۵❝𝐴𝑚𝑛𝑒𝑠𝑡𝑖𝑐❞.‹3
2020-05-11T09:53:00+00:00
《论语》里有一段是“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于泰山”就是到泰山祭祀的意思,季氏祭祀泰山属于僭越的无礼行为。孔子的学生冉有是季氏的家臣,所以,最讲究君君臣臣名分的孔子,希望冉有能够阻止季氏。
对于这段话“国学大师”南怀瑾是怎么解释的呢?南怀瑾把祭祀的“旅”当成“旅游”,把阻止的“女弗能救与”理解成“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6y51K1yT1kShs-8m.jpeg[/img]
“国学大师”南怀瑾更扯淡的还有对“暴虎冯河”的解释。《论语》中孔子批评子路的一句话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暴虎冯河”的意思就是一个人非常勇敢,但没有脑子,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船强行过河。
南怀瑾是怎么解释的呢?说出来笑死人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说:“(暴虎冯河就是)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
把“暴虎冯河”解释成“发了疯的暴虎站在河边跳河”,这不叫别出心裁,这叫不学无术。“暴虎冯河”出自《诗经》里的“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指的是两种有勇无谋的冒险行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29wpK17T1kShs-3x.jpeg[/img]
再比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是这样解释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诸夏”指的是周代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也指中原地区,“亡”是通假字,在古代同“无”,意思是没有。一个国学大师,连“诸夏”和“亡”的意思都不知道,把“诸夏之亡也”解释成“夏朝、殷商灭亡”,真是胡说八道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ablrKrT1kShs-3b.jpeg[/img]
原文地址:
[url]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2631731[/url]
“旅于泰山”就是到泰山祭祀的意思,季氏祭祀泰山属于僭越的无礼行为。孔子的学生冉有是季氏的家臣,所以,最讲究君君臣臣名分的孔子,希望冉有能够阻止季氏。
对于这段话“国学大师”南怀瑾是怎么解释的呢?南怀瑾把祭祀的“旅”当成“旅游”,把阻止的“女弗能救与”理解成“你不能救他们季家吗”。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6y51K1yT1kShs-8m.jpeg[/img]
“国学大师”南怀瑾更扯淡的还有对“暴虎冯河”的解释。《论语》中孔子批评子路的一句话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暴虎冯河”的意思就是一个人非常勇敢,但没有脑子,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船强行过河。
南怀瑾是怎么解释的呢?说出来笑死人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说:“(暴虎冯河就是)像一只发了疯的暴虎一样,站在河边就想跳过去,跳不过也想跳。”
把“暴虎冯河”解释成“发了疯的暴虎站在河边跳河”,这不叫别出心裁,这叫不学无术。“暴虎冯河”出自《诗经》里的“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指的是两种有勇无谋的冒险行为。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29wpK17T1kShs-3x.jpeg[/img]
再比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是这样解释孔子说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孔子说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也有头子,有君主、酋长。但光有形态,没有文化,有什么用,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诸夏”指的是周代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也指中原地区,“亡”是通假字,在古代同“无”,意思是没有。一个国学大师,连“诸夏”和“亡”的意思都不知道,把“诸夏之亡也”解释成“夏朝、殷商灭亡”,真是胡说八道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005/11/-7Q5-ablrKrT1kShs-3b.jpeg[/img]
原文地址:
[url]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2631731[/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