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ter16
2022-01-05T15:51:41+00:00
这次原神的神女劈观很出圈。
游戏以前玩过,不过AFK很久了。
这次神女劈观风起时候,听了几遍,感觉真的很好听。
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多数人都不喜欢戏剧了?反而对这种段落型的感到喜欢?比如“我身骑白马走三关”。
其实小时候也挺喜欢戏剧的,我记得站了一个多小时看完岳云传。不知道唱什么,但是就着戏台投影上字幕看完。
我觉得现在戏剧还真的要改,一个是故事要改,另外唱段不要那么多,偏向话剧和戏剧结合的方向。还有配乐可以加一些现在的乐器甚至电音。
PS:个人感觉其实《神女劈观》也不是纯正的戏曲唱法。
复制一下我在另一个帖子的评论吧:
神女劈观本就是对传统戏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产物,一般人吃得下精华吃不下糟粕是完全正常的事
…我觉得是因为太长,每年春晚感觉大家对戏曲评价的都还可以。
小时候完全不想听,现在长大了反而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听不懂
其实是没心思去看,我后来陪家里长辈看越剧,五女拜寿,还是能看进去的。剧情也行。
但是戏剧有个最大的问题,剧情老套,需要不断有人开创新剧情。
现在欧美的歌剧音乐剧也够呛,活的滋润的全靠交响乐撑着
那么他们的长项恰好是我们的最短板,伶戏发源于街市,没有发展出科学的乐理,缺少完整的低音支持。。。现在的人从小听音乐、动画电影配音听多了,再听戏曲就感觉,emmm[s:ac:哭笑]
而mhy做了一定的弥补
说起来可能有人觉得我不尊重艺术,但是实际上各种戏剧的名段都是靠其他风格演绎一下才火出圈的,没有郭德纲二十年前各种嬉笑怒骂相声能活到现在?传统戏剧不做出改变来适应环境,那就活在博物馆里当尸体好了,who care?
名家名段好听上头,但整体一出戏,我觉得没几个年轻人能耐着性子看完的。
能在海外出圈核心原因是有游戏剧情铺垫,所以剧情展开到最后浓缩成唱段有种让人头皮发麻的震颤感和认同度 ,传统京剧缺少故事铺垫和沉浸感,表现形式又老旧,很难拓宽受众的....打个比方就像西方歌剧和迪斯尼动画歌剧,西方歌剧现在同样没多少人听得下去的,但迪斯尼那种用动画讲故事,中间穿插歌剧表现高潮的形式受众就多很多
好家伙你们真是什么都敢说….传统戏剧精华在原神[s:ac:哭笑]
那我建议改名神女抬棺得了直接就可以给戏剧送走了。
屏蔽加一
你们米哈游营销能不能正常一点?恰米哈游烂饭的NGA也很不上路子[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1209/14/-47218_5052bc587c6f9.png[/img]
我直接就说京剧唱腔我听着难受,甚至感觉在忍受折磨,完全无法体会其中音律的美感。我这样说肯定有一些爱好者不同意,但这就是我个人的看法。
说真的,京剧之类的都在衰亡,工业化时代嘛,顺其自然淘汰嘛,抱着老文化有什么劲?
去B站上看看那些播放量高的京剧片段,里面全是剪的西皮流水,大家都喜欢快节奏,听着爽。
另外神女与其说是京剧不如说是京歌,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说实话,我是因为听不懂
京剧和黄梅戏,我家爷爷和奶奶是给我从小跟着听的
我听不懂,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叫好
这个叫好才是根本,因为我听不懂,所以我也不知道它的好……
我听不懂唱腔的好啊,说句难听的,你十年功,一分钟,我没听进去,我也不知道好,可能我知道调门高,但也就这样……
在我看来,相声什么的也一样,郭德纲把三俗说了,我听明白了,就愿意去听他现在的老段子,也挺好的,京剧或者戏剧,说实话不是我不爱听,就是我不知道它精彩在哪,所以我不爱听………
当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
就是因为没有与时俱进,有些老古董还要批判改编戏曲
却不知戏曲快进博物馆了
流行歌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
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歌,还能流行吗?
我就是因为神女劈观听完觉得意犹未尽又去听了一些传统戏曲的
意外的是小时候觉得好无聊的戏曲其实现在回味起来还不错
有时候就是需要神女劈观这样的一个契机去唤起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