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arcus
2022-06-11T17:26:08+00:00
省流总结:要么读临床,要么别报医。
学医素有毁一生的说法。但医学院分数连年提高,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一个时代,家长和考生用脚投票的眼光是可以信任的。
先不要看网上和院系介绍的里面的所谓各门类医学专业就业去向,人才培养方向什么的。99%都是自吹自擂。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最不合理最奇葩的就是医学类专业,医学专业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和地的差距,是从踏进校门开始一辈子的差距
按教育大纲,医科类专业分为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公共卫生类、辅助科室类、护理类、药学类、中医(中西医结合)类、法医类 这几个大块
临床医学专业(没别的名字):出来当医生的唯一正牌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和法医类:在实验室杀老鼠养细胞的,法医类是当法医的
公共卫生类(预防医学,医学统计专业等等): 卫生所打打预防针,疾控事业单位的
辅助科室:(麻醉,影像,康复,检验专业等等):出来干这几样的。 麻醉现在列为临床学科,但跟临床专业依然是不互通的。
护理类:当护士的
药学:发药的。也有去药厂搞生产研究的。
临床药学:顶级大医院有临床药学门诊,可以帮病人分析一下药品,参与会诊。普通医院里还是个发药的。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个别门路大的可以当上中西医和中医科医师。绝大部分是卖药的。
按学生实际出路来说,医科类专业实质上只有“临床医学专业”和“非临床医学专业”两个专业。
因为国家法律规定,临床医生执照只能以临床医学本科为资格。 其他专业[麻影基础公卫护药法医中西医等]均不作为报名依据。 也有少部分野路子比如师承学习,助理医师升本考上来。但跟正规途径的学子没啥太大关系。
非临床医学专业吃了奶也不可能转入临床医生工作,哪怕你清北华五,985还是协和湘雅中山的,所有功课全满分。也不行。
临床医学专业可以转入任意一个非临床专业进行学习和工作。而且都是香饽饽。导师和老板和领导看见都放光。哪怕有专业对口的,只要临床生愿意来,就开绿灯。而且,临床生如果对上述不感兴趣,混了个文凭和工作几年,如果年轻,随时可以转轨道回临床去。
这是学历上的差距。一考定终身。
杠精Q&A
Q 那么我清华复旦毕业的临床药学,是不是就不可能比得上二本毕业的临床医学呢?
---------从执业医师的角度,是的。因为非临床的根本没有资格进场一起玩。
Q 那么可以通过考研换临床专业的吧?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各院校都规定临床医学硕士,其本科必须是临床医学本科。 多年以前有法医、公卫类考研进入临床换轨道的,这十年这条路子已经堵死了。
--------假如一个985的护理本科和二本临床专业,看起来985似乎比二本强点。一旦二本考研临床成功,就可以逆袭,有了进入大医院做医生的机会。 而那个985的护理,保送念完硕士她也还是个护士。
Q 一个18岁的高中生只有这一次机会,一辈子都要为非临床买单吗?
--------这即是我国医学专业设置最为不合理的地方。
Q 如果我的志向是做科研。报读基础就可以了吧?
------年轻人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读临床,将来不喜欢临床工作,转基础研究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人做的很不错,并没有专业鸿沟。 但是读基础,如果将来不喜欢做研究,想转医生,一个都没有。但是年轻人才17,18岁,怎么就能定下一生的志向呢。为什么年轻时候不把路子走宽一点呢?
Q临床找医院工作很困难,辅助科室相对简单。
---- 一届医学生,150个临床专业生,80个影像专业生 100个药学生。我们简单看看一所三甲医院多少个医生?200-300人。 有多少个影像医生?8-10人。 有多少个发药的? 20个左右。 社会需求和供给一下就算出来了吧?人不能赌概率。
Q医生那么辛苦,又值夜班,又规培。出来人都老了。
-----医学领域是看人的长期发展的。一届药学和临床一起进医院。第一年一起打球唱歌小屁孩。 临床在写病历值夜班,药学在发药。三年以后,临床升了主治,药学在发药。十年以后,临床生带组副高,药学在发药。二十年后,临床生可能是业界大牛,医院院长,人脉满天下,医药代表前呼后拥,房子车子不要钱的买。 药学生大概率还在拿死工资发药,因为长期体力劳动还多了个腰脱。
人总是会老的,老的时候得看看自己是个什么玩意才有意义。
再退一步说,医生和医生也是有区别的。皮肤科肿瘤科内分泌科美容科这些,也是没啥夜班的,不是每个医生都像电视剧里似的冲刺在ICU和深夜急诊。那是很少部分的医生。 你要不幸是护理药剂的,一样在急诊上夜班,那更惨。医生好歹有办公室,你可没有。
Q 医生要读博士,不然进不去大医院。
-----首先大医院里硕士医生有都是。其次大医院进发药的进病理基础的都要博士了。反正都要读,你不如读个发展好点的。
Q 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好吗?
-----不可能找到工作的。纯祸害人的专业。这俩专业早关门早好。(非中医黑,我们只谈就业)
Q 我去医药公司,就不会有这些束缚了。
----- 医药公司的工作一般分为医药代表(销售),医学部MA(医学专员),MS(医学专家),市场部推广,临床研究部CRA这几种大岗位。 在求职时,除了销售外, 临床专业依然是金牌专业。一个市场部/医学部/研究部职位,药学生物会投来堆成山的985硕士,美帝英国澳大利亚硕士。 但只要有一个正牌的临床医学投简历,以上所有亮瞎眼的学历都要靠后站。这是求职时候的巨大差异。 一个药学硕士在医药公司啥也不是。 一个外科学硕士在医药公司能被老板当佛供起来。 这里面的差距,就是一个本科的区别。
Q 临床读5年太累了。我不想那么辛苦。
---- 大部分医学专业都是5年。包括很难找啥工作的临床药学也是5年。虽说要求上比临床专业低一些,但是教材一样的厚,年限一样的长,要求稍高的临床生也并非背的滚瓜烂熟,大部分考完试也忘了给老师了。临床经验都是工作中一点点重新积累的。 一样的学习年限,差不多的劳累度,学得都差不多的水。 为啥不学个路子宽发展大的好专业?
Q 我考公务员呢。我对以上工作都不感兴趣。
-----举个实际的栗子,某市2016年公考。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需求专业不同。 临床专业报录比7:2, 药学专业是108:1 。当年临床那个考上的干了两天自觉没意思辞职考研去了,现在在某三甲医院做内分泌科主治医。
在当今这个环境下,医师公YYDS,医学专业不是不能读。
如果是个女孩子,岁月静好点除了护理学啥都行(护理太累了)。
如果是个男孩子。这一步行差踏错,就是一辈子的代价。
鉴于我国医学专业设置的奇葩性,如果你要报读医学类专业,一定,务必,必须,要找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亲戚/朋友。 了解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
学医素有毁一生的说法。但医学院分数连年提高,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一个时代,家长和考生用脚投票的眼光是可以信任的。
先不要看网上和院系介绍的里面的所谓各门类医学专业就业去向,人才培养方向什么的。99%都是自吹自擂。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体系最不合理最奇葩的就是医学类专业,医学专业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和地的差距,是从踏进校门开始一辈子的差距
按教育大纲,医科类专业分为临床医学类、基础医学类、公共卫生类、辅助科室类、护理类、药学类、中医(中西医结合)类、法医类 这几个大块
临床医学专业(没别的名字):出来当医生的唯一正牌医学专业。
基础医学和法医类:在实验室杀老鼠养细胞的,法医类是当法医的
公共卫生类(预防医学,医学统计专业等等): 卫生所打打预防针,疾控事业单位的
辅助科室:(麻醉,影像,康复,检验专业等等):出来干这几样的。 麻醉现在列为临床学科,但跟临床专业依然是不互通的。
护理类:当护士的
药学:发药的。也有去药厂搞生产研究的。
临床药学:顶级大医院有临床药学门诊,可以帮病人分析一下药品,参与会诊。普通医院里还是个发药的。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个别门路大的可以当上中西医和中医科医师。绝大部分是卖药的。
按学生实际出路来说,医科类专业实质上只有“临床医学专业”和“非临床医学专业”两个专业。
因为国家法律规定,临床医生执照只能以临床医学本科为资格。 其他专业[麻影基础公卫护药法医中西医等]均不作为报名依据。 也有少部分野路子比如师承学习,助理医师升本考上来。但跟正规途径的学子没啥太大关系。
非临床医学专业吃了奶也不可能转入临床医生工作,哪怕你清北华五,985还是协和湘雅中山的,所有功课全满分。也不行。
临床医学专业可以转入任意一个非临床专业进行学习和工作。而且都是香饽饽。导师和老板和领导看见都放光。哪怕有专业对口的,只要临床生愿意来,就开绿灯。而且,临床生如果对上述不感兴趣,混了个文凭和工作几年,如果年轻,随时可以转轨道回临床去。
这是学历上的差距。一考定终身。
杠精Q&A
Q 那么我清华复旦毕业的临床药学,是不是就不可能比得上二本毕业的临床医学呢?
---------从执业医师的角度,是的。因为非临床的根本没有资格进场一起玩。
Q 那么可以通过考研换临床专业的吧?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各院校都规定临床医学硕士,其本科必须是临床医学本科。 多年以前有法医、公卫类考研进入临床换轨道的,这十年这条路子已经堵死了。
--------假如一个985的护理本科和二本临床专业,看起来985似乎比二本强点。一旦二本考研临床成功,就可以逆袭,有了进入大医院做医生的机会。 而那个985的护理,保送念完硕士她也还是个护士。
Q 一个18岁的高中生只有这一次机会,一辈子都要为非临床买单吗?
--------这即是我国医学专业设置最为不合理的地方。
Q 如果我的志向是做科研。报读基础就可以了吧?
------年轻人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读临床,将来不喜欢临床工作,转基础研究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人做的很不错,并没有专业鸿沟。 但是读基础,如果将来不喜欢做研究,想转医生,一个都没有。但是年轻人才17,18岁,怎么就能定下一生的志向呢。为什么年轻时候不把路子走宽一点呢?
Q临床找医院工作很困难,辅助科室相对简单。
---- 一届医学生,150个临床专业生,80个影像专业生 100个药学生。我们简单看看一所三甲医院多少个医生?200-300人。 有多少个影像医生?8-10人。 有多少个发药的? 20个左右。 社会需求和供给一下就算出来了吧?人不能赌概率。
Q医生那么辛苦,又值夜班,又规培。出来人都老了。
-----医学领域是看人的长期发展的。一届药学和临床一起进医院。第一年一起打球唱歌小屁孩。 临床在写病历值夜班,药学在发药。三年以后,临床升了主治,药学在发药。十年以后,临床生带组副高,药学在发药。二十年后,临床生可能是业界大牛,医院院长,人脉满天下,医药代表前呼后拥,房子车子不要钱的买。 药学生大概率还在拿死工资发药,因为长期体力劳动还多了个腰脱。
人总是会老的,老的时候得看看自己是个什么玩意才有意义。
再退一步说,医生和医生也是有区别的。皮肤科肿瘤科内分泌科美容科这些,也是没啥夜班的,不是每个医生都像电视剧里似的冲刺在ICU和深夜急诊。那是很少部分的医生。 你要不幸是护理药剂的,一样在急诊上夜班,那更惨。医生好歹有办公室,你可没有。
Q 医生要读博士,不然进不去大医院。
-----首先大医院里硕士医生有都是。其次大医院进发药的进病理基础的都要博士了。反正都要读,你不如读个发展好点的。
Q 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不好吗?
-----不可能找到工作的。纯祸害人的专业。这俩专业早关门早好。(非中医黑,我们只谈就业)
Q 我去医药公司,就不会有这些束缚了。
----- 医药公司的工作一般分为医药代表(销售),医学部MA(医学专员),MS(医学专家),市场部推广,临床研究部CRA这几种大岗位。 在求职时,除了销售外, 临床专业依然是金牌专业。一个市场部/医学部/研究部职位,药学生物会投来堆成山的985硕士,美帝英国澳大利亚硕士。 但只要有一个正牌的临床医学投简历,以上所有亮瞎眼的学历都要靠后站。这是求职时候的巨大差异。 一个药学硕士在医药公司啥也不是。 一个外科学硕士在医药公司能被老板当佛供起来。 这里面的差距,就是一个本科的区别。
Q 临床读5年太累了。我不想那么辛苦。
---- 大部分医学专业都是5年。包括很难找啥工作的临床药学也是5年。虽说要求上比临床专业低一些,但是教材一样的厚,年限一样的长,要求稍高的临床生也并非背的滚瓜烂熟,大部分考完试也忘了给老师了。临床经验都是工作中一点点重新积累的。 一样的学习年限,差不多的劳累度,学得都差不多的水。 为啥不学个路子宽发展大的好专业?
Q 我考公务员呢。我对以上工作都不感兴趣。
-----举个实际的栗子,某市2016年公考。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需求专业不同。 临床专业报录比7:2, 药学专业是108:1 。当年临床那个考上的干了两天自觉没意思辞职考研去了,现在在某三甲医院做内分泌科主治医。
在当今这个环境下,医师公YYDS,医学专业不是不能读。
如果是个女孩子,岁月静好点除了护理学啥都行(护理太累了)。
如果是个男孩子。这一步行差踏错,就是一辈子的代价。
鉴于我国医学专业设置的奇葩性,如果你要报读医学类专业,一定,务必,必须,要找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亲戚/朋友。 了解清楚这里头的弯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