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r_Saints
2022-06-08T07:47:16+00:00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什么意思
最近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其中女主角赵盼儿是一个乐籍出身的人物。但剧情里说她守身如玉,并且和前未婚夫发乎情止乎礼等等。
剧情设计,自然有他的原因,这里我们不再细说。
我只想和大家说一下,什么叫“礼”,什么叫“发乎情止乎礼”。
儒家有一个大圣人,叫做舜。就是尧舜禹汤中的舜,他是上古的圣王,得到尧的传位。如果大家读古书,必然会看到很多称颂尧舜禹的话语和内容。
但舜似乎并不遵守“礼”。
舜的父亲瞽叟,对舜并不是很好。因为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后娶了新妻,又生了小儿子名叫象。瞽叟对这个象非常溺爱,反之则对舜百般虐待。
古代一般15-20岁左右就可以成亲了。这种成亲一般都是父母为之张罗的,也必须父母张罗。如果年轻人私下成亲,而不经媒妁之言,父母认可的,在古代就称为“不礼”,是对“礼仪”的重大违背。
但是舜到了30岁,还没有成亲。瞽叟根本就不给他张罗,在古代的制度下,舜看起来要孤寡终生了。
幸运的是当时的舜为人行事在民间非常有威望,最终名声传达到了首领尧的耳中。尧觉得舜这人不错,但却没有妻子,非常不妥。
于是尧就把自己的2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都许配给舜。
这时候,舜符合当时“礼”的作法,应该是回去禀告自己的父亲瞽叟,的到瞽叟的许可方才可以娶妻。
但舜并没有这样做,就直接和娥皇女英结婚了。
后人于是认为即便是上古圣王的“舜”,也是不“礼”的。简称“不告而娶”。大家如果看过电视剧,也知道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妥的。
伯光君22.6.12岭南流所
对此儒家孟子是如何解释的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孟子的解释是,没有老婆就没有后代,而没有后代是世上最不孝的事情。所以只要是能结婚,就是最大的“孝顺”。所以“不告”父母虽然有点不妥,但避免了“无后”也算是好事了。
舜的父亲瞽叟对舜不好,如果告诉他,那必然就没法结婚。男女在一起,交配生育是人世间最重要最神圣的事。如果舜告诉瞽叟,而瞽叟又不允许舜结婚,那么舜必然要怨恨父亲。那还不如不说。。。
古代对于“礼”的看法实际是多样的。
写到这里,供大家一乐。
补上孟子原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5jt5Zu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ctuvZz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ij6rZy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25tkZy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8nbhZtT3cSzk-zk.jpg[/img]
最近电视剧梦华录热播,其中女主角赵盼儿是一个乐籍出身的人物。但剧情里说她守身如玉,并且和前未婚夫发乎情止乎礼等等。
剧情设计,自然有他的原因,这里我们不再细说。
我只想和大家说一下,什么叫“礼”,什么叫“发乎情止乎礼”。
儒家有一个大圣人,叫做舜。就是尧舜禹汤中的舜,他是上古的圣王,得到尧的传位。如果大家读古书,必然会看到很多称颂尧舜禹的话语和内容。
但舜似乎并不遵守“礼”。
舜的父亲瞽叟,对舜并不是很好。因为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后娶了新妻,又生了小儿子名叫象。瞽叟对这个象非常溺爱,反之则对舜百般虐待。
古代一般15-20岁左右就可以成亲了。这种成亲一般都是父母为之张罗的,也必须父母张罗。如果年轻人私下成亲,而不经媒妁之言,父母认可的,在古代就称为“不礼”,是对“礼仪”的重大违背。
但是舜到了30岁,还没有成亲。瞽叟根本就不给他张罗,在古代的制度下,舜看起来要孤寡终生了。
幸运的是当时的舜为人行事在民间非常有威望,最终名声传达到了首领尧的耳中。尧觉得舜这人不错,但却没有妻子,非常不妥。
于是尧就把自己的2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都许配给舜。
这时候,舜符合当时“礼”的作法,应该是回去禀告自己的父亲瞽叟,的到瞽叟的许可方才可以娶妻。
但舜并没有这样做,就直接和娥皇女英结婚了。
后人于是认为即便是上古圣王的“舜”,也是不“礼”的。简称“不告而娶”。大家如果看过电视剧,也知道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妥的。
伯光君22.6.12岭南流所
对此儒家孟子是如何解释的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孟子的解释是,没有老婆就没有后代,而没有后代是世上最不孝的事情。所以只要是能结婚,就是最大的“孝顺”。所以“不告”父母虽然有点不妥,但避免了“无后”也算是好事了。
舜的父亲瞽叟对舜不好,如果告诉他,那必然就没法结婚。男女在一起,交配生育是人世间最重要最神圣的事。如果舜告诉瞽叟,而瞽叟又不允许舜结婚,那么舜必然要怨恨父亲。那还不如不说。。。
古代对于“礼”的看法实际是多样的。
写到这里,供大家一乐。
补上孟子原文。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5jt5Zu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ctuvZz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ij6rZy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25tkZyT3cSzk-zk.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6/13/-7Q2q-8nbhZtT3cSzk-zk.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