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moparfanatic308
2021-03-02T13:38:37+00:00
最近在思考一个设定,源自于eve的克隆人飞行员(即玩家)。
大概概括一下eve中的克隆飞行员的设定
飞行员通过脑后插管可以神经链接飞船,进而可以获得相比于普通舰船更高的操控性。并且飞行员可以预先在克隆中心进行克隆,当飞行员在出任务的时候不幸阵亡,飞行员的某些脑部插件可以第一时间扫描大脑的电信号,并通过量子通信(黑科技,无视距离瞬间传送)发送到中心,并在中心下载至克隆体中。(另类永生)
贴一段官方设定
1.逃生舱
78年前,当朱庇特人将流体静力逃生舱技术传授给加达里人时,这个封闭的蛋状物体内并没有安装为克隆再移植而设计的扫描设备。不仅如此,由于普通人和经过多次基因强化的朱庇特人之间存在许多生理差异,试用未经改造的原始逃生舱对于人体会产生极大的不可预知的危害,即使试用者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意志坚强的飞行员,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再也没能走出这个可怖的舱体。
除此之外,在身体上插满电线和试管,踏入完全陌生的逃生舱,浸没在绿色的营养液中——仅仅在脑海中勾勒这一画面就足够让当时多数的飞行员望而却步了(如今依然如此)。数十年以来,流传着无数恐怖故事,描述一个飞行员在逃生舱内遇到的种种骇人景象(更不幸的是,这些故事绝大部分都是真的)。
多年来,没有一个单独的政体或商业组织对逃生舱技术产生过兴趣,人们对其的观念也没有任何改变。朱庇特人虽然拥有逃生舱技术的专利,但他们拒绝接受加达里合众国为此支付的一切报酬。他们一如既往地神秘高傲,不对这一举动作任何解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根据普通人类的体质改造逃生舱技术。对于朱庇特人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和热烈讨论,但至今没有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虽然克隆技术还未在逃生舱内找到一席之地,但配备逃生舱的舰船在战斗上的优越性已经开始展现。长期在逃生舱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剧烈恶心、大脑产生幻觉和神经失常等;而极少数飞行员能够忍受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从而获得常人无法想象的回报。使用逃生舱技术的加达里飞行员可以单人驾驶一艘舰船,而无须多余的船员。飞船在他们的操控下仿佛被赋予了魔力,在星空中划出一道道匪夷所思的弧线,令依靠双手和双眼操控飞船的传统飞行员自叹不如。盖伦特—加达里大战的最初几年里,无数诸如此类战斗英雄的故事在合众国民众间流传,极大地鼓舞了加达里海军的士气。可惜这样的飞行员十分罕见,由于逃生舱技术的潜在危险,配备逃生舱的飞船没有投入量产,因此每艘船都要订制,成本昂贵。
综上所述,初代的逃生舱“水土不服”,无法大批投入生产,而被弃置多年。
2.克隆
尽管新的克隆再造和移植技术的价格比过去便宜且更为有效,但不基于逃生舱的克隆技术可靠度低,价格高昂,使得大多数宇宙住民对此望而却步。此外,社会上各方面的道德谴责也浮出水面。克隆技术的拥护者轻蔑地称呼反对者为“木鱼脑袋”,他们的队伍中不乏社会名流以及宗教领袖,其抵制行为在克隆被社会大众接受的道路上布下了重重障碍。自从商业性的克隆行为出现,世界范围内都有抗议和骚动行为发生。尽管近几年克隆企业的不间断行销使克隆技术已被大家所接受。但大部分人仍强烈认为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否定,应该被摒弃。
克隆技术日新月异,可再移植死亡那一刻的脑部状态仍然要冒很大风险。克隆再移植的关键因素是死亡那一刻大脑的短暂映像,随后映像会被送到克隆站,用于激活新克隆体。因此负责记录的扫描仪必须每时每刻都位于飞行员的身边。死亡瞬间进行的全面脑部扫描就仿佛对大脑摄制一张快照一般,必须万分精确,不能有毫厘之差,如此高强度的扫描会损伤灰质,对大脑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因此只能在使用者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进行。克隆制造商尝试过在舰船的所有位置安装扫描仪,可是宇宙的环境复杂多变,没有一个位置能够保证扫描时机的精确性:不是接受了错误信号提早启动,导致飞行员大脑受损,变成植物人;就是启动太晚,没能及时在飞行员存活的状态下取得脑部扫描,使得新的克隆体完全丧失了之前主体的意志。
一旦配备了逃生舱,事情就简单多了。扫描仪需要做的只是侦查舱壁是否有裂缝。每个飞行员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就清楚地被告知,一旦逃生舱壁破裂,就是舱内乘员面临死亡的时刻——绝无例外。所以一旦监测到“蛋壳”破裂,系统会执行2个操作:头盔自动将瞬时致命的生化毒素注入飞行员的血管,同时扫描仪向头颅内发射强力的扫描光束。数秒之后,飞行员就会在数光年外的克隆设施中重生。
3.天堂里的竞赛
直到8年前,克隆制造商才意识到流体静力舱作为克隆平台的潜力。凭借大公司的资金介入,他们从一些中介商那里买来逃生舱原始蓝图的设计修改权,着手进行新一代逃生舱的研究开发。
多年的潜心研究后,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在YC 104(2年前),第一个传输中枢扫描仪界面被成功安装在了逃生舱内;经过6个月的测试,克隆移植成功率突破99.7%,如此高的可靠度是之前的克隆技术所无法企及的。
克隆制造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契机,他们利用手头的大量资金,采取迂回的行销策略,大肆宣扬逃生舱的优点,使之深入人心。通过6个月的详尽测试和不知疲倦的行销,传输中枢扫描仪界面最终敲定,在公众中也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度。
同时另一件大事发生了,统合部决定立法,规定每个驾驶配备逃生舱飞船的飞行员都必须订立克隆合同,每个逃生舱内必须安装传输中枢扫描仪。根据官方声明,逃生舱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推动科技发展,也使深空探索更为便利。但显然,普通民众更愿意认为这是克隆销售者用金钱在操纵法令,但此类传言从未被证实。
无论原因为何,事实就是如此——如今逃生舱和克隆技术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更有法律巩固两者的关系。
电子飞行员的时代到来了。
在eve的官方设定里,克隆飞行员是用来探索深空,当政府白手套,补充星际舰长的作用。并且成为克隆飞行员(特指可以将意识传输到令一具躯体以实现”永生”)是非常苛刻的比如说要有一个逃生舱才能比较稳定的进行传输。我想设定的是如何限制这种永生方式,使其成为一种门槛低(普通民众也可以使用),但是又不至于让权贵可以”永生“的地步。
带入到我的构思里就是,主角穿越到了一个被遗弃的星球哨站里的一个克隆体上。经过了一番手搓飞船的发展后飞到了宇宙,与别人接触了以后,别人不会很惊讶的说 啊 你是一个克隆体/飞行员 巴拉巴拉的,而是一种普通的对待。然后对于权贵而言克隆体可以是一种器官移植的素材,但是我不想让克隆体变成一种永生方式。该怎么给出一个限制。
我自己的想法是,第一种在意识传输的方面动手,举个例子就是如果一个自然人想要进行意识传输,由于大脑没有调整过所有百分比必死,尔想要大脑调整就会不可逆的先行损坏一部分大脑功能,以至于扫描的是一个不完整大脑信号,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不是同一人的克隆体。
但是这种的弊端太大了。比如说我设计一个邦联制的区域,大型黑市,鱼龙混杂,各种人可以通过远程意识传输遥控克隆体进行交易(一种线上马甲),这种背景下前面的限制就会很emmm。第二种是设计一个类似赛博的黑客设定,但是这种又不能在权贵面对面更换克隆体的时候进行干扰。[s:ac:愁]
想看看各位老哥还有什么脑洞没有
大概概括一下eve中的克隆飞行员的设定
飞行员通过脑后插管可以神经链接飞船,进而可以获得相比于普通舰船更高的操控性。并且飞行员可以预先在克隆中心进行克隆,当飞行员在出任务的时候不幸阵亡,飞行员的某些脑部插件可以第一时间扫描大脑的电信号,并通过量子通信(黑科技,无视距离瞬间传送)发送到中心,并在中心下载至克隆体中。(另类永生)
贴一段官方设定
1.逃生舱
78年前,当朱庇特人将流体静力逃生舱技术传授给加达里人时,这个封闭的蛋状物体内并没有安装为克隆再移植而设计的扫描设备。不仅如此,由于普通人和经过多次基因强化的朱庇特人之间存在许多生理差异,试用未经改造的原始逃生舱对于人体会产生极大的不可预知的危害,即使试用者都是经过严格训练、意志坚强的飞行员,其中的绝大部分都再也没能走出这个可怖的舱体。
除此之外,在身体上插满电线和试管,踏入完全陌生的逃生舱,浸没在绿色的营养液中——仅仅在脑海中勾勒这一画面就足够让当时多数的飞行员望而却步了(如今依然如此)。数十年以来,流传着无数恐怖故事,描述一个飞行员在逃生舱内遇到的种种骇人景象(更不幸的是,这些故事绝大部分都是真的)。
多年来,没有一个单独的政体或商业组织对逃生舱技术产生过兴趣,人们对其的观念也没有任何改变。朱庇特人虽然拥有逃生舱技术的专利,但他们拒绝接受加达里合众国为此支付的一切报酬。他们一如既往地神秘高傲,不对这一举动作任何解释,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根据普通人类的体质改造逃生舱技术。对于朱庇特人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和热烈讨论,但至今没有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
虽然克隆技术还未在逃生舱内找到一席之地,但配备逃生舱的舰船在战斗上的优越性已经开始展现。长期在逃生舱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剧烈恶心、大脑产生幻觉和神经失常等;而极少数飞行员能够忍受常人不能想象的痛苦,从而获得常人无法想象的回报。使用逃生舱技术的加达里飞行员可以单人驾驶一艘舰船,而无须多余的船员。飞船在他们的操控下仿佛被赋予了魔力,在星空中划出一道道匪夷所思的弧线,令依靠双手和双眼操控飞船的传统飞行员自叹不如。盖伦特—加达里大战的最初几年里,无数诸如此类战斗英雄的故事在合众国民众间流传,极大地鼓舞了加达里海军的士气。可惜这样的飞行员十分罕见,由于逃生舱技术的潜在危险,配备逃生舱的飞船没有投入量产,因此每艘船都要订制,成本昂贵。
综上所述,初代的逃生舱“水土不服”,无法大批投入生产,而被弃置多年。
2.克隆
尽管新的克隆再造和移植技术的价格比过去便宜且更为有效,但不基于逃生舱的克隆技术可靠度低,价格高昂,使得大多数宇宙住民对此望而却步。此外,社会上各方面的道德谴责也浮出水面。克隆技术的拥护者轻蔑地称呼反对者为“木鱼脑袋”,他们的队伍中不乏社会名流以及宗教领袖,其抵制行为在克隆被社会大众接受的道路上布下了重重障碍。自从商业性的克隆行为出现,世界范围内都有抗议和骚动行为发生。尽管近几年克隆企业的不间断行销使克隆技术已被大家所接受。但大部分人仍强烈认为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否定,应该被摒弃。
克隆技术日新月异,可再移植死亡那一刻的脑部状态仍然要冒很大风险。克隆再移植的关键因素是死亡那一刻大脑的短暂映像,随后映像会被送到克隆站,用于激活新克隆体。因此负责记录的扫描仪必须每时每刻都位于飞行员的身边。死亡瞬间进行的全面脑部扫描就仿佛对大脑摄制一张快照一般,必须万分精确,不能有毫厘之差,如此高强度的扫描会损伤灰质,对大脑造成无法逆转的伤害,因此只能在使用者即将面临死亡的时候进行。克隆制造商尝试过在舰船的所有位置安装扫描仪,可是宇宙的环境复杂多变,没有一个位置能够保证扫描时机的精确性:不是接受了错误信号提早启动,导致飞行员大脑受损,变成植物人;就是启动太晚,没能及时在飞行员存活的状态下取得脑部扫描,使得新的克隆体完全丧失了之前主体的意志。
一旦配备了逃生舱,事情就简单多了。扫描仪需要做的只是侦查舱壁是否有裂缝。每个飞行员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就清楚地被告知,一旦逃生舱壁破裂,就是舱内乘员面临死亡的时刻——绝无例外。所以一旦监测到“蛋壳”破裂,系统会执行2个操作:头盔自动将瞬时致命的生化毒素注入飞行员的血管,同时扫描仪向头颅内发射强力的扫描光束。数秒之后,飞行员就会在数光年外的克隆设施中重生。
3.天堂里的竞赛
直到8年前,克隆制造商才意识到流体静力舱作为克隆平台的潜力。凭借大公司的资金介入,他们从一些中介商那里买来逃生舱原始蓝图的设计修改权,着手进行新一代逃生舱的研究开发。
多年的潜心研究后,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在YC 104(2年前),第一个传输中枢扫描仪界面被成功安装在了逃生舱内;经过6个月的测试,克隆移植成功率突破99.7%,如此高的可靠度是之前的克隆技术所无法企及的。
克隆制造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契机,他们利用手头的大量资金,采取迂回的行销策略,大肆宣扬逃生舱的优点,使之深入人心。通过6个月的详尽测试和不知疲倦的行销,传输中枢扫描仪界面最终敲定,在公众中也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度。
同时另一件大事发生了,统合部决定立法,规定每个驾驶配备逃生舱飞船的飞行员都必须订立克隆合同,每个逃生舱内必须安装传输中枢扫描仪。根据官方声明,逃生舱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大大推动科技发展,也使深空探索更为便利。但显然,普通民众更愿意认为这是克隆销售者用金钱在操纵法令,但此类传言从未被证实。
无论原因为何,事实就是如此——如今逃生舱和克隆技术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更有法律巩固两者的关系。
电子飞行员的时代到来了。
在eve的官方设定里,克隆飞行员是用来探索深空,当政府白手套,补充星际舰长的作用。并且成为克隆飞行员(特指可以将意识传输到令一具躯体以实现”永生”)是非常苛刻的比如说要有一个逃生舱才能比较稳定的进行传输。我想设定的是如何限制这种永生方式,使其成为一种门槛低(普通民众也可以使用),但是又不至于让权贵可以”永生“的地步。
带入到我的构思里就是,主角穿越到了一个被遗弃的星球哨站里的一个克隆体上。经过了一番手搓飞船的发展后飞到了宇宙,与别人接触了以后,别人不会很惊讶的说 啊 你是一个克隆体/飞行员 巴拉巴拉的,而是一种普通的对待。然后对于权贵而言克隆体可以是一种器官移植的素材,但是我不想让克隆体变成一种永生方式。该怎么给出一个限制。
我自己的想法是,第一种在意识传输的方面动手,举个例子就是如果一个自然人想要进行意识传输,由于大脑没有调整过所有百分比必死,尔想要大脑调整就会不可逆的先行损坏一部分大脑功能,以至于扫描的是一个不完整大脑信号,最后会得出一个完全不是同一人的克隆体。
但是这种的弊端太大了。比如说我设计一个邦联制的区域,大型黑市,鱼龙混杂,各种人可以通过远程意识传输遥控克隆体进行交易(一种线上马甲),这种背景下前面的限制就会很emmm。第二种是设计一个类似赛博的黑客设定,但是这种又不能在权贵面对面更换克隆体的时候进行干扰。[s:ac:愁]
想看看各位老哥还有什么脑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