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屁啊
村夫也只是勉强维持,相对较好而已
后边的蒋琬费祎基本没用兵,等于三代人攒了一点家底
[quote][tid=20717610]Topic[/tid] Post by [uid=60339188]无极囧JS[/uid] (2020-03-08 23:39):
总共11次[/quote]诸葛亮是循序渐进的耗,姜维是竭泽而渔的瞎搞
[quote][pid=403110795,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21375981]都闪开让专业的来[/uid] (2020-03-08 23:47):
好个屁啊
村夫也只是勉强维持,相对较好而已
后边的蒋琬费祎基本没用兵,等于三代人攒了一点家底[/quote]诸葛亮234年死姜维北伐是238年。蔣琬还没死呢
[quote][pid=403112926,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33311381]ryojyo[/uid] (2020-03-08 23:57):
诸葛亮234年死姜维北伐是238年。蔣琬还没死呢[/quote]那时候用兵规模都不大,而且蒋琬费祎还能维持住
到后边陈祗当权的时候就不行了,谯周的《仇国论》也是这时候写的
感觉并没有多好的底子啊,你看丞相没了之后,没多久蜀国就完蛋了啊,姜维虽然频繁北伐,但是战争规模感觉都小了一些。如果你说丞相是步步为营的纵深战略,姜维就是那种釜底抽薪的不要命打法,打退一次马上再起兵再来,都不带歇脚了。所以才会有人说姜维穷兵黩武。
[quote][pid=403124835,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36441076]qq2971808936[/uid] (2020-03-09 00:58):
感觉并没有多好的底子啊,你看丞相没了之后,没多久蜀国就完蛋了啊,姜维虽然频繁北伐,但是战争规模感觉都小了一些。如果你说丞相是步步为营的纵深战略,姜维就是那种釜底抽薪的不要命打法,打退一次马上再起兵再来,都不带歇脚了。所以才会有人说姜维穷兵黩武。[/quote]你是看三国演义的错觉吧
诸葛亮234年死,蜀灭于263年,隔了29年
[quote][pid=403112028,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38038219]windflytosky[/uid] (2020-03-08 23:53):
诸葛亮是循序渐进的耗,姜维是竭泽而渔的瞎搞[/quote]笑死了,姜维11次北伐,反而胜多些,也是在邓艾手里吃了两个败仗,怎么当初诸葛亮托付匡扶汉室之愿给姜维,姜维作为他徒弟难道不北伐了?退一步说,不北伐魏国就不来锤你了?
你怕是对蜀国底子好有误解。看看蜀国投降后有多少人吧我记得好像是不到十万户?
[quote][pid=403130732,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38091584]碧海花月[/uid] (2020-03-09 01:34):
你怕是对蜀国底子好有误解。看看蜀国投降后有多少人吧我记得好像是不到十万户?[/quote]那时候整个南方人口都不多,包括江东
当时人口北方对南方是绝对碾压
[quote][pid=403128925,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41780861]醉清风丶滴[/uid] (2020-03-09 01:22):
不打也是死,一矿打九矿没后期[/quote]就魏国后期那个运营,姜维拖下去的话,人家都内乱亡了
[quote][pid=403130732,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38091584]碧海花月[/uid] (2020-03-09 01:34):
你怕是对蜀国底子好有误解。看看蜀国投降后有多少人吧我记得好像是不到十万户?[/quote]你这也太能给史书缩水了
户二十八万 男女九十四万 官吏四万 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穷兵黩武了,也就打的一口气罢了。自己老师的遗愿就算不现实也得去实现
一直很喜欢三国无双7的晋if剧情,虽然是意淫的,也算是有些道理:
司马师一家和姜维在赤壁决战,一顿割草以后姜维被打倒。
司马师问姜维:“为何要如此执着地反抗?”
姜维:“为了继承先辈的大志,实现仁之世!”
司马一家:“蠢货!你的那个仁之世,是搞到国贫民乏,还要坚持的东西吗?”
姜维投降
Reply to [pid=403135357,20717610,1]Reply[/pid] Post by [uid=41571491]Jack[/uid] (2020-03-09 02:09)
其实这就是个屁股问题。你要是爱蜀国,或者说要中兴汉室,那可不要反抗吗?不反抗不就亡国了。有战争就有伤亡,没有那个条件只能倾全国之力来准备战争。说穿天也是蜀国内部事务,哪轮得到司马家置喙。
国内一团糟,本地士族跟荆州士族互相不对付
不制造外敌,就是被自己人玩死
蜀国这个政治根基只能打,也必须打,打到自己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