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obi
2022-05-23T16:54:33+00:00
类似这样的毒点 ...
21岁才净身进宫,38年间爬至了大明太监最高的权位,人生之际遇不可不谓之奇。
少年时赌债缠身,被债主逼迫不得不自宫求存。魏忠贤从一进宫目的就很明确,要博一个荣华富贵,不再像个街头混混一样被人呼来喝去。
从巴结魏朝,到勾搭客氏,魏忠贤一步步从一个地位低微的小太监,慢慢变成了权倾宫中的大太监。这38年来,人情冷暖有什么他没见过的。
多年来的历练早就练就了魏忠贤的铁石心肠,如果说天下还有人能牵动他的感情的,大约也就是床上这位已经逝去的大行皇帝了。
在魏忠贤的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向他索取什么,而只给予他的也只有这位大行皇帝陛下了。在魏忠贤的记忆中,朱由校永远是那个刚刚见面就招呼自己玩骑马游戏的7岁儿童。
东林党人都说他魏忠贤祸国殃民,残害忠良。可谁知道,他是一点都不想当这个权倾天下的魏公公。无他,这千仓百孔的大明,根本不是他一个目不识丁的街头混混出身的太监能挽救的。
东林党人名负天下,天启皇帝刚刚登基时,魏忠贤只想干着继续伺候皇帝,从而享受宫廷内的荣华富贵。是以他对当时在朝执政的东林党人都是恭敬有礼。
但是这些东林党人空负清誉,在朝中却只会拉帮结派,东林党人的领袖左光斗更公然宣扬:“若非同道,即为仇敌。”
东林党人执政以来,便在朝中大力打击异己,齐、楚、浙党完全不是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东林党人的对手。因为只要你做事,就必定有被东林党人攻击的地方,东林党人从不做事,所以也就没什么可被攻击的地方。
魏忠贤也不过是看着国势日坏,又收了些被打击的齐、楚、浙党余孽的金钱,就忍不住在天启面前为他们分辨了几句。结果东林党人就弄了一个以他为首的阉党出来了,非要置他于死地不可。
魏忠贤可不是读圣贤书的士大夫,街头混混出身的他,既然讲仁义道德讲不过,那就干脆动手,来个鱼死网破。
原先自保而攻击东林党人的举动,倒真正做实了他这个阉党的罪名。然而拿起屠刀容易,放下屠刀就难了。东林党人如同打不死的小强,赶走一批又来一批。
而对付东林党人的内耗之中,魏忠贤还要分心对付关外的女真和蒙古人,再加上连绵不绝的天灾。魏忠贤常常觉得,现在这种焦头烂额的日子,还真不如年少时在宫外东躲西藏的时候。
有点没绷住,有类似的我趁早跑。
[quote][pid=613075318,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42434857]qwe623682135[/uid] (2022-05-25 07:22):
魏忠贤不是什么好鸟,但比东林党强多了[/quote]太监至少会和皇帝一起自缢,东林文人只会水太凉
[quote][pid=613075459,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42156801]神的孩子在睡觉[/uid] (2022-05-25 07:23):
富春山居的挽明吗 还是晚明[/quote]富春山居。
坛友聊唯物史观的时候,知道明朝灭亡的根基是经济原因
到了聊朝政的时候,又说宦官比东林党好了[s:ac:哭笑]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不就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吗?士人地主和矿税太监比,还是太监更狠一点[s:ac:哭笑]
[quote][pid=613078965,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102045]Blancville[/uid] (2022-05-25 07:58):
坛友聊唯物史观的时候,知道明朝灭亡的根基是经济原因
到了聊朝政的时候,又说宦官比东林党好了[s:ac:哭笑]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不就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吗?士人地主和矿税太监比,还是太监更狠一点[s:ac:哭笑][/quote]笑死,你的意思是没有宦官,地主就不捞钱了
[quote][pid=613078965,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102045]Blancville[/uid] (2022-05-25 07:58):
坛友聊唯物史观的时候,知道明朝灭亡的根基是经济原因
到了聊朝政的时候,又说宦官比东林党好了[s:ac:哭笑]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不就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吗?士人地主和矿税太监比,还是太监更狠一点[s:ac:哭笑][/quote]宦官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爪牙,崇祯至少还是知道抵御外敌的,满清入了关对于东林来说也就是换个主子而已。
[quote][pid=613075657,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772125]你加里没人了奥[/uid] (2022-05-25 07:26):
太监至少会和皇帝一起自缢,东林文人只会水太凉[/quote]兄弟,就王承恩跟着上吊了,闯军入城后也有一批文官自杀,而依旧有大量太监投降,不要老拿个人进行对比,那卢象升和高起潜对比难道就能说文官更好
孙承宗也算东林,全家死在了高阳,北京城破自杀最高级别文官是大学士范景文,也是东林,东林党籍考罗列的309人里大部分没能活到甲申,而真正投降的就4个,还有惠世扬这种降而复反的
另外多说一点,某些人说太监能收税,建议查一下高淮乱辽,野猪皮能成事真得感谢带明对辽东的大缺大德(讽刺的是野猪皮后来更缺德)
事实上明末是整个带明统治阶级的崩塌,文官没得洗,皇帝、太监和宗室更烂一点
[quote][pid=613078965,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102045]Blancville[/uid] (2022-05-25 07:58):
坛友聊唯物史观的时候,知道明朝灭亡的根基是经济原因
到了聊朝政的时候,又说宦官比东林党好了[s:ac:哭笑]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不就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吗?士人地主和矿税太监比......[/quote]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竟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
哄堂大孝了。
任何朝代,地方和中央都是有利益冲突的。
但是只有中央是负有国防教育等公共开支的义务的。
假设地方钱多了,然后呢?
[quote][pid=613075657,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772125]你加里没人了奥[/uid] (2022-05-25 07:26):
太监至少会和皇帝一起自缢,东林文人只会水太凉[/quote]陪着崇祯自杀的太监就一个,打开大门欢迎闯王的太监可数不胜数,拿个例当总体的属实有点问题,一说东林党就是水太凉,为什么不说说夏允彝、夏完淳、张煌言、陈子龙?
结尾毒。建议直接跳到最后一章看完,就会觉得前面都是笑话
[quote][pid=613079299,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42434857]qwe623682135[/uid] (2022-05-25 08:01):
笑死,你的意思是没有宦官,地主就不捞钱了[/quote]请问普天之下最大的地主是谁?
你如果站在国家视角,那宦官就是生长在地主阶级统治机器上的霉斑
你如果站在底层视角,那没说的,狗皇帝和狗地主老爷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不算毒点吧。
有明一代所谓的大太监全是皇权的延伸,生死在皇帝一念之间,没有真正的权阉,那你把双方一个看成白莲花,一个看成十恶不赦那才是毒点……
[quote][pid=613078965,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2102045]Blancville[/uid] (2022-05-25 07:58):
坛友聊唯物史观的时候,知道明朝灭亡的根基是经济原因
到了聊朝政的时候,又说宦官比东林党好了[s:ac:哭笑]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不就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吗?士人地主和矿税太监比......[/quote]宦官和地主,谁人多啊?合着土地兼并的全是宦官?
Reply to [pid=613079568,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1689004]kookyo2001[/uid] (2022-05-25 08:02)
宦官在地方捞的钱,能有5%进入皇帝的口袋就不错了,大部分都中饱私囊了
看点矿税之类的研究吧
[quote][pid=613079568,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61689004]kookyo2001[/uid] (2022-05-25 08:02):
残害地方经济最厉害的,竟是这群仗着皇权支持到处捞钱的宦官
哄堂大孝了。
任何朝代,地方和中央都是有利益冲突的。
但是只有中央是负有国防教育等公共开支的义务的。
假设地方钱多了,然后呢?[/quote]你这话说的,宦官捞钱也是进自己腰包[s:ac:哭笑],都给中央的就不叫捞钱了
另外地方难道就不负责国防教育了吗?
Reply to [pid=613079299,32036985,1]Reply[/pid] Post by [uid=42434857]qwe623682135[/uid] (2022-05-25 08:01)
地主兼并的残害是慢性的、逐步的、不自觉的
外来太监等统治者的残害是快速的、暴烈的,就像对着慢性病人的内脏来了一拳,是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放眼整个明朝,最主要的责任当然在于地主阶层,只是我看不惯你们把太监想的多好而已[s:ac: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