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aldoCup19
2020-10-27T13:31:59+00:00
199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的余承东。在利用去深圳做项目的机会,偶然机会加入了当时还只有200多人的华为,可以说的上是华为的元老级员工。那个时候的华为,正在筹谋开发自己的程控交换机,自动控制系毕业的余承东可以说是华为急需的人才!
进入华为的余承东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取得了一些令业内瞩目的成绩,余承东可以说是华为第一代程控交换机的开发人员,见证了华为30年的技术发展
余承东后来更是和华为总裁任正非请缨:进军无线通讯业务。上世纪90年代的2G无线通讯时代,主流国际标准GSM已制定完毕。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欧美主要运营商主导制定并拥有全部专利,而华为的GSM专利数量为零。
任正非同意了余承东的请求,华为公司无线业务部成立之后,余承东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从零起步的创造。通过数年奋斗,余承东和他的团队终于在1997年推出了华为的主力GSM产品,由此进入国内市场。
1998年,华为参与制定3G国际标准,成为标准制定组织成员和主要贡献者之一。在GSM产品研发上,余承东可以说是华为领军人物。
作为技术人员出身的余承东深知你不可能立马就把自己的想法去实现,“板凳要坐十年冷”,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他敢于投入数年时间去搞GSM产品的原因!
在研发出GSM产品知之后,华为产品开始大规模突破主流市场,在国际上打开了局面。到2006年已取得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三,这个时候,华为想到的就是突破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欧洲是GSM、3G技术发源地,彼时已有阿尔卡特、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4家电信设备巨头虎踞龙盘。余承东知道,如果你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做到最具创新,那么你就不可能去和他们硬碰硬!
所以在无线部门的余承东坚持要做第四代基站(Single RAN),这要把GSM、UMT、SLT等诸多技术集成在一起。技术的风险巨大,而且成本很高,大规模的投入一旦达不到市场预期,华为可能几年都难以翻身,余承东也将成为华为的罪人
用与爱立信完全不一致的架构,去做革命性的产品升级换代,这条路之前从没有人走过
当时的基站要插板,爱立信插12块板,华为只需插3块。这次技术突破,一举奠定了华为无线的优势地位。
大家是不是没有想到,绰号“余大嘴”的余承东居然还是一位技术研发人才。大家可能更加想不到到的是,帮助华为拿下欧洲份额第一的第四代分布式基站的第一发明人,就是余承东。取得国家发明进步二等奖
后来余承东已经是战略与Marketing体系总裁,这个职务很清闲,待遇也好。可余承东还是主动请缨去了终端。
2012年初,余承东毅然决然砍掉了大量运营贴牌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型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8/c4Q5-kji3K1jT1kShs-em.jpg.medium.jpg[/img]
然后余承东吹了几个牛逼
华为如今的拍照就是余承东提出来的,华为众多的实验室都是余承东接受之后成立组建的,无论是负责电池等研究的瓦特实验室、还是搞拍照的芬兰实验室。正是在他带领之下,华为的手机营收接近华为公司营收的一半
而余承东的第三次豪赌就是强上海思K3V2,这款处理器出来,结果被万人耻笑,还导致当时的旗舰D系列直接腰折,但余承东坚持研发麒麟芯片,当时让余承东下课的呼声不绝于耳,终于,华为Mate7一炮而红,余承东在华为也从此扬眉吐气
[s:ac:哭笑]感觉除了没他对手雷军会挣钱之外
个人和带团能力也是拉满了啊
我以前一直以为他和卢伟冰差不多
进入华为的余承东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取得了一些令业内瞩目的成绩,余承东可以说是华为第一代程控交换机的开发人员,见证了华为30年的技术发展
余承东后来更是和华为总裁任正非请缨:进军无线通讯业务。上世纪90年代的2G无线通讯时代,主流国际标准GSM已制定完毕。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欧美主要运营商主导制定并拥有全部专利,而华为的GSM专利数量为零。
任正非同意了余承东的请求,华为公司无线业务部成立之后,余承东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从零起步的创造。通过数年奋斗,余承东和他的团队终于在1997年推出了华为的主力GSM产品,由此进入国内市场。
1998年,华为参与制定3G国际标准,成为标准制定组织成员和主要贡献者之一。在GSM产品研发上,余承东可以说是华为领军人物。
作为技术人员出身的余承东深知你不可能立马就把自己的想法去实现,“板凳要坐十年冷”,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回报。这也是为什么他敢于投入数年时间去搞GSM产品的原因!
在研发出GSM产品知之后,华为产品开始大规模突破主流市场,在国际上打开了局面。到2006年已取得5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三,这个时候,华为想到的就是突破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欧洲是GSM、3G技术发源地,彼时已有阿尔卡特、爱立信、西门子、诺基亚4家电信设备巨头虎踞龙盘。余承东知道,如果你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做到最具创新,那么你就不可能去和他们硬碰硬!
所以在无线部门的余承东坚持要做第四代基站(Single RAN),这要把GSM、UMT、SLT等诸多技术集成在一起。技术的风险巨大,而且成本很高,大规模的投入一旦达不到市场预期,华为可能几年都难以翻身,余承东也将成为华为的罪人
用与爱立信完全不一致的架构,去做革命性的产品升级换代,这条路之前从没有人走过
当时的基站要插板,爱立信插12块板,华为只需插3块。这次技术突破,一举奠定了华为无线的优势地位。
大家是不是没有想到,绰号“余大嘴”的余承东居然还是一位技术研发人才。大家可能更加想不到到的是,帮助华为拿下欧洲份额第一的第四代分布式基站的第一发明人,就是余承东。取得国家发明进步二等奖
后来余承东已经是战略与Marketing体系总裁,这个职务很清闲,待遇也好。可余承东还是主动请缨去了终端。
2012年初,余承东毅然决然砍掉了大量运营贴牌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型号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10/28/c4Q5-kji3K1jT1kShs-em.jpg.medium.jpg[/img]
然后余承东吹了几个牛逼
华为如今的拍照就是余承东提出来的,华为众多的实验室都是余承东接受之后成立组建的,无论是负责电池等研究的瓦特实验室、还是搞拍照的芬兰实验室。正是在他带领之下,华为的手机营收接近华为公司营收的一半
而余承东的第三次豪赌就是强上海思K3V2,这款处理器出来,结果被万人耻笑,还导致当时的旗舰D系列直接腰折,但余承东坚持研发麒麟芯片,当时让余承东下课的呼声不绝于耳,终于,华为Mate7一炮而红,余承东在华为也从此扬眉吐气
[s:ac:哭笑]感觉除了没他对手雷军会挣钱之外
个人和带团能力也是拉满了啊
我以前一直以为他和卢伟冰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