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雕版印刷跟活字印刷优劣

Arzondir-avatar

Arzondir

2025-04-26T15:29:00+00:00

这两天看北宋穿越指南,看到主角大力发展活字印刷这段,想到好多穿越小说里面都在推崇这个,感觉有点奇怪啊,以汉字而言,怎么看都是雕版印刷更附和时代发展需求吧…
除非他是想做日报,这种雕版确实不如活字,但是在古代做日报又不现实…
AADemUP163-avatar

AADemUP163

这又不是写教科书,那么认真干吗
Meekxi-avatar

Meekxi

活字印刷更加简单便捷吧,雕版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损坏,就会导致印品不良,甚至直接报废。
活字的话,哪里坏了换哪里就完事了。
ChinoInTheScene-avatar

ChinoInTheScene

+ by [外豪鬼] (undefined)

活字印刷更加简单便捷吧,雕版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损坏,就会导致印品不良,甚至直接报废。
活字的话,哪里坏了换哪里就完事了。

印大部头书雕版把活字爆完了,小报用活字多一点
xwixpix-avatar

xwixpix

+ by [蓝箭毒蛙] (undefined)

印大部头书雕版把活字爆完了,小报用活字多一点

把活字连一块不就是雕版了?
哪坏了拆开换个好的再装回去
sinyo-avatar

sinyo

古代 有文化的读书人还是少吧,一套雕版印个几千本,应该没啥问题。但是古代的铸造技术和繁体字的笔画很难批量生产金属活字,要雕刻出来,印刷的时候还得找识字的工人去对版,这会更麻烦吧。
Warhaven-avatar

Warhaven

我觉得估计需要让工人认字才能普及开
Arzondir-avatar

Arzondir

+ by [外豪鬼] (undefined)

活字印刷更加简单便捷吧,雕版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损坏,就会导致印品不良,甚至直接报废。
活字的话,哪里坏了换哪里就完事了。

活字的制作时间跟难度都不是雕版能比的,连墨都得特制。
而且制作雕版的工人连字都不用认识,活字分拣必须得认字的
Sr.Mokka-avatar

Sr.Mokka

各有优劣差距吧
declan the demon slayer-avatar

declan the demon slayer

廖群玉笑道:“不意程员外对印书也颇有兴致。廖某正好对此留心一二,便与公子聊聊。”

“若用活字印刷,排版的工匠须是识字之人。雕版工匠不须识字,依着文稿雕成便是,这一条便所费工钱便比工匠高上许多。”

“即便有排版的工匠,活字印刷也非易事。活字字模小而易损,大小一致也非易一,排版时往往凸凹不平,行列不均,所印书籍至为粗劣。当初那家活字印书坊,便只能印些一般商家用的薄册和单张文字。”

程宗扬道:“这是字模的问题。泥的木的不行,用铜字、铅字就没这个麻烦了。”

“倒也有人试过。铜铅以外,尚有瓷模,且不说这些字模制作起来的难易,便是制好也难以用墨。更麻烦的还在印制书籍。”

廖群玉道:“书非纯字而已,若有绘图、表格,活字印制便无用武之地,仍得雕版。”

程宗扬琢磨着说道:“这也不是太麻烦……”

“廖某还未说完——雕版一次雕刻,只要雕版不坏,尽可随意印制。便以这册《悦生堂诗抄》为例,仍廖某十余年前雇工雕成,至今尚用。若是活字,今日印一百册,明年印一百册,这排成的版面是留是毁?若留,则字模成本远高于雕版,若毁,则重印时仍需重排。因此活字印制,似简实繁,终不及雕版易用。”
sinyo-avatar

sinyo

+ by [46316834号] (undefined)

把活字连一块不就是雕版了?
哪坏了拆开换个好的再装回去

小时候在印刷厂里见过铅字印刷,就以印名片为例,名片上的所有内容拼起来需要有铁框做固定,中间的所有间隙都需要有铁片或者空白的站位块填充,不同字号字体的间隙还需要细铁片来再塞住。在几千本的大批量印刷来说,木板活字的成本肯定是比木雕版的成本高的。
AYO_HoRIzoN-avatar

AYO_HoRIzoN

一直到清代这种民间出版已经极其活跃的时代中国也还是雕版多啊,历史实践已经证明了。
A v a l ø N-avatar

A v a l ø N

+ by [Henriette123] (undefined)
廖群玉笑道:“不意程员外对印书也颇有兴致。廖某正好对此留心一二,便与公子聊聊。”
“若用活字印刷,排版的工匠须是识字之人。雕版工匠不须识字,依着文稿雕成便是,这一条便所费工钱便比工......
六朝?我觉得古代是雕版与活字相结合的,不是整个版面用一个雕版,而是一个版面用好几个雕版结合在一起
Snowscara-avatar

Snowscara

因为写书不一定读技术史呗.....

在西方活字方便是因为字母文字,印刷工不需要认单词(校对才需要),认几十个字母随手抓就行
东方完全相反,活字印刷必须每个印刷工认字甚至熟练音韵,不然万把个字哪里找,在古代教育工本是极其昂贵的。反而雕版不用,照笔画刻给校对改就是了
雕版不能改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在古代甚至可以说改起来比活字更简单,因为不需要秀才动手,纸上朱笔改完不识字的木匠就可以执行挖补镶嵌

近代活字复兴的最大一个推手其实是康熙字典启动的汉字分类规范化工作,“古今形体之辨(部首),方言声气之殊(音韵)”,Unicode里专门有一段康熙字典部首区段。科举以字典为准,导致秀才们都受过系统检字训练(是的,现在查字典找字的位置在古代是专门技能,会写不一定会找),然后才多了很多活字人才。穿越康熙以前,想大规模推活字首先要发明字典和检字法。否则举个简单例子,千字文里不搜索,凭印象去找“永和六年”里面除了数字六的三个字,看多久能找出来,比手写慢多少。
suomi-avatar

suomi

+ by [外豪鬼] (undefined)

活字印刷更加简单便捷吧,雕版制作和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有损坏,就会导致印品不良,甚至直接报废。
活字的话,哪里坏了换哪里就完事了。

一个热知识,热门书雕版快多了。而且活字印刷又要工人认字,又要挑字。历史上也是雕版印刷流行。
Snowscara-avatar

Snowscara

+ by [Henriette123] (undefined)

廖群玉笑道:“不意程员外对印书也颇有兴致。廖某正好对此留心一二,便与公子聊聊。”

“若用活字印刷,排版的工匠须是识字之人。雕版工匠不须识字,依着文稿雕成便是,这一条便所费工钱便比工匠高上许多。”

“即便有排版的工匠,活字印刷也非易事。活字字模小而易损,大小一致也非易一,排版时往往凸凹不平,行列不均,所印书籍至为粗劣。当初那家活字印书坊,便只能印些一般商家用的薄册和单张文字。”

程宗扬道:“这是字模的问题。泥的木的不行,用铜字、铅字就没这个麻烦了。”

“倒也有人试过。铜铅以外,尚有瓷模,且

关于最后一点,有个非常有趣的应用
南方宗族印族谱活字很好使,因为是每年都在变而且中间插入大量内容,因此多用活字
自认为能流传长时间不变的文集,或者科举资料,就不喜欢了
DADTHERICH-avatar

DADTHERICH

因为活字印刷初中教科书吹过,大部分读者文化也在这个水平附近。
Sub-avatar

Sub

小时候学校老师印试卷那种蜡纸油墨试卷,倒是技术含量挺低的,比活字用起来更方便,古代完全可以复刻一下
Aansoon-avatar

Aansoon

很多人觉得活字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的上位替代主要是因为现在人人读书
先不考虑工艺上的难度,活字印刷术的排版、捡字都需要有读书人参与,读书人各工费可不便宜
而雕版印刷术的雕版步骤哪怕是不识字的工人也能胜任,成本可是少了不知道哪里去了
sinyo-avatar

sinyo

+ by [大只] (undefined)

活字的制作时间跟难度都不是雕版能比的,连墨都得特制。
而且制作雕版的工人连字都不用认识,活字分拣必须得认字的

活字的墨还需要特制?就现在的印刷,也只是印刷介质和印刷材质的不同 才有水性油墨 油性胶印油墨 UV油墨等等不同油墨吧。古代雕版和活字大都是木头的吧,即使有金属活字,那也不需要特制,反正都得印个几百遍,清理印版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