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vstar
2021-08-29T08:03:48+00:00
我折腾了一个多星期了。
上了rtings评测的当。说是三星QN90A当显示器用的评分(8.8)还算不错,不比C1(8.9)低太多。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07/lhQc19l-677hZfT3cSsg-f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07/lhQd3iu-49kuZfT3cSsg-fv.jpg.medium.jpg[/img]
考虑到OLED如果每天16小时烧着可能会留下永久痕迹,就选了QN90A。
然后因为明显位置有4像素聚集坏点,换了一次。
之后几天越来越忍不了它的缺点:
在50cm到1米5距离内,上下左右四个边框以内2cm范围有渐变黑边(越靠边框越黑),搞得整个屏幕好像是个用久了烧变色的凸面显像管显示器。
离远了(超过2米以外)看不太出来。估计是显示角度造成的变色。
自动全局背光调节功能,关不掉。全屏综合内容越黑,背光越暗。越黑越看不见黑暗中的小亮点。
自动局部背光调节功能,关不掉。黑暗中突然出现一块不大不小的亮区,例如黑色桌面背景上右键开桌面菜单,会明显看到,菜单先出现,然后那块背光慢悠悠(感受像是半秒,估计至少100毫秒以上)增加那个区块的亮度。一个用户动作,造成两次视觉冲击(菜单出现+到达最大亮度是有时间差的两个动作),颇有一种眩晕感。
----
最终忍不了。换了LG OLED C1。
----
在店里检查1次,到家检查3次,没发现坏点。关机一晚第二天突然出现一个单像素坏点。好在是比较靠边的位置。坐近了不在主要关注区,坐远了看不清。所以这次我也许就忍了。实在是拆拆装装搬了好几次电视有点折腾不动了。就这么凑合吧。
没有边缘变黑看上去像凸面屏的问题。
总体屏幕内容越暗,小亮点越明显。不会漏看内容。
LG OLED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1、全局亮度自动调整,方向与三星QLED相反
也就是说,全屏如果显示全白内容,LG OLED会降低总体输出亮度。(三星QLED则是全屏全黑的时候,降低总体输出亮度。)
三星越暗的场景越是黑得看不清,越亮的场景越刺眼。
LG OLED则是与“眼睛看见高亮内容自动降低总体进光量”的自适应过程类似,至少对我来说并不像三星那么烦人。
2、静态内容自动降低亮度
这个稍微有点烦。为了防止OLED老化造成的痕迹残留(“烧屏”)问题,在电视检测屏幕上在显示静态内容一段时间后,会偷偷一点点降低亮度。
如果只是人在厕所半小时出不来的话,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对屏幕的保护。
但是,比如说在论坛上写一篇长一点的帖子,那么书写过程中因为只有文字输入最后的几个字在动,LG OLED电视的处理器会认为这是个“基本全屏静态”的内容,从而逐渐降低亮度。NGA的默认配色被降了亮度之后还能凑合看。如果是原本就在使用“不刺眼”“低对比度”“护眼”之类配色的编程软件的话,那么屏幕背光变暗后就可能看不清某些内容了。
总之感觉今年的显示技术,还不能在48到50寸这个尺寸上做到现在27寸电脑显示器能做到的性能:
- 完全不擅自改变亮度,严格按照数据源要求显示。(不是说绝对值准,而是相对准确:一个点的亮度不受局部区域或全屏内容的影响)
- 24小时显示同一个内容也不必担心烧屏问题
等5年之后换8K吧。
===2022-03-27 15:25===
2022-03-27 修改,主要是提醒各位,在37楼有2750小时烧到什么程度的报告。
总之实际使用中大概是每天13.多小时,比原来预计的16小时要少一些。也是多少注意了一下,如果知道自己要离开很久就会手工关掉。
简单来说少2750小时之后,隐约出现了一点点可能是长期显示文字造成的网格状痕迹。实际使用中暂时没有影响。只有在纯白、纯红屏幕时隐约可以看到一点点。
上了rtings评测的当。说是三星QN90A当显示器用的评分(8.8)还算不错,不比C1(8.9)低太多。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07/lhQc19l-677hZfT3cSsg-fu.jpg.medium.jpg[/img]
[img]https://img.nga.178.com/attachments/mon_202109/07/lhQd3iu-49kuZfT3cSsg-fv.jpg.medium.jpg[/img]
考虑到OLED如果每天16小时烧着可能会留下永久痕迹,就选了QN90A。
然后因为明显位置有4像素聚集坏点,换了一次。
之后几天越来越忍不了它的缺点:
在50cm到1米5距离内,上下左右四个边框以内2cm范围有渐变黑边(越靠边框越黑),搞得整个屏幕好像是个用久了烧变色的凸面显像管显示器。
离远了(超过2米以外)看不太出来。估计是显示角度造成的变色。
自动全局背光调节功能,关不掉。全屏综合内容越黑,背光越暗。越黑越看不见黑暗中的小亮点。
自动局部背光调节功能,关不掉。黑暗中突然出现一块不大不小的亮区,例如黑色桌面背景上右键开桌面菜单,会明显看到,菜单先出现,然后那块背光慢悠悠(感受像是半秒,估计至少100毫秒以上)增加那个区块的亮度。一个用户动作,造成两次视觉冲击(菜单出现+到达最大亮度是有时间差的两个动作),颇有一种眩晕感。
----
最终忍不了。换了LG OLED C1。
----
在店里检查1次,到家检查3次,没发现坏点。关机一晚第二天突然出现一个单像素坏点。好在是比较靠边的位置。坐近了不在主要关注区,坐远了看不清。所以这次我也许就忍了。实在是拆拆装装搬了好几次电视有点折腾不动了。就这么凑合吧。
没有边缘变黑看上去像凸面屏的问题。
总体屏幕内容越暗,小亮点越明显。不会漏看内容。
LG OLED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1、全局亮度自动调整,方向与三星QLED相反
也就是说,全屏如果显示全白内容,LG OLED会降低总体输出亮度。(三星QLED则是全屏全黑的时候,降低总体输出亮度。)
三星越暗的场景越是黑得看不清,越亮的场景越刺眼。
LG OLED则是与“眼睛看见高亮内容自动降低总体进光量”的自适应过程类似,至少对我来说并不像三星那么烦人。
2、静态内容自动降低亮度
这个稍微有点烦。为了防止OLED老化造成的痕迹残留(“烧屏”)问题,在电视检测屏幕上在显示静态内容一段时间后,会偷偷一点点降低亮度。
如果只是人在厕所半小时出不来的话,这确实是个很好的对屏幕的保护。
但是,比如说在论坛上写一篇长一点的帖子,那么书写过程中因为只有文字输入最后的几个字在动,LG OLED电视的处理器会认为这是个“基本全屏静态”的内容,从而逐渐降低亮度。NGA的默认配色被降了亮度之后还能凑合看。如果是原本就在使用“不刺眼”“低对比度”“护眼”之类配色的编程软件的话,那么屏幕背光变暗后就可能看不清某些内容了。
总之感觉今年的显示技术,还不能在48到50寸这个尺寸上做到现在27寸电脑显示器能做到的性能:
- 完全不擅自改变亮度,严格按照数据源要求显示。(不是说绝对值准,而是相对准确:一个点的亮度不受局部区域或全屏内容的影响)
- 24小时显示同一个内容也不必担心烧屏问题
等5年之后换8K吧。
===2022-03-27 15:25===
2022-03-27 修改,主要是提醒各位,在37楼有2750小时烧到什么程度的报告。
总之实际使用中大概是每天13.多小时,比原来预计的16小时要少一些。也是多少注意了一下,如果知道自己要离开很久就会手工关掉。
简单来说少2750小时之后,隐约出现了一点点可能是长期显示文字造成的网格状痕迹。实际使用中暂时没有影响。只有在纯白、纯红屏幕时隐约可以看到一点点。