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Ghost Riley
2022-04-17T07:13:12+00:00
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F=9.028)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通过调查来自中国11个省市参与者的粪便样本首次发现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证据:经常喝瓶装水、吃外卖食品以及工作性质为粉尘暴露的参与者,其粪便中的微塑料更多,而体内微塑料含量的升高还可能会加剧肠道炎症。
而在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9.621)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进一步引发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担忧。
他们在排除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后,在17人(77%)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其中最常见的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PET、PS和PE分别占到50%、36%和23%。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25/-7Q8mzo-4sknK10T3cSu0-7j.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25/-7Q8mzo-5xibKvT1kSgj-8j.jpg[/img]
而在北京时间3月25日凌晨,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顶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9.621)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进一步引发了微塑料对人体健康长期影响的担忧。
他们在排除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后,在17人(77%)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其中最常见的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PET、PS和PE分别占到50%、36%和23%。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25/-7Q8mzo-4sknK10T3cSu0-7j.jpg[/img][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204/25/-7Q8mzo-5xibKvT1kSgj-8j.jpg[/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