欧洲俱乐部青训通常的每周训练时长
[quote]
At the U9 levels young players in Europe typically train 4-6 hours/week in a team session and 1-2 hours in individual technical sessions. At the U9-U12 levels, training time can increase to 8 hours/week for team sessions and 2 hours in technical sessions. Changes to the academy system in the UK have increased coaching contact time from U9 to U12 from 4 hours/week to 8 hrs/week. For the U12 to U16 age groups the coaching contact time has been increased from 12 hrs/week to 16 hrs, mainly by having the young players attend the academy 1 full day/week instead of attending school. At the U17 to U21 levels the players are typically training 16 hours/week.[/quote]
你想多了
日本的顶级足球中学的校队实际上也是体校风格,美国绝大部分走体育路线的高中大学校队也是体校风格。真以为是人家文体双修的青年队吊打我国体校队啊。当然了天赋异禀的学霸肯定也是有的,段刘愚靠文化课也考得上大学,没啥代表性罢了。
问题是人家淘汰了,没打上职业又怎么样,当个便利店售货员办公室文员社畜用得上椭圆双曲线吗?工资下限高啊,你打上NBA兰博基尼大豪宅,不妨碍我小镇house开丰田。
而且人家也没有应届生的概念,只要你考得上你30岁也可以去念个大学,出来了也没啥区别。
[quote][pid=565692050,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42811733]风暴詹俊[/uid] (2021-11-13 03:52):你想多了
日本的顶级足球中学的校队实际上也是体校风格,美国绝大部分走体育路线的高中大学校队也是体校风格。真以为是人家文体双修的青年队吊打我国体校队啊。当然了天赋异禀的学霸肯定也是有的,段刘愚靠文化课也考得上大学,没啥代表性罢了。
问题是人家淘汰了,没打上职业又怎么样,当个便利店售货员办公室文员社畜用得上椭圆双曲线吗?工资下限高啊,你打上NBA兰博基尼大豪宅,不妨碍我小镇house开丰田。
而且人家也没有应届生的概念,只要你考得上你30岁也可以去念个大学,出来了也没啥区别。[/quote]美国的足球青训训练时长建议
Age Group | Frequency | Session Duration |
U7 and below | 1 day per week | 45 minutes |
U8 U9 | 1 day per week | 45 60 minutes |
U10 U11 | 2 days per week | 60 75 minutes |
U12 U13 | 2 to 3 days per week | 75 minutes |
U14 U15 | 3 days per week | 75 90 minutes |
U16 U17 | 3 days per week | 90 minutes |
U18 and above | 4 to 5 days per week | 90 120 minutes |
来源
[url]https://usy345.americaneagle.com/assets/1/3/US_Youth_Soccer_Player_Development_Model.pdf[/url]
大把的外地务工子弟去读中专,也有许多本地人的小孩读不了书,那搞不搞体育又有啥区别呢,去体校踢球的少那也不是大问题,反正让市场自由调节吧,以后老龄化工作机会有的是。再说了99%的小孩就不是踢球或职业体育的材料,想送体校人家也不会收的,普通人也不会被体育耽误,以后就算普及校园足足球了,选材基数大了,那进体校的还是那些小部分的人,就算读书被耽误也就这么点,家长自己权衡吧,上海人干蓝领工作的也有的是,读不了书也不是大事情
[quote][pid=565692128,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63133452]大半夜的看都看不见[/uid] (2021-11-13 03:55):
美国的足球青训训练时长建议
[table]
[tr]
[td]Age Group[/td]
[td]Frequency[/td]
[td]Session Duration[/td][/tr]
[tr]
[td]U7 and below[/td]
[td]1 day per week[/td]
[td]45 minutes[/td][/tr]
[tr]
[td]U8 U9[/td]
[td]1 day per week[/td]
[td]45 60 minutes[/td][/tr]
[tr][/quote]你看中国足球青训大纲也是一样这要求 [url]http://imageoss.thecfa.cn/upload/file/20211028/1635387976734551.pdf[/url]
但是你觉得拉博士训练完了去解二元一次方程还是换个地方继续练呢?
这个又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没人愿意去体校那体校也没关门咯,楼主的看法有点偏激,去练体育又不是地狱,起码很少会近视,去拼读书也不是成功的,就算人人去读高中,还不是得有人洗盘子扫地开车
发展中国家不要碰瓷发达国家,不配
国内大多人还没人家便利店打工过得好
。。。
谁和你说国外体育注重教育。。。
所谓社团在国外也是补充,就拿吹的日本来说,你查查日本球员基本是专业培训出身的
欧洲球员一样一堆中学学历的
足球这种高职业化运动,你想有水平又保持教育是不可能的
时间不够。
只不过发达国家经济好,不上大学做个蓝领工作温饱不成问题
还有就是中国又不是人人读书内卷鸡娃的
平时谈中考分流,这个时候忘记了。。
[quote][pid=565692050,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42811733]风暴詹俊[/uid] (2021-11-13 03:52):
你想多了
日本的顶级足球中学的校队实际上也是体校风格,美国绝大部分走体育路线的高中大学校队也是体校风格。真以为是人家文体双修的青年队吊打我国体校队啊。当然了天赋异禀的学霸肯定也是有的,段刘愚靠文化课也考得上大学,没啥代表性罢了。
问题是人家淘汰了,没打上职业又怎么样,当个便利店售货员办公室文员社畜用得上椭圆双曲线吗?工资下限高啊,你打上NBA兰博基尼大豪宅,不妨碍我小镇house开丰田。
而且人家也没有应届生的概念,只要你考得上你30岁也可以去念个大学,出来了也没啥区别。[/quote]经典不懂装懂[s:a2:笑]
日本的应届生概念比国内严格多了,你大四没找到工作,待业在家再找就不是新卒身份而是变成第二新卒,为了保新卒延毕的大把
[quote][pid=565692050,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42811733]风暴詹俊[/uid] (2021-11-13 03:52):
你想多了
日本的顶级足球中学的校队实际上也是体校风格,美国绝大部分走体育路线的高中大学校队也是体校风格。真以为是人家文体双修的青年队吊打我国体校队啊。当然了天赋异禀的学霸肯定也是有的,段刘愚靠文化课也考得上大学,没啥代表性罢了。
问题是人家淘汰了,没打上职业又怎么样,当个便利店售货员办公室文员社畜用得上椭圆双曲线吗?工资下限高啊,你打上NBA兰博基尼大豪宅,不妨碍我小镇house开丰田。
而且人家也没有应届生的概念,只要你考得上你30岁也可以去念个大学,出来了也没啥区别。[/quote]在高中大学阶段的体育队伍会越来越接近体校的模式,但这里也有一个区别就是整套系统是从孩子6-7岁就开始了,随着小孩儿成长才逐步提高强度,所以到了高中还愿意继续投入时间的都是已经崭露头角有相当天赋的,其他人中途退出也不会有多大影响,就当是课外兴趣投入锻炼身体了而已
[quote][pid=565694712,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62471837]再给你妈一拳[/uid] (2021-11-13 05:51):
经典不懂装懂[s:a2:笑]
日本的应届生概念比国内严格多了,你大四没找到工作,待业在家再找就不是新卒身份而是变成第二新卒,为了保新卒延毕的大把[/quote]明显你就是不看前后逮住一个字眼就喷的。
我跟你说的应届生是同一个的东西吗?我说的应届生是你踢不上来职业了,自己重新再学几年,甚至打几年工之后一样可以去考大学,跟高中毕业马上考大学的“应届生”没有区别。
而在中国你就只能参加“成人高考”这个生下来就被歧视的东西。
[quote][pid=565692567,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60626571]YKZTT[/uid] (2021-11-13 04:11):
大把的外地务工子弟去读中专,也有许多本地人的小孩读不了书,那搞不搞体育又有啥区别呢,去体校踢球的少那也不是大问题,反正让市场自由调节吧,以后老龄化工作机会有的是。再说了99%的小孩就不是踢球或职业体育的材料,想送体校人家也不会收的,普通人也不会被体育耽误,以后就算普及校园足足球了,选材基数大了,那进体校的还是那些小部分的人,就算读书被耽误也就这么点,家长自己权衡吧,上海人干蓝领工作的也有的是,读不了书也不是大事情[/quote]并不会哦,老龄化社会的典型就业特征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老年人一直在延迟退休[s:ac:哭笑]
中国各种体育训练,尤其是基层教练的水平跟不上,不只是足球,其他项目也普遍存在。
确实很多欧洲国家把12岁以下的足球当做兴趣班。
每周一般2次,也不会去专门去练身体素质和套路战术。
足球低幼年龄段主要练各种技术动作和身体协调性和速率训练,然后就是高强度的对抗赛,然后每周一次联赛。
第一保持孩子对足球的兴趣,不要认为训练是辛苦的,枯燥的。
第二基础动作要掌握,还要在对抗赛中磨练使用。
第三多打比赛,多轮换不同位置,让孩子从不同角度参与比赛,理解位置区域的意义。
第四对抗赛中教练少说话,让队员多喊。
体校这种模式就是不必要的,体育训练怎么都不需要总是一练练一天,科学的训练模式足够培养出顶级运动员,体校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接受文化课程的。况且很多体育项目其实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智力开发,忽视文化教育是不行的。
实际上就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喜欢足球。和电竞一样,要想发展起来,必须青少年喜欢看才行。然而青少年不喜欢足球。是不是有种wow的既视感?你觉得wow经典,但是安利给00后大概率只会觉得是个又土又无聊的垃圾游戏。[s:ac:茶]
[quote][pid=565721989,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42811733]风暴詹俊[/uid] (2021-11-13 10:23):
明显你就是不看前后逮住一个字眼就喷的。
我跟你说的应届生是同一个的东西吗?我说的应届生是你踢不上来职业了,自己重新再学几年,甚至打几年工之后一样可以去考大学,跟高中毕业马上考大学的“应届生”没有区别。
而在中国你就只能参加“成人高考”这个生下来就被歧视的东西。[/quote]笑了,你说日本没有应届生,我明明白白告诉你日本的应届生制度从上到下遍布社会
而且你不会以为在日本你工作之后再高考是和高三学生参加一样的入试吧,你到底有没有在日本社会常驻过
不懂就说个不懂,不懂装懂属实像个小丑[s:a2:笑]
Reply to [pid=565732756,29416940,1]Reply[/pid] Post by [uid=33765541]sunyi1325[/uid] (2021-11-13 11:16)
看到你第四点就越来气,看李铁这几场临场指挥,全场就看他在叫,也不知道平时训练练的啥
看看五大联赛,任何一个教练都没有他会表演,以前自己也是踢球的,在场上根本听不到下面人bb都不记得去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