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risedman
2021-06-05T03:22:06+00:00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14/c4Q2o-22v4XvZ8rT3cS35s-2dc.jpeg[/img]
首发买了两个,但是pro实在太大了
就留下了watch3。
pro有多大?
我可以带得下46的沛纳海,甚至万国的大飞行员,但是没有办法撑得住watch3Pro。
主要是太厚了,就像戴了一个象棋在胳膊上。
而且我对于那个刻度外圈确实欣赏不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14/c4Q2o-dxkbXnZ6cT3cS2dc-35s.jpeg[/img]
watch3还是好看的。
先说优点。
操作十分丝滑,搭配华为手机确实实现了更多的优秀体验,比如运动模式下右滑高德地图可以自动绘制轨迹,骑行模式还有返航功能。
旋钮式操作搭配线性马达,感觉也算是比较方便。
做工优秀,外形出色,屏幕表现也还不错,
然后我想不出来什么优点了。
或者说我们回想一下,之前华为手表的固有优点,或者说最大优点是什么?
是续航。
这就是它的最大卖点。
即使它是大号手环,很难实现更多的智能操作,但是这个建立在健康检测基础上的超高续航就是华为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但是watch3做不到。
它的正常模式,在我关闭wifi和esim的情况下续航在当前版本只能坚持2天左右。
而我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官方的典型场景。
够了吗?
如果它是一个真智能手表,我觉得两天也够了。
但现在问题在于,建立在鸿蒙2.0的watch3,并没有体现出相对于之前大号手环gt2pro的更多进化。
除了60帧的动画足够好看之外。它主推的信息流转之类的功能,在gt2pro上本来就可以实现。
以至于现在的watch3就更像是一个gt2pro的UI美化版。
手表专属的可用app几乎为0,刚需的手表端自动回复信息功能一个没有。
不要说什么厂商不配合之类,这是厂商的问题,不是消费者的问题。
我知道生态的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给华为时间。
我想要表达的是,如果你是为了马上体验完整的鸿蒙智能手表,我建议你再等几个月。
目前还是个毛坯房而已。
接下来我说一些具体的不足或者缺点。
首先没有分时段勿扰模式,只有粗暴的全天开启,或者关闭。这个功能可是在手环上面都有的呀。
续航只有官方标称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
在手表或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充电速度慢。如果使用的是非原装充电器,直接采用支持Qi协议的无线充电的话,充的可能还没有用的快。
不能回复微信QQ和短信。
在手机亮屏的情况下,来信息手表端依旧会提示,这是华为系所有穿戴产品的通病,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依旧不能来信息自动亮屏,这也是华为系所有穿戴产品的通病,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wifi在关闭状态下经常自动打开,然后增加耗电。wifi关闭状态下一夜耗电不到5,但是打开状态下可以最多接近20。
背景虚化有问题,容易在当前界面背景形成漏液一样的黑斑。
振动马达匹配有问题,只有旋钮操作时震感充分,来消息来电提醒则震感很弱。
抬腕亮屏的算法有问题,有时候怎么抬都不亮。
有些问题比较要命,有些问题无伤大雅。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两点,一个是续航,一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华为的这个真智能手表必须解决信息回复问题,否则于情于理,还是摆脱不了大号手环这四个字。
大概就这样吧。
首发买了两个,但是pro实在太大了
就留下了watch3。
pro有多大?
我可以带得下46的沛纳海,甚至万国的大飞行员,但是没有办法撑得住watch3Pro。
主要是太厚了,就像戴了一个象棋在胳膊上。
而且我对于那个刻度外圈确实欣赏不来。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6/14/c4Q2o-dxkbXnZ6cT3cS2dc-35s.jpeg[/img]
watch3还是好看的。
先说优点。
操作十分丝滑,搭配华为手机确实实现了更多的优秀体验,比如运动模式下右滑高德地图可以自动绘制轨迹,骑行模式还有返航功能。
旋钮式操作搭配线性马达,感觉也算是比较方便。
做工优秀,外形出色,屏幕表现也还不错,
然后我想不出来什么优点了。
或者说我们回想一下,之前华为手表的固有优点,或者说最大优点是什么?
是续航。
这就是它的最大卖点。
即使它是大号手环,很难实现更多的智能操作,但是这个建立在健康检测基础上的超高续航就是华为最大的吸引力所在。
但是watch3做不到。
它的正常模式,在我关闭wifi和esim的情况下续航在当前版本只能坚持2天左右。
而我的使用频率远远低于官方的典型场景。
够了吗?
如果它是一个真智能手表,我觉得两天也够了。
但现在问题在于,建立在鸿蒙2.0的watch3,并没有体现出相对于之前大号手环gt2pro的更多进化。
除了60帧的动画足够好看之外。它主推的信息流转之类的功能,在gt2pro上本来就可以实现。
以至于现在的watch3就更像是一个gt2pro的UI美化版。
手表专属的可用app几乎为0,刚需的手表端自动回复信息功能一个没有。
不要说什么厂商不配合之类,这是厂商的问题,不是消费者的问题。
我知道生态的成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给华为时间。
我想要表达的是,如果你是为了马上体验完整的鸿蒙智能手表,我建议你再等几个月。
目前还是个毛坯房而已。
接下来我说一些具体的不足或者缺点。
首先没有分时段勿扰模式,只有粗暴的全天开启,或者关闭。这个功能可是在手环上面都有的呀。
续航只有官方标称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
在手表或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充电速度慢。如果使用的是非原装充电器,直接采用支持Qi协议的无线充电的话,充的可能还没有用的快。
不能回复微信QQ和短信。
在手机亮屏的情况下,来信息手表端依旧会提示,这是华为系所有穿戴产品的通病,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依旧不能来信息自动亮屏,这也是华为系所有穿戴产品的通病,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wifi在关闭状态下经常自动打开,然后增加耗电。wifi关闭状态下一夜耗电不到5,但是打开状态下可以最多接近20。
背景虚化有问题,容易在当前界面背景形成漏液一样的黑斑。
振动马达匹配有问题,只有旋钮操作时震感充分,来消息来电提醒则震感很弱。
抬腕亮屏的算法有问题,有时候怎么抬都不亮。
有些问题比较要命,有些问题无伤大雅。
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主要是两点,一个是续航,一个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华为的这个真智能手表必须解决信息回复问题,否则于情于理,还是摆脱不了大号手环这四个字。
大概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