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Ghost
2021-11-28T04:27:49+00:00
刚爬了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为什么做出来游戏很贫穷这个帖子,问题虽然很蠢但帖子很有趣。里面聊到一个游戏内核的问题,一楼贴条是
有的人追求故事
有的人追求画面
有的人追求操作感
有的人追求方便
你追求什么? AAA?
一点思考不一定对。我一直认为“游戏”是有教育意义的
在我的认知之中,日本游戏和欧美游戏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内核”,我暂且用这个词吧。我认为日式游戏的内核,是有爱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动森销量那么好,或者传统JRPG有受众,因为游戏基于本质是一种文化作品,他一定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一个文化作品到底是宣扬好的东西,还是宣扬坏的东西,会在本能的维度上筛选用户。“玩家”群体对此是缺乏思考的,甚至是回避的。
因为玩家不能谈论这个问题,你一旦去谈论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游戏里面的黄赌毒,性,暴力,杀人放火,没有一样是好东西。但是玩家又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一个游戏的剧情好,就会被吹捧,比如最终幻想14,一个游戏的剧情烂,就会被骂,比如魔兽世界最近几个版本。而在剧作角度上来看,剧情把控本质上烂不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而游戏相对于影视来说是没有演员这个概念的,剧本的内核很大一部分是每一个主人公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问题,又回到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核。他的内核中是不是有好的一面,值得称赞和传唱的一面,比如魔兽我们曾经一直说的“爱与家庭”“要有爱不要魔兽世界”等等,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而JRPG,不管是走流程的主角救世界,还是黑魂这样的末世绝望的设定,一定有很多触动人心的好的精神想要传达给玩家,一定有很多精神是值的铭记和传承的,即便是像黑魂这样的废土设定,看上去没有任何希望,传火也是好的精神。是正能量的东西,这就是我说的教育作用,他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人终有一死,你想保护的东西是什么?
但反观欧美游戏,大多是作品是缺乏精神内核的,我不是说一棒子打死。大多数。比如使命召唤系列,或者类似的我玩过的游戏,大部分就是主角打打杀杀,用我老婆的话来说“我最讨厌这种打打杀杀的游戏了”,而这就是欧美游戏最内核的问题,你在厉害,但是你杀人放火就是对的吗,就因为你能打?你能打又能怎样呢,会有比你更能打的人收拾你,然后主角把一个敌人杀了,下个作品去杀另一个敌人,这种无限的循环,本身是无意义的。这其实是佛学的一种思考,而欧美很多游戏就是停留在这种以杀止杀的精神层面上,并以此为荣。
近年来的很多欧美作品,甚至说连“牛仔精神”这类资本底子下的正能量的东西都是很少的。而且有大量的政治上的私活掺杂其中,都是非常负面的。我并不是说一棒子打死,但是怎么说呢,大镖客挺好的,但这样的作品很少。大部分都做的很差甚至有冰汽时代“这一切值得吗”这种拷问,以及最后生还者2这种乱杀最后却放了仇人的段子。
日式游戏被批判小作坊,像童话,幼稚,但我一直觉得不能给“玩游戏的小孩”传达大人世界只有残酷暴力打打杀杀黄赌毒这样的设定。所以我从心底里不太认可2077这种游戏,因为你皮做的再好,有什么用呢。相反动森看起来幼稚,但是它传达给你的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宝可梦也是,虽然做的越来越烂了,但游戏本身是有爱的。这就是为什么销量很好。
尼尔也是,虽然每个人物都很惨,但悲剧有喜剧的内核,作者是想传播希望的(大概?)
而欧美游戏大多缺乏这种内核,或者想要把控这种内核的度结果没把握住。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不论是日本还是欧美成功的作品都是有很好的内核的,只是日本一向更重视这东西,因为这本质上是一种东方文化。
打游戏就像看书,书皮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我觉得不重要。很多楼希望通过“日本没有技术”“日本经费不够”这种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但我想说的是。
有没有这种可能,画面其实根本不重要呢?
我当然希望画面和内核兼而有之,但如果要比较,我认为还是内核更重要。一点想法不一定对。
——————————
懂了 游综以后还是去讨论画面吧 3A游戏牛逼!!!
不管讨论啥最后玩家都能扯,只有画面是真的。这一波游戏厂商在50层。
有的人追求故事
有的人追求画面
有的人追求操作感
有的人追求方便
你追求什么? AAA?
一点思考不一定对。我一直认为“游戏”是有教育意义的
在我的认知之中,日本游戏和欧美游戏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内核”,我暂且用这个词吧。我认为日式游戏的内核,是有爱的。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动森销量那么好,或者传统JRPG有受众,因为游戏基于本质是一种文化作品,他一定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一个文化作品到底是宣扬好的东西,还是宣扬坏的东西,会在本能的维度上筛选用户。“玩家”群体对此是缺乏思考的,甚至是回避的。
因为玩家不能谈论这个问题,你一旦去谈论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游戏里面的黄赌毒,性,暴力,杀人放火,没有一样是好东西。但是玩家又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一个游戏的剧情好,就会被吹捧,比如最终幻想14,一个游戏的剧情烂,就会被骂,比如魔兽世界最近几个版本。而在剧作角度上来看,剧情把控本质上烂不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剧本,而游戏相对于影视来说是没有演员这个概念的,剧本的内核很大一部分是每一个主人公展现出来的精神面貌问题,又回到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内核。他的内核中是不是有好的一面,值得称赞和传唱的一面,比如魔兽我们曾经一直说的“爱与家庭”“要有爱不要魔兽世界”等等,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而JRPG,不管是走流程的主角救世界,还是黑魂这样的末世绝望的设定,一定有很多触动人心的好的精神想要传达给玩家,一定有很多精神是值的铭记和传承的,即便是像黑魂这样的废土设定,看上去没有任何希望,传火也是好的精神。是正能量的东西,这就是我说的教育作用,他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人终有一死,你想保护的东西是什么?
但反观欧美游戏,大多是作品是缺乏精神内核的,我不是说一棒子打死。大多数。比如使命召唤系列,或者类似的我玩过的游戏,大部分就是主角打打杀杀,用我老婆的话来说“我最讨厌这种打打杀杀的游戏了”,而这就是欧美游戏最内核的问题,你在厉害,但是你杀人放火就是对的吗,就因为你能打?你能打又能怎样呢,会有比你更能打的人收拾你,然后主角把一个敌人杀了,下个作品去杀另一个敌人,这种无限的循环,本身是无意义的。这其实是佛学的一种思考,而欧美很多游戏就是停留在这种以杀止杀的精神层面上,并以此为荣。
近年来的很多欧美作品,甚至说连“牛仔精神”这类资本底子下的正能量的东西都是很少的。而且有大量的政治上的私活掺杂其中,都是非常负面的。我并不是说一棒子打死,但是怎么说呢,大镖客挺好的,但这样的作品很少。大部分都做的很差甚至有冰汽时代“这一切值得吗”这种拷问,以及最后生还者2这种乱杀最后却放了仇人的段子。
日式游戏被批判小作坊,像童话,幼稚,但我一直觉得不能给“玩游戏的小孩”传达大人世界只有残酷暴力打打杀杀黄赌毒这样的设定。所以我从心底里不太认可2077这种游戏,因为你皮做的再好,有什么用呢。相反动森看起来幼稚,但是它传达给你的都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宝可梦也是,虽然做的越来越烂了,但游戏本身是有爱的。这就是为什么销量很好。
尼尔也是,虽然每个人物都很惨,但悲剧有喜剧的内核,作者是想传播希望的(大概?)
而欧美游戏大多缺乏这种内核,或者想要把控这种内核的度结果没把握住。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不论是日本还是欧美成功的作品都是有很好的内核的,只是日本一向更重视这东西,因为这本质上是一种东方文化。
打游戏就像看书,书皮是金子做的还是银子做的,我觉得不重要。很多楼希望通过“日本没有技术”“日本经费不够”这种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但我想说的是。
有没有这种可能,画面其实根本不重要呢?
我当然希望画面和内核兼而有之,但如果要比较,我认为还是内核更重要。一点想法不一定对。
——————————
懂了 游综以后还是去讨论画面吧 3A游戏牛逼!!!
不管讨论啥最后玩家都能扯,只有画面是真的。这一波游戏厂商在50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