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9T14:47:15+00:00
已经有点万般皆下品的意思了...
足球这玩意看人下菜
因为有两个球员能力和教练思路高度契合的高统治力球队冒头,就一窝蜂全去追捧这不现实啊...
当年tiki-taka没人学得来,后来被三后腰钳制住了能打得有来有回...
打不过就加入是一个思路,用其它战术锤爆高位也是个选择啊...
其实高位压迫不是一种单纯的战术理念,他本身是在常规战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强度的结果。
简而言之就是现代运动科学可以提供的跑动体能支持,在某些时候已经溢出了,那么合理利用前场的高位压迫去消化溢出体能,制造额外的机会,阻止对方在后场掌控球权和攻守转换是有价值的。
但其实性价比不高。
所以大部分球队没法完成一整场的高强度逼抢,更不要说保持一个赛季。
成体系的高位压迫战术就是尽量提高高位压迫的性价比,把剩余合理的通过逼抢释放出去提高胜算,同时也要降低消耗,保证不要过度消耗运动员的体能和职业生涯长度。
所以不仅仅是逼抢时机和配合的练习,获取球权以后就地进攻的能力,体能的训练等等,还包括阵容的轮换,团队的建设和队员体能的节制使用等等。说实话5人轮换本身也是对高位逼抢战术的利好,版本优势战术。
在很早以前萨基的米兰就有类似的玩法,但是那时候运动科学配套没跟上,轮换也没那么豪华,所以适用面很窄。
而这些德系教练,从马加特时代开始就沉迷体能训练,到郎尼克等人以后更多的是把整个配套和训练方法完善和推广起来了,基本上你只要有一群听话能跑的小年轻,青春风暴,练两个赛季就可以这么踢,场面好看,压榨年轻人的体能价值,性价比很高。
而且除了把握机会那一两个人以外,不太依赖某个人的发挥,阵容轮换程度高,大家都能踢上球。
说实话他跟所谓的传控啊,防反啊这些战术哲学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他更多的是一把额外的武器。穆里尼奥这种喜欢踢低位防反的教练,带罗马都能偶尔上一波强度,通过高位逼抢在不换人的前提下迅速改善场上节奏。
他本身是一种技巧,一种武器,是不变阵就可以提速和降速去影响对手的一种方式,放大了场边教练对场上局势的影响。所以你可以踢防反,可以传控,可以打快可以打慢,但是如果你的球队完全不能踢高位压迫,那对场面和节奏的控制力肯定是要下降的。
是一种很有用的打法,但非常依赖体能训练和团队执行力。
所以利物浦和曼城踢高位只是个表象,内里是他们的阵容建设和体能训练应对目前大部分球队的对抗强度有所溢出,所以通过有足够熟练的的高位逼抢体系去压迫对手,跟对手去兑换体能,进一步提高对抗强度和比赛节奏,是会提高胜算的。
楼上说得对,现在球员的体能足够支持这种踢法。
克洛普在美因茨和多特的时候,用这种高位逼抢前场紧逼,踢下来一场球员第二天都不能训练,跟这两只球队的踢过的也是一样的。
现在利物浦还有轮换球员给他用,一直这个强度抢一场对于体能要求极高的。
巴萨当年那个高位逼抢和现在利物浦这个完全两回事。
巴萨是因为要做到在对方半场局部多打少好传球,人数上得多,前场抢是为了防止对面快速反击。所以当时巴萨常规套路是丢球后抢不下来就犯规,犯规就围攻裁判,都是为了拖回防时间。
利物浦这个前场逼抢,抢下来就地就进攻,丢球后继续抢,抢了继续进攻。以乱打乱。
[quote][pid=607052377,31697108,1]Reply[/pid] Post by [uid=38607076]AlphaMiao[/uid] (2022-04-29 23:26):
其实高位压迫不是一种单纯的战术理念,他本身是在常规战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强度的结果。
简而言之就是现代运动科学可以提供的跑动体能支持,在某些时候已经溢出了,那么合理利用前场的高位压迫去消化溢出体能,制造额外的机会,阻止对方在后场掌控球权和攻守转换是有价值的。
但其实性价比不高。
所以大部分球队没法完成一整场的高强度逼抢,更不要说保持一个赛季。
成体系的高位压迫战术就是尽量提高高位压迫的性价比,把剩余合理的通过逼抢释放出去提高胜算,同时也要降低消耗,保证不要过度消耗运动员的体能和职业生涯长度[/quote]非常认同,新世纪流行开来的高位逼抢和传控其实都已经融入足球的基本战术了,像是家常便饭而什么独特的足球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