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aFrosty
2020-05-03T06:31:00+00:00
[url]https://zhuanlan.zhihu.com/p/57720798[/url]
先聊聊“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句俗语。
这个话题展开来说非常有意思,正好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和认知和大家分享分享这个事情。
1.
先说穷不过三代。
这句话是对的,毫无疑问。因为那些穷超过三代的人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娶不到老婆绝户了,一个是依然穷着而没有话语权。所以本质上来说,穷不过三代是一个幸存者偏差,只有那些幸存者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才会被别人接收到。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论是从古代还是到现在。在古代有三妻四妾,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讨不到媳妇连后代都没有,自然是穷不过三代了。而在现代,虽然没有三妻四妾这种糟粕文化了,但是有三千万光棍依然娶不到老婆。这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听过很多去越南买媳妇的故事,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把国内的社会矛盾通过经济手段转移到了越南去..不过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我就不评论了。
再者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人们其实不关心那些穷三代的人为什么一直这么穷,只会关心他们中的某一小部分是怎么富起来的,同时热切的期望着自己也能够复制这样的传奇。换言之大家都喜欢意淫,穷不过三代的故事就和爽文没什么区别,谁看谁爽,一直看一直爽。
2.
再说富不过三代。
在古代,是的,富不过三代,因为很多朝代都撑不过三代,比如秦二世而亡。社会的安定性是一个问题,这个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另一个浅显易懂的原因——三妻四妾。和穷人一样的是,富人无法维持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一个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在过世后假如有三四个孩子,古代家族讲究开枝散叶,多子多福,三四个孩子不算过分,于是每个阿哥分得一部分财产。家族财产一百万两白银分成四份,可能就是每人二十五万了,虽然说家族产业可能还是共同经营,但是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章程,同时又加上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到了孙子辈,一二十个孙子掺合进来,这家族基本也就凉的差不多了。
再说现代,其实现代的企业或者说家族,有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法律保护,有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虚假概念之后,按理说财富的传承应该有较好的保障。但是由于社会的思想认知在发生变化,财富分配的调节也越来越完善,税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可以有效的对贫富差距进行调整,富人传承财富的难度变大了,但是手段也变多了。
整体来讲,如果有意识的用科学的手段去保障自己的财富,保证下一代阶级不掉落应该是可以的,换言之这是“阶级固化”,终于提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要事情了。
3.
所以,人们常说的阶级固化,真的是那么绝望的一件事吗?在我看来,很多朋友张口闭口在说阶级固化的时候,其实指的却是上升通道关闭。这是两件事情,我们一件一件说。
先说阶级固化这个词的本义,阶级固化是什么意思,其实指的是阶级之间的流动性不强,人们不太能轻易的跨越阶级,与之相对应的是阶级未固化,比如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人都有机会轻易的跨越阶级,这就是风起云涌的激荡三十年。
人们喜欢这个年代,是因为阶级流动性强,人人都有暴富的机会,并且每个人都相信如果回到那个年代,成功的也会是自己。但是,凡事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阶级流动性强的时候并不只是向上流动,也有可能向下流动,只是很多人自动忽略了这种可能。换言之,其实阶级固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阶级之间的流动性很强,那将会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财富和生活质量能不能保住。只是大多数人根本认不清自己,只会觉得如果努力,如果给我一个那样的年代,我就能爬上去,其实你可能摔的更惨。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历朝历代的阶级都不能算是完全固化,社会局势也很动荡,这对于财富持有者来说是很恶劣的环境,但是对于光脚的来说却是不会再差了。所以阶级固化实质上等于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大多数中产阶级最需要的环境。还有一个例子,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阶级固化更多的是一种保护,比如你不会去羡慕马云马化腾马斯克,因为我们和他们早已经不是一个阶级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是获得幸福感的很主要一个因素。
所以阶级固化,其实是满足上位者和中产阶级的需求的,那些抱怨阶级固化的年轻人往往不是这两个层级。
接下来说上升通道关闭,这个才是焦虑的原因。固化不是原因,稳定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向上的渠道。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两件事情的区别,盲目的抱怨阶级固化,其实是喷错了对象。
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一定拥有固化的阶级和稳定清晰的上升渠道。在以前,这个上升渠道是科举,在现在换成了高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上层阶级趋于饱和,坑位越来越少,上升的渠道逐渐的收窄,但是注意,收窄不会是没有。一定会留有上升的通道,不然下面的人看不到希望就会..重演历史。
所以历朝历代包括现在,都不会关闭上升通道,只会收窄,这也是中国人内卷现象的来源,因为上升渠道窄,溢出的资源少,抢夺的人群基数大。而这个现象,才是年轻人焦虑的本质,不在于阶级固化,阶级固化其实是一个中性的词语,在于上升通道收窄。
4.
而对于90后这一代来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人奢求要攀升到上层阶级了,这一层通道可以确定是封闭的。大多数人考虑的其实就是,怎么上升到中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本身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
这个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正在缓慢的开启,这里我不想做过多的讨论,因为涉及到我的工作内容,有兴趣聊聊的朋友可以私戳我。我想要说的是,其实人类的历史一直都在不断的重演。真正为人类创造价值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永远都是那些把蛋糕做大的人,这些人也会成为后来的既得利益者,再后来成为主导阶级固化的主体,直到出现新的勇士,再创造新的蛋糕,循环往复,化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而作为个体,其实大方向上还是确定的,阶级固化可以保护你不至于轻易的跌落阶级,但是如果你想要继续爬升的话要努力的去做蛋糕,先为旁人谋福利,后为自己谋福利。而这样也逃不出历史的轮回,如果你看过《让子弹飞》就会明白,想要真正的消除阶级固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建设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你自己。
所以对于普通的你我来说,其实苏轼有一句写到了点子上: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到公卿是不可能了,但是至少幸福生活一辈子,还是有希望的。毕竟能够在长河中留下姓名的人少之又少,而幸福其实和贫穷贵贱都没有关系,只看你想要什么样的价值实现。
总结:能看到、能看懂这篇文章的你,我相信其实已经是中产阶级了,阶级固化实际上保护着你,为你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挣扎的,也不要过多的把价值实现依赖在阶级的提升上,多去关心生活的本质,寻找艺术和爱。
最后还有一点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世界很大,多把目光移向别的地方,找个有趣的人一起去看看吧。
先聊聊“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这句俗语。
这个话题展开来说非常有意思,正好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和认知和大家分享分享这个事情。
1.
先说穷不过三代。
这句话是对的,毫无疑问。因为那些穷超过三代的人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娶不到老婆绝户了,一个是依然穷着而没有话语权。所以本质上来说,穷不过三代是一个幸存者偏差,只有那些幸存者才能发出这样的感慨,才会被别人接收到。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论是从古代还是到现在。在古代有三妻四妾,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讨不到媳妇连后代都没有,自然是穷不过三代了。而在现代,虽然没有三妻四妾这种糟粕文化了,但是有三千万光棍依然娶不到老婆。这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听过很多去越南买媳妇的故事,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把国内的社会矛盾通过经济手段转移到了越南去..不过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我就不评论了。
再者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人们其实不关心那些穷三代的人为什么一直这么穷,只会关心他们中的某一小部分是怎么富起来的,同时热切的期望着自己也能够复制这样的传奇。换言之大家都喜欢意淫,穷不过三代的故事就和爽文没什么区别,谁看谁爽,一直看一直爽。
2.
再说富不过三代。
在古代,是的,富不过三代,因为很多朝代都撑不过三代,比如秦二世而亡。社会的安定性是一个问题,这个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另一个浅显易懂的原因——三妻四妾。和穷人一样的是,富人无法维持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一个白手起家的富一代,在过世后假如有三四个孩子,古代家族讲究开枝散叶,多子多福,三四个孩子不算过分,于是每个阿哥分得一部分财产。家族财产一百万两白银分成四份,可能就是每人二十五万了,虽然说家族产业可能还是共同经营,但是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章程,同时又加上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到了孙子辈,一二十个孙子掺合进来,这家族基本也就凉的差不多了。
再说现代,其实现代的企业或者说家族,有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法律保护,有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虚假概念之后,按理说财富的传承应该有较好的保障。但是由于社会的思想认知在发生变化,财富分配的调节也越来越完善,税务体系的逐步建立可以有效的对贫富差距进行调整,富人传承财富的难度变大了,但是手段也变多了。
整体来讲,如果有意识的用科学的手段去保障自己的财富,保证下一代阶级不掉落应该是可以的,换言之这是“阶级固化”,终于提到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要事情了。
3.
所以,人们常说的阶级固化,真的是那么绝望的一件事吗?在我看来,很多朋友张口闭口在说阶级固化的时候,其实指的却是上升通道关闭。这是两件事情,我们一件一件说。
先说阶级固化这个词的本义,阶级固化是什么意思,其实指的是阶级之间的流动性不强,人们不太能轻易的跨越阶级,与之相对应的是阶级未固化,比如三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人都有机会轻易的跨越阶级,这就是风起云涌的激荡三十年。
人们喜欢这个年代,是因为阶级流动性强,人人都有暴富的机会,并且每个人都相信如果回到那个年代,成功的也会是自己。但是,凡事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阶级流动性强的时候并不只是向上流动,也有可能向下流动,只是很多人自动忽略了这种可能。换言之,其实阶级固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阶级之间的流动性很强,那将会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因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财富和生活质量能不能保住。只是大多数人根本认不清自己,只会觉得如果努力,如果给我一个那样的年代,我就能爬上去,其实你可能摔的更惨。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历朝历代的阶级都不能算是完全固化,社会局势也很动荡,这对于财富持有者来说是很恶劣的环境,但是对于光脚的来说却是不会再差了。所以阶级固化实质上等于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也是大多数中产阶级最需要的环境。还有一个例子,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阶级固化更多的是一种保护,比如你不会去羡慕马云马化腾马斯克,因为我们和他们早已经不是一个阶级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是获得幸福感的很主要一个因素。
所以阶级固化,其实是满足上位者和中产阶级的需求的,那些抱怨阶级固化的年轻人往往不是这两个层级。
接下来说上升通道关闭,这个才是焦虑的原因。固化不是原因,稳定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向上的渠道。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两件事情的区别,盲目的抱怨阶级固化,其实是喷错了对象。
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一定拥有固化的阶级和稳定清晰的上升渠道。在以前,这个上升渠道是科举,在现在换成了高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上层阶级趋于饱和,坑位越来越少,上升的渠道逐渐的收窄,但是注意,收窄不会是没有。一定会留有上升的通道,不然下面的人看不到希望就会..重演历史。
所以历朝历代包括现在,都不会关闭上升通道,只会收窄,这也是中国人内卷现象的来源,因为上升渠道窄,溢出的资源少,抢夺的人群基数大。而这个现象,才是年轻人焦虑的本质,不在于阶级固化,阶级固化其实是一个中性的词语,在于上升通道收窄。
4.
而对于90后这一代来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人奢求要攀升到上层阶级了,这一层通道可以确定是封闭的。大多数人考虑的其实就是,怎么上升到中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本身如何保有自己的财富。
这个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庞大的市场,正在缓慢的开启,这里我不想做过多的讨论,因为涉及到我的工作内容,有兴趣聊聊的朋友可以私戳我。我想要说的是,其实人类的历史一直都在不断的重演。真正为人类创造价值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永远都是那些把蛋糕做大的人,这些人也会成为后来的既得利益者,再后来成为主导阶级固化的主体,直到出现新的勇士,再创造新的蛋糕,循环往复,化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而作为个体,其实大方向上还是确定的,阶级固化可以保护你不至于轻易的跌落阶级,但是如果你想要继续爬升的话要努力的去做蛋糕,先为旁人谋福利,后为自己谋福利。而这样也逃不出历史的轮回,如果你看过《让子弹飞》就会明白,想要真正的消除阶级固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建设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你自己。
所以对于普通的你我来说,其实苏轼有一句写到了点子上: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到公卿是不可能了,但是至少幸福生活一辈子,还是有希望的。毕竟能够在长河中留下姓名的人少之又少,而幸福其实和贫穷贵贱都没有关系,只看你想要什么样的价值实现。
总结:能看到、能看懂这篇文章的你,我相信其实已经是中产阶级了,阶级固化实际上保护着你,为你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在这件事情上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挣扎的,也不要过多的把价值实现依赖在阶级的提升上,多去关心生活的本质,寻找艺术和爱。
最后还有一点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世界很大,多把目光移向别的地方,找个有趣的人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