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S] Ꮴirus
2020-08-26T06:44:10+00:00
在开始《信条》的赏析之前,先贴出2014年的一部旧作《前目的地》的影评:
[img]http://m.qpic.cn/psc?/e0c51cb5-f05f-4cf6-80a8-0349d5b85f5b/6tCTPh7N*X6CBkvkDvKlZdGCpMYVlrQ2phnh6q47BCiLQlaF748QDug*s2OOjBdpk4j7MaOPyWTF7Lq*UoEVXCTK*fBiBPMnTAKhwz0*Qo8!/b&bo=0wJ.ANMCfgABByA!&rf=viewer_4[/img]
在我看来,信条最是使用黑人担当主要角色最不感觉突兀的影片之一了,因为如果不是男一和男二一黑一白,我差点觉得看了部高配版《前目的地》,当然诺兰的电影语言、叙事功力,和最主要的也是最牛X的剪辑,也是他能成为高配版的理由。
以下,是一张我自己整理的正向时间坐标,我也会分别按照黑人男主、白人男主和俄罗斯军火商的视野,分别给出不同的时间轴,并加以说明每个时间时间段内不同角色都干了什么,以便拼凑出整部电影的完整故事。
[img]http://m.qpic.cn/psc?/e0c51cb5-f05f-4cf6-80a8-0349d5b85f5b/Sc7wZG8Q0BUeMz.O80ebfNybqt4Lr35cNXdAEPCKMzmIUtEBTKTp2uc7G2PEdob09C4TGDxlW3*CTfimPNhOjUhIPSGpV7RZpdrEu.zyG4s!/b&bo=2gbYBNoG2AQBFzA!&rf=viewer_4[/img]
由于电影是以黑人男主(他最后加入了红军进行特别行动,所以以下简称红黑)的为主视角推进的,我们就先以他的视角复盘一下整部电影。电影开场的剧场恐怖袭击为起点,标记坐标为0,从0到E,可以看做是红黑被某组织有计划的考查合格并招募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复杂,他是被包裹在名义上解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实质上是阻止地下核武器交易的行动下,但其实包裹在这层外衣以下,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这里暂且先按下不表。在D到E之间,红黑找到白人男主(最后的特别行动中参与蓝军,以下简称蓝白)寻求协作,并在高速上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飙车戏,但不幸任务失败。在F到G之间是红黑通过女主接近俄罗斯人的过程,并最来到G到H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俄罗斯人拥有的真正危险品的并不是核武器原料钚,而是某种可以进行通过逆熵通向过去的算法,于是在H点,通过自由港机场隐藏的传送门返回到E,试图阻止俄罗斯人拿到算法,并再度失败,再次从E到G之间的时间点明白俄罗斯人将自己的生命与世界毁灭绑定在一起之后,决定返回俄罗斯人埋藏全部9个算法的地方,并破坏俄罗斯人的生命与算法装置之间的链接,于是回到了A点,在斯塔克12参与红队特种部队,与另一组蓝队特种队共同完成破坏链接装置的任务,红队的白人小哥(与红黑一致的时间流序,以下简称红白)在任务中为了救红黑不幸中弹牺牲,但神奇的被另一个白人小哥(蓝白)就出险境,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到达时间点1,电影结束,可喜可贺,留下全程懵圈的我们。
影片的最后,我的通过黑人男主的口中得知,未来的自己才是整个事件的主要推动者,那在时间点1以后的故事也就可以很合理的推测为两个部分,“清理”包括但不仅限于正常事件流序上从未来回来的知情人——印度的女军火商;在到达C(也就是电影开场时的0)时,招募正常事件流序上的自己,和未来某个时间点X上的白人小哥,并将他送回过去。
接着白人小哥,我们再以他的视角回顾一下事件经过。在未来X,被黑人男主(与蓝白一致的时间流序,以下简称蓝黑)招募并下达任务,任务内容大概为尽最大可能协助红黑的行动之类,但是大概率没有讲最后会牺牲,影片中不断暗示黑人男主会为达到进行某种程度的欺骗或者说隐瞒。在被送回过去时间点A,加入蓝军进行逆向军事行动,在发现红黑有危险之后,通过传送门回到正向时间对红黑进行了营救,到达时间点B,在这个时间点上,也就是影片的红黑视角中,红白在和红黑经历了种种合同协作之后已经牺牲了,所以红黑才会有感而发的说这是两个人的终点,但在蓝白的视角下,他刚刚从未来回来,所以他说这是他们合作的起点,这个情绪点在影院真是很难get到,到复盘时才会感到不胜唏嘘。紧接着,蓝白开始蛰伏,直到D和E之间的时间点被这个时间流序上的黑人男主召唤,寻求帮助,陪同他走完E→F→G→H→E→F→A→1,然后牺牲。
俄罗斯人的行动更加复杂一些,在整个影片影片开场以前的α到β之间,在同苏联或者也可能是俄罗斯政府的军火贸易期间得知了从未来送回来的9个算法掌握着巨大的威力,开始不断收集,并在到达时间点A时,可能已经收集到8个,只剩下一个,并希望通过0到D时间段内的剧场人质事件拿到最后一个算法,但是并没有成功,E到F之间的高速追逐中近似成功,但却是个空箱子,气急败坏的用女主相威胁得知中间被红黑掉包,于是返回E点去取,红黑于是追回了时间点E,想去阻止,却发现被另一个自己交给了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拿到最后一个算法,返回时间点1,完成所有算法与自己生命监控链接的组装,在最后时刻被主角团破坏,并被女主枪杀。
在复盘完影片的故事流程以后,有几个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需要指出,这会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整部电影。
1、我们需要接受影片的一个基础设定,时间可以逆向,但是无论正向逆向,时间流逝的速度一致。也就是说,你要回到一周以前,你是需要花一周时间去逆向流动回去,而不是像其他有关时间穿越电影中演绎的那种,通过某种装置将人传送到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前提,因为时间可以正向或者逆向,但是不能被压缩或拉长,所以当你想要逆向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需要经历相同的时间,比如回到一周前,你就需要逆向流逝一周的时间,如果你想在回到未来,只能在正向流动一周,而不是通过时光机“duang”的一下瞬间到达。而由于这个时间流动的设定,使得影片中所有进行时间穿越的时候,再过去的时间点上,都会存在两个自己——一个正向流动的自己,一个逆向流动的自己,在某个时间点,逆向流动的人通过传送门将自己传送回正向,那这个时间点上就会出现两个自己,其中一个是正常流序的,一个是从未来回来的。黑人男主最为特殊,在E到F的高速公路追逐戏中,实际上同时存在三个自己,一个是第一次正常时间流动顺序的自己,一个是从H点返回时时间逆向流动的自己,还有一个,已经完成所有事件,向俄罗斯人递送第九个算法,并前往未来招募伙伴的自己。
2、黑人男主和他做组建成立的组织到底在干嘛,为什么要亲手将第9个算法交给俄罗斯人。黑人男主是要组织世界毁灭没错,但和灾难影片不同的一点是,他没有选择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在整个事件的起点,也就是影片开头的剧场人质事件时间点,俄罗斯人都已经收集了8个算法,而这8个算法的身在何处现在是一无所知的,于是组织选择用第9个算法做诱饵,按图索骥找到所有9个算法的藏身处,事实上这个方法奏效了,黑人男主和组织一路追踪到了过去某个时间点的斯塔克12城,并成功阻止了灾难的发生。
3、黑人男主为什么要杀印度女军火商。其实红队的领队已经说过了,完成任务后所有人都不能留活口,因为所有回到过去时间点上的人所在的时间点上都同时有两个自己,为了避免干扰正常时间流续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前功尽弃,全部杀掉是最佳选择,所以白人小哥即便最后没有牺牲,结局也不容乐观。所以在完成所有任务以后,在过去时间点上从未来派来的接头人需要全部清理掉。这个解释最大的bug就在于女主,印度女军火商最后就是来杀掉女主的,但却被男主阻止了,我所能想到的最合理解释是,女主的儿子就是以后被招募的白人小哥,黑人男主自觉能够以孩子掌控女主的行为不产生严重后果,同时保证小男人健康成长,但这个解释并不完美,除此以外就只能是狗血的爱情戏码了,但感性令我不能接受。
总的来说,《信条》是部相当不错的电影,但据此说是诺兰的巅峰之作我倒觉得未必,电影时间逆向流动的展示也并没有多出彩,最大的感受的倒放的滑稽敢,唯一亮眼的戏码发生在机场仓库正向和逆向男主的打斗,这种新奇感确实前所未有。然后电影并不如想象中难懂,但也的确不是跟着影片过一遍就能安全理解的,需要不断的对人物的行为逻辑,故事结构进行复盘。以上分析一定有谬误的地方,因为第一遍观影一些细节并不能掌握的十分真切,但我觉得大的故事框架即使如此大差不差,欢迎指正。
[img]http://m.qpic.cn/psc?/e0c51cb5-f05f-4cf6-80a8-0349d5b85f5b/6tCTPh7N*X6CBkvkDvKlZdGCpMYVlrQ2phnh6q47BCiLQlaF748QDug*s2OOjBdpk4j7MaOPyWTF7Lq*UoEVXCTK*fBiBPMnTAKhwz0*Qo8!/b&bo=0wJ.ANMCfgABByA!&rf=viewer_4[/img]
在我看来,信条最是使用黑人担当主要角色最不感觉突兀的影片之一了,因为如果不是男一和男二一黑一白,我差点觉得看了部高配版《前目的地》,当然诺兰的电影语言、叙事功力,和最主要的也是最牛X的剪辑,也是他能成为高配版的理由。
以下,是一张我自己整理的正向时间坐标,我也会分别按照黑人男主、白人男主和俄罗斯军火商的视野,分别给出不同的时间轴,并加以说明每个时间时间段内不同角色都干了什么,以便拼凑出整部电影的完整故事。
[img]http://m.qpic.cn/psc?/e0c51cb5-f05f-4cf6-80a8-0349d5b85f5b/Sc7wZG8Q0BUeMz.O80ebfNybqt4Lr35cNXdAEPCKMzmIUtEBTKTp2uc7G2PEdob09C4TGDxlW3*CTfimPNhOjUhIPSGpV7RZpdrEu.zyG4s!/b&bo=2gbYBNoG2AQBFzA!&rf=viewer_4[/img]
由于电影是以黑人男主(他最后加入了红军进行特别行动,所以以下简称红黑)的为主视角推进的,我们就先以他的视角复盘一下整部电影。电影开场的剧场恐怖袭击为起点,标记坐标为0,从0到E,可以看做是红黑被某组织有计划的考查合格并招募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复杂,他是被包裹在名义上解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人质,实质上是阻止地下核武器交易的行动下,但其实包裹在这层外衣以下,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这里暂且先按下不表。在D到E之间,红黑找到白人男主(最后的特别行动中参与蓝军,以下简称蓝白)寻求协作,并在高速上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飙车戏,但不幸任务失败。在F到G之间是红黑通过女主接近俄罗斯人的过程,并最来到G到H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俄罗斯人拥有的真正危险品的并不是核武器原料钚,而是某种可以进行通过逆熵通向过去的算法,于是在H点,通过自由港机场隐藏的传送门返回到E,试图阻止俄罗斯人拿到算法,并再度失败,再次从E到G之间的时间点明白俄罗斯人将自己的生命与世界毁灭绑定在一起之后,决定返回俄罗斯人埋藏全部9个算法的地方,并破坏俄罗斯人的生命与算法装置之间的链接,于是回到了A点,在斯塔克12参与红队特种部队,与另一组蓝队特种队共同完成破坏链接装置的任务,红队的白人小哥(与红黑一致的时间流序,以下简称红白)在任务中为了救红黑不幸中弹牺牲,但神奇的被另一个白人小哥(蓝白)就出险境,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到达时间点1,电影结束,可喜可贺,留下全程懵圈的我们。
影片的最后,我的通过黑人男主的口中得知,未来的自己才是整个事件的主要推动者,那在时间点1以后的故事也就可以很合理的推测为两个部分,“清理”包括但不仅限于正常事件流序上从未来回来的知情人——印度的女军火商;在到达C(也就是电影开场时的0)时,招募正常事件流序上的自己,和未来某个时间点X上的白人小哥,并将他送回过去。
接着白人小哥,我们再以他的视角回顾一下事件经过。在未来X,被黑人男主(与蓝白一致的时间流序,以下简称蓝黑)招募并下达任务,任务内容大概为尽最大可能协助红黑的行动之类,但是大概率没有讲最后会牺牲,影片中不断暗示黑人男主会为达到进行某种程度的欺骗或者说隐瞒。在被送回过去时间点A,加入蓝军进行逆向军事行动,在发现红黑有危险之后,通过传送门回到正向时间对红黑进行了营救,到达时间点B,在这个时间点上,也就是影片的红黑视角中,红白在和红黑经历了种种合同协作之后已经牺牲了,所以红黑才会有感而发的说这是两个人的终点,但在蓝白的视角下,他刚刚从未来回来,所以他说这是他们合作的起点,这个情绪点在影院真是很难get到,到复盘时才会感到不胜唏嘘。紧接着,蓝白开始蛰伏,直到D和E之间的时间点被这个时间流序上的黑人男主召唤,寻求帮助,陪同他走完E→F→G→H→E→F→A→1,然后牺牲。
俄罗斯人的行动更加复杂一些,在整个影片影片开场以前的α到β之间,在同苏联或者也可能是俄罗斯政府的军火贸易期间得知了从未来送回来的9个算法掌握着巨大的威力,开始不断收集,并在到达时间点A时,可能已经收集到8个,只剩下一个,并希望通过0到D时间段内的剧场人质事件拿到最后一个算法,但是并没有成功,E到F之间的高速追逐中近似成功,但却是个空箱子,气急败坏的用女主相威胁得知中间被红黑掉包,于是返回E点去取,红黑于是追回了时间点E,想去阻止,却发现被另一个自己交给了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拿到最后一个算法,返回时间点1,完成所有算法与自己生命监控链接的组装,在最后时刻被主角团破坏,并被女主枪杀。
在复盘完影片的故事流程以后,有几个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需要指出,这会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整部电影。
1、我们需要接受影片的一个基础设定,时间可以逆向,但是无论正向逆向,时间流逝的速度一致。也就是说,你要回到一周以前,你是需要花一周时间去逆向流动回去,而不是像其他有关时间穿越电影中演绎的那种,通过某种装置将人传送到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大前提,因为时间可以正向或者逆向,但是不能被压缩或拉长,所以当你想要逆向回到过去某个时间点,需要经历相同的时间,比如回到一周前,你就需要逆向流逝一周的时间,如果你想在回到未来,只能在正向流动一周,而不是通过时光机“duang”的一下瞬间到达。而由于这个时间流动的设定,使得影片中所有进行时间穿越的时候,再过去的时间点上,都会存在两个自己——一个正向流动的自己,一个逆向流动的自己,在某个时间点,逆向流动的人通过传送门将自己传送回正向,那这个时间点上就会出现两个自己,其中一个是正常流序的,一个是从未来回来的。黑人男主最为特殊,在E到F的高速公路追逐戏中,实际上同时存在三个自己,一个是第一次正常时间流动顺序的自己,一个是从H点返回时时间逆向流动的自己,还有一个,已经完成所有事件,向俄罗斯人递送第九个算法,并前往未来招募伙伴的自己。
2、黑人男主和他做组建成立的组织到底在干嘛,为什么要亲手将第9个算法交给俄罗斯人。黑人男主是要组织世界毁灭没错,但和灾难影片不同的一点是,他没有选择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在整个事件的起点,也就是影片开头的剧场人质事件时间点,俄罗斯人都已经收集了8个算法,而这8个算法的身在何处现在是一无所知的,于是组织选择用第9个算法做诱饵,按图索骥找到所有9个算法的藏身处,事实上这个方法奏效了,黑人男主和组织一路追踪到了过去某个时间点的斯塔克12城,并成功阻止了灾难的发生。
3、黑人男主为什么要杀印度女军火商。其实红队的领队已经说过了,完成任务后所有人都不能留活口,因为所有回到过去时间点上的人所在的时间点上都同时有两个自己,为了避免干扰正常时间流续引发蝴蝶效应导致前功尽弃,全部杀掉是最佳选择,所以白人小哥即便最后没有牺牲,结局也不容乐观。所以在完成所有任务以后,在过去时间点上从未来派来的接头人需要全部清理掉。这个解释最大的bug就在于女主,印度女军火商最后就是来杀掉女主的,但却被男主阻止了,我所能想到的最合理解释是,女主的儿子就是以后被招募的白人小哥,黑人男主自觉能够以孩子掌控女主的行为不产生严重后果,同时保证小男人健康成长,但这个解释并不完美,除此以外就只能是狗血的爱情戏码了,但感性令我不能接受。
总的来说,《信条》是部相当不错的电影,但据此说是诺兰的巅峰之作我倒觉得未必,电影时间逆向流动的展示也并没有多出彩,最大的感受的倒放的滑稽敢,唯一亮眼的戏码发生在机场仓库正向和逆向男主的打斗,这种新奇感确实前所未有。然后电影并不如想象中难懂,但也的确不是跟着影片过一遍就能安全理解的,需要不断的对人物的行为逻辑,故事结构进行复盘。以上分析一定有谬误的地方,因为第一遍观影一些细节并不能掌握的十分真切,但我觉得大的故事框架即使如此大差不差,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